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新能源汽車品牌先于衆多傳統車企公布銷量,小鵬、理想紛紛跨過月銷萬台的門檻,雖然蔚來這次好像掉隊了,但無疑新勢力品牌在2021年和2022年初都拿到了不錯的彩頭。

當國内造車新勢力正在喜提月銷過萬的時候,2021年的特斯拉全球銷量已經接近百萬台,且到目前為止,特斯拉最低售價的車型依舊是Model 3,指導價為27.67萬~33.99萬(補貼前),這一入門車型價格已經超過了國内大部分豪華品牌,包括BBA在内的車型,且Model 3在2021年國内銷量已經來到了27.29萬輛,超過了奧迪A4L、寶馬3系以及奔馳C級,并有大量訂單尚未傳遞。
是以很多人開始對BBA之後是否要價格S提出了疑問,那麼我們不妨來看看特斯拉是否有真的有資格和國内一線豪華品牌BBA扳一扳手腕。
深看價格區間,特斯拉可能沒想過與BBA競争
首先,單從價格來看,特斯拉入門車型價格完全達到了豪華品牌行列,并在銷量上完全超過了BBA的三款競品車型,加上其高端車型Model S/X的售價也已經來到了百萬級。
從車型售價來看,特斯拉确實已經足以與傳統豪華品牌比肩。不過要注意的是,特斯拉旗下産品價格跨度拉得非常大。
目前熱銷的特斯拉Model 3/Y的價格區間穩定在25~35萬之間,而Model S/X的售價區間在90~100萬之間,這兩個區間内目前沒有其他産品,并且目前銷量最高的産品隻是Model 3/Y,Model S/X的月銷量在1000台左右。
這也源于埃隆·馬斯克早對于汽車制造及售賣的政策有關,有傳聞稱早在他大學的時候就有提到過,未來要做汽車制造,先期推出高端車型打開市場,然後直接推入門車型來走量,将高端車型的品牌效應輻射到低端車型以走量,讓更多人開上他所制造的汽車。
由此看來,特斯拉的方向更像是快速成為豐田、大衆這樣的為普通家庭而來的汽車品牌,之是以前期推出Model S/X以及Roadster這樣的高端車型是為了盡快打響知名度,為後期車型做鋪墊。
與此同時,坊間傳聞已久的最新入門車型将是一款售價低于Model 3的兩廂車,國内售價預計在16萬左右,且并未有特斯拉将推出售價在Model Y與Model S之間的中高端車型。
(圖檔僅做參考非實車)
總的來說,從目前以及未來的産品布局來看,特斯拉本身是不想與BBA這樣的豪華品牌競争的,它更想讓每家每戶都買一台特斯拉的産品。
車主心理,是窮買特斯拉還是富買特斯拉?
如果放在Model 3還沒亮相之前,或許特斯拉将是身份的象征,可當大街上全是Model 3/Y而鮮有Model S/X的時候,這種想法就要發生一些轉變了。
想一下你為什麼要買台BBA或者是高端豪華品牌的車?
心理滿足,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所謂心理滿足,就是品牌帶給你的影響力有多少,通俗講是面子問題,可實際上很多人買BBA不完全是面子問題,而是在經濟條件達到這個水準後買台BBA給自己心理上的滿足。
比如你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看老闆開一台奔馳,這時候你就在想以後老子也要買一台,等工作今年後,存款夠了,你也買了台奔馳,即便當年老闆開的是奔馳S級,你現在買的是奔馳C級,可這時候你的心理也得到了很大的滿足。
不同于BBA能帶來心理滿足,特斯拉現在還遠達不到這樣讓人心理滿足的情況,畢竟我并不會因為買了台Model 3就有了BBA車标的滿足感,而購入Model S的人中很多也不太需要這樣的心理滿足。
那麼有個問題就來了,影響人們買Model 3/Y的因素有哪些?首先是新能源牌照,其次是日常通勤費用遠低于油車,後期保養更是遠低于燃油車,最後才是特斯拉的科技體驗和品牌。而影響人們買BBA的因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車标。
差距就在這裡,當下買Model 3/Y的車主中,大部分是在經濟實用且特斯拉作為新能源品牌中的頭部品牌而言來入手一台特斯拉車型,更多的因素在于既省錢又有品牌效應。反觀購入BBA的車主一定是将品牌放在購入導向的首位,甚至于不會考慮經濟适用的問題。
也就是說,從當下購買這兩種車型的車主畫像來看,大部分不是同一類人。
總的來說,當特斯拉銷量猛增的同時,并不能說就一定要和BBA去比,買Model 3/Y的人也買得起3系、A4L和C級,但買BBA的消費者的訴求和買特斯拉的訴求完全不一樣。
對于特斯拉來說,從目前的布局來看,并沒有想過要做BBA這樣的品牌,從使用者畫像來看,也更傾向于普羅大衆,他們更注重實用性和經濟性,品牌力的附加值促使他們選擇了特斯拉而不是其它新能源品牌。
是以如果要問在年銷量近百萬後,BBA後能否加上個S,或許要等哪天特斯拉在40~80萬區間再布局幾款車型之後才能确定,但也可能他本身也不想做BBA之後的S,而是大衆、豐田同體量的全球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