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别人家的孩子,不如自己做好榜樣!

“教子須是以身率先”,這是明末清初理學家陸世儀的一句名言,意思是父母教導孩子應該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其實,過往中外名士留下的經典中,滲透着很多教育理念精髓,這是從社會發展中凝練出的智慧結晶。有時,恰恰就是這樣一句話,讓家長焦慮的心結茅塞頓開,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一樣,豁然開朗。

本篇話題:以身示範

比别人家的孩子,不如自己做好榜樣!

(圖檔來源于網絡)

經典

“ 教子須是以身率先。”

——【明】陸世儀《思辨錄輯要》

釋義:教導孩子應該是父母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後漢書》

釋義:用自身行動教育人,别人就服從;用語言來教育人,别人就會争辯是非。

“ 好的教育,榜樣的作用很重要。”

——楊绛(文學翻譯家)

“ 父母的言行就是無聲的老師,自覺或不自覺的榜樣,強有力地發揮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英國】托馬斯·阿諾德

“ 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俄國】列夫·托爾斯泰

家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孩子就是要以身示範。

如何做一個榜樣式的好家長?結合前面名家們的經典名言,魯教君認為,這幾個方面,身為父母應引起注意。

比别人家的孩子,不如自己做好榜樣!

首先,作為家長一定要培養自己良好的興趣愛好,如聽輕音樂、愛好閱讀、說話和氣等,孩子耳濡目染就會愛好這些良好的習慣,避免以後好動調皮,或者專注力不集中等。

其次,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展現出自律性。如果家長每天在孩子面前展現的就是生活懶散,刷手機不放,遊戲成瘾等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那孩子也容易受到影響,有樣學樣,逐漸養成一些不良習慣。可見,父母不僅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任啟蒙老師,而且是終生的老師。

父母的性格也是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如果父母性格暴躁,孩子可能會受這種性格的影響,遇到事情反應就容易發脾氣鬧情緒;如果父母當着孩子面争吵打架,孩子也可能會模仿與他人發生肢體沖突,對其心理産生不良影響。

這裡特别要提一點,有些家長教育孩子時,總是把别人家的孩子多麼優秀挂在嘴邊,想以此來刺激孩子的競争意識,但自己面對外界壓力的時候,常常妥協放棄。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為家長也同樣如此,自己不願意面對的事情,又如何要求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呢!

是以,父母應該在與孩子相處的日常中“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高标準規範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做好榜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