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終結拖拉,讓孩子既能學得好,也能玩得好

作者:不凡的金貓兒

總羨慕這樣的人,他們把時間安排得特别好,既能高效完成作業,又能開開心心地玩。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中告訴我們,不光我們喜歡拖延,很多人都喜歡拖延,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是怎麼回事吧?

終結拖拉,讓孩子既能學得好,也能玩得好
網絡圖檔,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現在開始做,和拖延說拜拜

或許你已經發現我們并不是每件事都拖延,比如看卡通片、打遊戲、刷抖音、購物、品嘗美食上從不拖延。隻有在那些感覺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才會拖延。

就像數學是你一直頭痛的科目,做數學題你會感覺痛苦,明知道不可以不做,也會拖着不開始,目的就是讓自己逃避這種不好的體驗。

面對這種情況時,我們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其實别人也不是直接就做對、做好的。大家都知道莫紮克是天才音樂家,6歲時就寫了第一部小步舞曲,但我們不知道的是,6歲的莫紮克已經練習大約3500小時的鋼琴了,他也是經過不斷積累才變得優秀的。

我們隻要做事情就會出問題,拖延着不開始也終究要面對,不如從現在開始做,遇到問題心平氣和地去解決,慢慢就變得完美了。

從前,有一個窮和尚和一個富和尚都想去南海,他們距離南海一千多裡。窮和尚帶着一個水瓶和一個飯缽就出發了,而富和尚考慮得雇船,準備好多東西才能出發,遲遲沒有動身。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富和尚知道後非常後悔,為什麼自己不早點開始行動呢。

拖延的原因,除了不按時間開始行動,還有錯誤估算完成時間和做事時出現差錯。

錯誤估算完成時間的解決方法:可以寫事件—時間日志,也就是每天記錄完成每件事的時間,像早起洗漱用15分鐘、看書《把時間當作朋友》用時1小時、吃飯20分鐘等等,慢慢我們就會找到用時規律,進而能正确的估算完成時間,每年記錄下來也能知道自己有哪些進步。

做事時出現差錯的解決方法:我們要知道,隻要做事情就有可能出錯,可以在預估時間時,留有改錯的時間,還可以盡量不出差錯。

這樣看來拖延并不可怕,解決了以上三個問題就可以了,可為什麼我們還是甩不掉拖延呢?想和拖延說拜拜,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管理自己。

終結拖拉,讓孩子既能學得好,也能玩得好

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管理自己,才能和時間作朋友

無論我們做什麼,時間都會一分一秒的溜走,它不會因為我們的開心就變快,也不會因為我們難過就變慢,是以我們要了解自己、管理自己,才能與時間作朋友。

有兩個西班牙人,一個叫布蘭科,另一個叫奧特加。布蘭科的父親是富商,從小就告訴他布蘭科,長大想幹什麼都可以,我都能找到人幫你。而奧特加的父親是個擺地攤的,告訴奧特加,爸爸能力有限,你隻能跟我學擺地攤,其他的想了也沒用。

布蘭科先學律師,沒學幾天就覺得法律枯燥,改學醫術,當了一段時間醫生,又轉行當演員,最後決定跟着父親經商,這時父親的公司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破産了,布蘭科最終一事無成。

奧特加即使再不願意,也隻能跟着父親擺地攤,慢慢地他知道想擺脫擺地攤,就得先擺好地攤。幾年以後,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有了自己的專賣店。30年以後,他建立了自己的服裝集團,現在成為世界第二大服裝零售商。

我們可以看出布蘭科比奧特加的條件優越,更容易成功,隻是他在不斷換目标,最終一事無成。

是以管理自己時要認清這些現實:速成是不可能的,是以做事不急躁;我們有什麼,就用好什麼,不管學習什麼都要努力;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換想要的東西;不再拖延,從現在就開始做,做任何事情都會有困難;不要害怕困難,有困難才是成長的起點。

無論學習某個學科還是某種技能,都不是一兩天就學會的。清華學生傅宇傑在講述清華人物的非凡故事時說:“所謂的天才,不過是每一天積累成才。”他們的不平凡,也是經過幾年的積累,克服很多困難,才成功的。

其實我們當中有一些學生也是很努力的。一天24小時,除了吃飯和睡覺都在學習,有的人甚至壓縮睡覺時間去學習,可考試結果依舊很糟糕,特别受打擊。

這些學生學習效率低,是因為他們經常回避困難,用大部分的時間做簡單的事,比如有的孩子反複做簡單的題、自己已經會的題。對自己不會的題不去思考、應付或者無視,最後成績肯定是不理想的。

與時間做朋友還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終結拖拉,讓孩子既能學得好,也能玩得好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搞定一切還能玩

最可怕的不是做事效率低,而是做錯事。因為做錯事,效率越高,損失就越大。正确的事就是對我們成長有價值的事,重要的一點就看它是現實的,還是空想出來的。

正确的方法就是政策和堅持,政策就是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因人而異,但學習沒有捷徑,那些學習好的同學,他們不是靠走捷徑成功的。

我們來看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高二男生無論他多麼努力,考試總考400多分,這讓他很難過、也很無助。一天下午他決定弄清楚其中原因,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他把注意力放在了學習是為了什麼?如果說學習是為了進步,可怎樣知道自己是否進步了呢?每天又進步多少呢?

這時他想到一個好辦法,建立一個進步本。從那天開始,他就把每天學到的新知識、不會做的題、搞清楚的題和學習總結都記錄在進步本上。

可光記錄在進步本上也不能保證進步,為了将學過的知識記牢,他還會每天抽出時間去重複記憶和反複做不會做的題,直到知識全部掌握才算進步。就這樣堅持了一年零兩個月,聯考時考出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績,如願成為北大的一名學生。

他之是以逆襲是他後來做了正确的事,還做到了堅持,如果他建立進步本,幾天就放棄了,也不會逆襲成功。堅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政策,但堅持不能單單靠毅力,靠毅力成功是很難的。

我們可以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幹個清晰的小目标,這些小目标是可以實作的。當我們一個個實作,堅持到一定程度,就收到大大的驚喜。

就像馬拉松比賽,全程42.195公裡,一般人很難完成。馬拉松比賽第一名接受采訪時說:他把全程分成若幹段,每段設定一個小目标,到達一個小目标,還會以同樣的速度沖向再向下一個小目标,就這樣一直有動力,就得了冠軍。

堅持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合理安排休息時間,看到很多學習好的人,他們都能搞定學習還能玩。休息的重要性就是能讓大腦更清醒,學習效率更高。

人不是機器,不可能24小時都能高效的學習,一天按10個小時算的話,可以利用黃金比例,學習6.18小時,玩3.42小時,當自己感覺學習效率低時,就玩一會放松大腦。周日打打籃球,逛街看電影都是不錯的休息。

高效率做正确的事,才能讓我們成長的更快一些。​

終結拖拉,讓孩子既能學得好,也能玩得好

《把時間當作朋友》出版以來,改變了很多人,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的留言。

我從一個“學渣”變成别人眼裡“學霸”。最大的收獲是不斷認識自己,自我成長。學會自己去思考一些問題,不再受情緒擺布。英語有了很大提高,可以用英文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了。看到了堅持的力量,原諒不完美的自己。​等等

既然改變了那麼多人,肯定是一本值得反複研究和實踐的書,願我們學習以後,也變成不一樣的自己,從現在開始改變吧!

好了,這本《把時間當作朋友》就帶你了解到這裡。在過去的十分鐘,我們和你分享了這本書的核心内容:現在開始做,和拖延說拜拜;改變自己,才能和時間作朋友;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搞定一切還能玩。關于心智成長的方法在書中還有很多,如果你有興趣,可以讀一讀這本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