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城市空間美起來|上海市中心有座“武安古鎮”,阿拉都在這看戲逛街喝咖啡

“武安古鎮”是網友對于武康路、安福路一帶的昵稱。安福路、武康路交界的Y字形路口,更是被戲稱為“咱們村口的熱鬧大集”——這個位置,正是出現在《愛情神話》裡、但現已歇業的馬裡昂巴咖啡館。

“武安古鎮”與思南公館街區,是上海“唯二”入選全國54家首批國家級旅遊休閑街區榮譽名單的。這個區域,如果在地圖上加上紅外線感應功能——人群最多的除了武康大樓,就是安福路288号話劇中心門口。

讓城市空間美起來|上海市中心有座“武安古鎮”,阿拉都在這看戲逛街喝咖啡

圖說:安福路288号的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官方圖(下同)

決定安福路氣質的,其實主要靠的是話劇中心——不單純因為他們的話劇大廈擁有三個劇場,每晚上演風格各異的劇目,也因為他們擁有安福路上部分物業産權,例如一些特立獨行的家具設計公司、畫廊、買手店……因而,他們在選擇租戶時有着特别的考量。話劇中心甚至還為武康路制作了戶外沉浸式戲劇《武康路19号》。但話劇中心總經理張惠慶回憶說:“19年前,我來安福路面試,這條小馬路上沒有人的。”

讓城市空間美起來|上海市中心有座“武安古鎮”,阿拉都在這看戲逛街喝咖啡

圖說:戶外沉浸式戲劇《武康路19号》

一個中心 三個劇場

話劇大廈早在2001年就造好了,也讓1995年就由上海人藝(創始于1950年)和上海青話(創始于1957年)合并而成的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有了安身立命、勇立潮頭的港灣。人藝,是當時幾乎每個省市都有的“人民藝術劇院”,聚焦大劇場嚴肅戲劇。如今,北京人藝、陝西人藝、遼甯人藝均不時推出精品力作,振聾發聩。而當年上海青話的藝術地位,則與當今國家話劇院前身“中央青年話劇院”和“中央實驗話劇團”類似——由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導演系的師生校友,大膽探索、創新、實驗,更與國際戲劇風潮接軌的創制團體。

因而,既有傳統大戲的傳承,又有創新劇目的突破是話劇大廈早在2001年落成時,就有三個劇場的緣故——一樓标準舞台的藝術劇院531座,三樓戲劇沙龍是擁有232座的黑匣子,六樓D6空間247座。同一晚上演的三台劇目完全是不同風格,因而呈現出海納百川的多元文化和創意品質。

一個夜晚 數千人次

三台不同風格的戲劇,才會吸引不同喜好的觀衆,因而能形成規模效應。

雖然,三個劇場全滿座,一晚吸引的觀衆總人數是1010人。但是,他們不僅僅會在安福路附近,呼朋喚友安排晚餐,乃至演出後分享心得因而加上宵夜、咖啡……還不算是以兜兜逛逛安福路、五原路、烏魯木齊路、武康路上的其他店家,帶動了演出之際每晚數千人在安福路的文化餐飲消費——晚餐、宵夜和咖啡乃至花束、服裝、書籍、家居用品等。

讓城市空間美起來|上海市中心有座“武安古鎮”,阿拉都在這看戲逛街喝咖啡
讓城市空間美起來|上海市中心有座“武安古鎮”,阿拉都在這看戲逛街喝咖啡

圖說:不少觀衆演出前後會在安福路上兜兜逛逛

張惠慶透露,20年前,話劇中心的口号就是“讓看話劇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就是以藝術點亮生活的思路,讓年輕人不僅來看演出,還來此地度過一個美好的下午乃至夜晚。她表示:“創造、品味、藝術、生活,這是息息相關的四個詞,也是安福路的定位。”馬裡昂巴咖啡館、Sun Flour西餐廳等都是“與話劇中心共同成長起來的”。多年前,話劇中心就推出過“友鄰計劃”——亦即凡是持有當晚話劇票的觀衆在演出前去指定咖啡、西餐廳等消費可以打折。這一多方收益的活動綿延至今。

内容輸出 引領價值

張惠慶坦言,曾經也考慮過成立“上話院線”,在上海其他區域再布局幾個劇場并輸出管理模式,但她近來考慮的問題是“如何突破線下壁壘擴大品牌影響力”——“在這個去中心化的時代,如何保持品牌影響力。”她的結論是,“我們不要多幾個劇場做殼子,而是要以安福路288号為母體,輸出價值觀,本着優質内容、覆寫到更多的觀衆,服務更多的人。”

讓城市空間美起來|上海市中心有座“武安古鎮”,阿拉都在這看戲逛街喝咖啡

圖說:張惠慶

2021年話劇中心的财務報表顯示,其營收、利潤、總收入都達到曆史新高峰。2021上海演出行業協會透露的資料也表明,演藝市場也在逆市上揚,恢複到2019年的水準。演藝新空間裡興起的音樂劇、脫口秀、劇本殺等成為年輕觀衆新寵。“我們要特别關注市場而不能唯市場論,什麼火就做什麼有悖于國有院團的使命,還是要努力做價值觀和審美的引領者”,張惠慶表示:“我們也會和當年看‘白領戲劇’,如今為人父母的觀衆一同成長。如果是‘演藝中心’大概要覆寫全年齡段。如果話劇覆寫的就是中青年觀衆,我們也要順勢而為。”

當然,話劇中心曆來也注重培養潛在青年觀衆,從連續17年的大學生話劇節到如今拓展到中國小生戲劇節,以及“50更精彩”——提前一年乃至半年出售的半價話劇票,也是對學生觀衆的眷顧。因而,即便2017年大修時期,安福路依然人氣旺:“在這裡,大家都有了感情,有了歸屬感。”

當文化滋養了街區,一座文化地标融入了街區生活,那自然與人們的情感産生了重度粘連……(新民晚報記者 朱光)

讓城市空間美起來|上海市中心有座“武安古鎮”,阿拉都在這看戲逛街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