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話說,我就是那個曾經把别人好心送給我的舊衣服轉身扔到垃圾桶裡的人。昨天看了一個文章,作者說是把自家孩子穿過但還挺不錯的衣

作者:姐的自媒體

話說,我就是那個曾經把别人好心送給我的舊衣服轉身扔到垃圾桶裡的人。

昨天看了一個文章,作者說是把自家孩子穿過但還挺不錯的衣服洗淨疊整齊之後送給了朋友,2天之後卻在朋友家樓下垃圾桶裡發現那些衣服的事兒,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讨論。

我看了下評論,幾乎一邊倒的譴責她朋友:如何的兩面三刀,如何的表裡不一,如何的狼心狗肺等等。

其實在我看來,這種事真的需要剖開來講。

一來随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準普遍提高,一個家庭,1至2個小孩,雖說教育等開支還挺大,但在衣食住行方面,相信每個家長都力所能及的想給孩子提供更好一點的條件,是以現在孩子的衣服沒有穿爛的,基本上都是品質還不錯,但随着孩子身高的增長而穿小的。

别說在城市,就是農村,孩子們現在衣着方面的消費普遍也不低了,像上世紀80年代那時一件衣服能穿五六個小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而且現在孩子生活的環境與其80/90後父母幼時生活的環境完全不一樣。

這一代的孩子的父母小的時候如果收到來自表哥/表姐/堂哥/堂姐/哥哥/姐姐一件穿過的衣服會非常開心,但現在的孩子,如果讓他穿一件舊衣服的話,他的感覺可能會完全不一樣。

話說回來,穿别人穿過的舊衣服可能在衛生健康及孩子自尊心建立方面都會有一些影響。

另外,人們普遍不願意欠人情債,雖說是一包舊衣服,但畢竟中國有一句老話叫:拿了人家的手短。

即便現實是幫他清了庫存,處理了麻煩,但有可能在給予的一方看來,這些都是曾經花費多少錢買來的,另外加之孩子穿過有一些感情因素在裡邊,往往在給予者心裡完全不會按廢品處理的價值來算。

是以,往往接收者會處于一個兩難的境地:如果不收,對方會感覺你嫌棄,如果收了,對方會感覺你占便宜。

但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來講:真的不願意收:

1:我的生活真的還沒有那麼困難;

2:我家孩子其實也有很多衣服還沒輪到怎麼穿就小了。

3:收了之後不僅欠你的人情,而且我還需要想辦法再去處理,真的是很麻煩。

是以求求各位,如果人家沒有明确表示需要你家舊衣服的話,不要再主動給予别人了,最好是自己處理掉。

現在處理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

1,放到小區門口廢舊衣物回收箱裡。

2,放到閑魚上處理。

3,與當地孤兒院聯系看是否需要。

4,關注網絡相關資訊,寄送到貧困地區需要的人手裡。

5,實在是破舊的就剪成片,在家打掃衛生時當抹布。

6,再加工:比如家人孩子穿小的羽絨服,集中放到一起送到被褥加工場所,加工成羽絨被等。

……

話說,我為什麼從來不給别人我家孩子穿過的衣服,還有我現在也不再接收别人給我的舊衣服,就是這些原因。

曾經接收過又扔掉的那次,是來自一位熟悉又特别熱心的阿姨:60來歲老幹部出身,家裡條件非常優越。

是以,她看到我們這些打工的年輕人還有來自農村在我家幫忙帶孩子的父母就覺得很可憐,有一次就打包了一包衣物棉褲非得給我送過來,推遲不過接收了,她走後,我打開一看,裡面竟然還有一條中老年男士棉褲,上邊有起球磨損的痕迹,想來應該是他去世半年的老公的衣物。

内心就非常的隔應不舒服,随手把那包衣物扔到了樓下垃圾桶裡。

到現在我都不懷疑來自這位老人的熱心和關心,但同樣到現在我都認為她做的這件事真的很欠妥。

#今日頭條日簽#

話說,我就是那個曾經把别人好心送給我的舊衣服轉身扔到垃圾桶裡的人。昨天看了一個文章,作者說是把自家孩子穿過但還挺不錯的衣
話說,我就是那個曾經把别人好心送給我的舊衣服轉身扔到垃圾桶裡的人。昨天看了一個文章,作者說是把自家孩子穿過但還挺不錯的衣
話說,我就是那個曾經把别人好心送給我的舊衣服轉身扔到垃圾桶裡的人。昨天看了一個文章,作者說是把自家孩子穿過但還挺不錯的衣
話說,我就是那個曾經把别人好心送給我的舊衣服轉身扔到垃圾桶裡的人。昨天看了一個文章,作者說是把自家孩子穿過但還挺不錯的衣
話說,我就是那個曾經把别人好心送給我的舊衣服轉身扔到垃圾桶裡的人。昨天看了一個文章,作者說是把自家孩子穿過但還挺不錯的衣
話說,我就是那個曾經把别人好心送給我的舊衣服轉身扔到垃圾桶裡的人。昨天看了一個文章,作者說是把自家孩子穿過但還挺不錯的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