天天看點

蘇州和艦已全面停産!

摘要:截至2月19日,蘇州本輪疫情涉及2家台資企業員工17名(11名确診、6名無症狀),其中台胞4名(2名确診、2名無症狀),隔離人員1251名。全市台辦系統會同企業屬地的相關部門協調隔離酒店,發動台協會會員企業提供防護物資,通過同城代購保障個人生活用品。

2月21日消息,據蘇州釋出消息,2月20日下午,蘇州召開“2·13”疫情防控第七場新聞釋出會,宣布2月20日0時至15時,蘇州新增新冠肺炎确診病例7例(其中輕型3例,普通型4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例,均在管控範圍内發現。截至20日15時,本輪疫情累計報告确診病例88例(其中普通型19例,輕型69例),無症狀感染者23例,均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隔離治療。

蘇州和艦已全面停産!

截至2月19日,蘇州本輪疫情涉及2家台資企業員工17名(11名确診、6名無症狀),其中台胞4名(2名确診、2名無症狀),隔離人員1251名。全市台辦系統會同企業屬地的相關部門協調隔離酒店,發動台協會會員企業提供防護物資,通過同城代購保障個人生活用品。

以上所提到的兩家台資企業為之前芯智訊已報道過的和艦晶片制造(蘇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和艦”)、京隆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隆科技”)。

據蘇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公布的資料顯示,目前蘇州有台資企業超過1.26萬家。其中,出現疫情的蘇州和艦和京隆科技已按照本輪疫情的防控規定,對京隆科技集宿區實行封控、廠區實行管控,對和艦晶片制造實行管控。此外,全市其他台資企業狀況總體平穩,生産營運基本正常。

蘇州官方表示,“接下來,我們将進一步團結全市台商台胞,加強服務力度,保障企業和人員安全,共同抗擊疫情。”

另據台灣媒體報道,和艦科技繼上周發現有員工染疫,已宣布産線逐漸停工,本周産線已是處于完全停産的狀态,而公司兩千名員工也全部到外部隔離點進行篩檢與隔離,以等待相關機關的複工通知。對此,聯電指出,在和艦科技的多數産品都是跨廠區生産的情況下,其停工的影響有限。

蘇州和艦已全面停産!

聯電在之前釋出的相關公告中也表示,蘇州和艦月産值僅占整體合并營收約5%,是以這事件對财務業務并無重大影響,第一季業績展望維持不變。

不過,随着蘇州和艦的全面停産,對于蘇州和艦本身及其衆多的客戶,無疑将是影響巨大的。

一位晶圓廠從業人員告訴芯智訊:“晶圓廠一旦全線停機,如果要恢複生産,保守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如果要完全恢複到之前的産能水準,恐怕保守需要3個多月的時間。”

顯然,在目前全球成熟制程晶片産能尤為緊缺的當下,蘇州和艦的全面停工,無疑将進一步加劇目前成熟制程晶片短缺的問題。蘇州和艦的主要客戶也将會受到較大影響。

資料顯示,和艦晶片制造(蘇州)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8英寸晶圓代工企業,為台灣晶圓代工大廠聯電旗下企業,公司坐落于蘇州工業園區,2003年5月正式投産,目前月産量近8萬片,員工逾2000人。主要提供從0.5微米至110納米主流邏輯、混合信号、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器、高壓及影像傳感器工藝,亦可提供從設計服務、掩膜版制作、晶圓生産到封裝測試等專業的一站式生産服務和咨詢。代工産品以消費與汽車、工業電子為主,涵蓋液晶驅動、微處理器、電源管理、指紋辨識、智能卡、身份識别等安全類産品。2014年,和艦晶片設立子公司廈門聯芯,開始建設12 英寸晶圓廠,并于2016 年 11月投産。

根據此前招股書公布的資料顯示,2018年,和艦晶片實作36.94億元收入,虧損26億元。而此前的2016年、2017年,和艦晶片虧損額分别為11.49億元、12.66億元。也就是說,和艦晶片累計三年虧損超過了50億元。和艦晶片稱,由于前期建廠等壓力,廈門聯芯連續三年虧損,這也嚴重影響了母公司的業績。廈門聯芯被指2018年、2017年、2016年度的毛利率分别為-156.96%、-125.28%、-170.2%,已占公司收入的36.85%。

此前和艦晶片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和艦晶片的前五大客戶分别為聯發科、紫光集團、聯詠、矽力傑和聯電。不過,其中一些客戶主要的投片是在和艦晶片的12吋廠——廈門聯芯。而廈門聯芯是2016年11月才開始投産的。是以結合艦晶片2016年的前五大客戶似乎更具參考意義。根據招股書顯示,2016年和艦晶片前五大客戶分别為:聯詠、矽力傑、中穎電子、聯華電子和展銳。

蘇州和艦已全面停産!
蘇州和艦已全面停産!

2月14日晚間,中穎電子也釋出公告表示,和艦是公司晶圓代工的重要供應商之一,京隆(封裝測試代工)則占公司的業務量往來比例較小。中穎電子表示,對公司的生産經營影響程度,主要與和艦的複工時程有關,如果和艦因為疫情原因遲遲無法複工,将對公司的生産經營造成重大影響。

除了蘇州和艦已全面停工之外,同樣在上周出現疫情,并且确診病例更多的京隆科技目前應該也已經全面停工。根據蘇州釋出公布的資料顯示,截至2月20日下午,京隆科技已有超過13名員工感染新冠病毒(包括确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病例)。

蘇州和艦已全面停産!

據台媒中時電子報2月15日報道,京元電子對外證明,其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的子公司京隆科技正配合當地主管機關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生産活動是以逐漸暫停。

随後于2月17日,京隆科技的員工也通過朋友圈透露,自13日京隆科技出現1例确診病例之後,相關員工一直在公司隔離,2月17日150多名員工被轉移至吳江八都隔離14天。不過該處隔離點的環境相對較差,相關物資也比較缺乏,是以通過朋友圈發出了求助信。不過,目前,相關問題已經得到了妥善解決。

蘇州和艦已全面停産!

資料顯示,京隆科技成立于2002年9月30日,注冊資本5.46億元,為台灣半導體封測大廠京元電子公司,公司座落在蘇州市工業園區内,主要從事半導體後段測試,服務領域包括晶圓針測、IC成品測試及晶圓研磨/切割/晶粒挑揀 。産品線涵蓋Memory、Logic&Mixed-Signal、SOC、CIS /CCD、LCD Driver、RF /Wireless。其中驅動IC、eFlash的測試規模,已達中國地區領先的地位。

目前蘇州京隆科技工廠占地44,561平方米,無塵室面積則達10,223平方米,測試機台總數已超過 300 台,晶圓針測量每月産能達6萬片,IC成品測試量每月産能可達6千萬顆。

2019年京隆科技營收約新台币27.24億元,營業利益約7.03億元,稅後獲利6.52億元;去年2020年京隆科技營收沖到新台币47.04億元,年增72%,營業利益10.59億元,稅後淨利11.4億元,年增75%。

根據企查查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京隆科技參保人數為1247人。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