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是天使,我們要對自己的孩子放心,也要對自己放心

孩子是天使,我們要對自己的孩子放心,也要對自己放心

對自己的孩子放心,也對自己放心

每個人隻能活在一個念頭上,而且,是一個念頭一個念頭的活。

你的小孩是一個不聽話的小孩,真是這樣嗎?他也許就在此刻沒有聽你的(他隻是相信了他此刻自己頭腦裡的想法),你确定他下一刻也不聽你的嗎?他有沒有過聽你話的時候?

不要下一個一貫的結論,沒有人一直是什麼樣的。他們都一刻一個變化。

當一個念頭來臨時,他們這麼反應;當另一個念頭來臨時,他們又那麼反應;誰都不是一條僵死不變的河,小孩的變化大才正常呢。

你家的小孩是你認為的那樣嗎?他真是頑皮、搗蛋、不愛學習、道德有問題的小孩嗎,你确定嗎?

不要活在一個線性裡,不要輕易地給你的孩子下結論、扣帽子、貼标簽,每個小孩都是好小孩。

如果他們不好,不是他們本身有問題,而是你自己的「認為」有問題,你考察過自己的「認為」嗎?他是不是就是對的?不從你的角度或價值觀出發呢?

在上帝的眼裡哪隻老虎、哪隻羊、哪頭豬或哪個人是壞的或不好的呢?統統美麗,沒有問題。

你認為你的小孩不好,那是你的「認為」,并不是他的真實存在本身不好。活在當下,一個時刻一個時刻地看待問題。

這一刻的小孩不是下一刻的小孩。你的小孩永遠是一條鮮活、生活、流暢的河,不要太「人工」改造它,每條河會找到自己的路,河水不會走錯路。是以,對你的小孩放心——對你自己放心。

孩子是天使,我們要對自己的孩子放心,也要對自己放心

活着的參考标準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每一個人,無論大人、小孩,你活着的參考标準是誰?是你自己。不要看東家的大人如何生活,我也要如何生活;不要看西家的小孩如何做的,也讓你的小孩如何做。

不要陷入自身以外的比較,那是在進入頭腦的陷阱。你過着誰的日子?——你自己的;你在為誰而生活?——你自己。你幹嘛參考别人呢?

根據自身的需要去「創造」你的生活條件,根據你小孩自身的需要「創造」,去創造他的學習條件,不要把一個人放在一群人中間比較,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他隻适合他自己的情況。

教導給孩子,活着的标準是自己而不是他人,這讓他以後的生活會更自由,但不用擔心他以後會不适應社會或人群,你确定一個持有「活着的标準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信念的人,他就不能适應社會或人群?

所有的情況下,你的「擔心」都是多餘。事情該是咋樣就咋樣,它和你内心的擔心和恐懼沒關。老天不會參考你的恐懼來調整它自己的行為。

沒有恐懼的生活和充滿恐懼的生活,生活本身會怎樣?不會有什麼不同——不同的部分是「恐懼」。

地球,不用參照月亮來調整它自己的轉速,森林裡的一隻羊也不用參考另一個羊的标準來生活,它們都各自「生活」得很好,你為什麼要參考别人呢?

從今天開始,讓你的生活參考标準是你自己,你小孩教育的問題參考标準是他自己——不是别的小孩。每個人以他自己内在真實感受為标準,看看生活是不是變得簡單多了?

孩子是天使,我們要對自己的孩子放心,也要對自己放心

不要太重視「教育」

人們「重視」教育的根源是「恐懼」,是對未來的擔心,是整個社會人心不能活在當下的顯示。

你為什麼那麼重視自家小孩的教育?明日生活的美好,是基于對明日生活的恐懼才能達成的嗎?沒有恐懼生活就不會變得更好?顯然這是荒謬的。生命存在的真相是當下,它沒有明天。

生命隻有此時此地。「為了明天而努力」這個口号給人帶來什麼?壓力還是甯靜?壓力真的能夠帶來有效的動力嗎?

如果你沒有壓力的、甯靜的做事與你充滿擔心恐懼的做事,哪一個效率更好?顯然,沒有壓力地做事事實上效率更好。

把「為了明天而努力」的這種基于恐懼而工作的信念口号換成「讓生命在當下開花」吧?時刻告訴自己「讓生命在當下開花」,感覺一下和「為了明天而努力」有什麼不同?

給孩子們傳達一些更有價值的資訊:生命——不要基于恐懼而行動,要基于愛而作為。不要過分強調曆史、民族意識、仇恨等等……教導他們愛、自然、大同、喜悅和認識生命。

「教育」是屬于頭腦的,隻有頭腦才想到去教育,因為頭腦會希望明天如何如何;心不需要教育,因為心就活在當下的每時每刻。不要過分強調教育,讓教育自然進行。

一個家長沒有強烈的教育意識,未必你的小孩就是一個不成器的小孩。教育訓練了你的右手,它會使你的左手弱下來;你試圖訓練他的雙手,那樣會把小孩累死。

如何進行教育?放松,自然,讓「教育」自動自發。不要有那麼多的刻意和努力,那樣并不能使事情變得比不想自然時好到哪去。

做一件事最好的效率,不是在恐懼或興奮時,而應該是在自然狀态時。注意凡事要自然,不要刻意。因為自然就是天之道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