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找盛世華夏古村落的那份鄉愁與記憶

——讀黃孝紀八公分系列散文的感受

歐陽朝夕

尋找盛世華夏古村落的那份鄉愁與記憶

湖南鄉土散文作家黃孝紀寫的速度比我讀的速度還快!一個叫八公分的村子,在湘南地區也就不過如此,怎麼到了他的筆下就有那麼多的話要說,那麼多的事要記,那麼多的味道要回味,那麼多的趣味要分享,那麼多的意思要展現?那麼多的中國人看到“八公分”的系列就那麼多的感慨,那麼多的追憶,那麼多的緬懷,那麼多的深情?看來一個作家要出好作品,要千古流芳,也不必走萬裡路,隻要記住萬件事,也可以寫不完的。

讀他的八公分系列,腦海立馬浮現兒時混沌模糊的記憶,在深巷白牆青瓦的村落和裡弄中,三三兩兩的農民,身着一件褪色的粗布短袖,下身紮起庫管,光着腳丫,肩扛鋤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這樣年複一年的小橋流水人家,就這樣日複一日踩着被細雨打濕的石闆路走向田間地頭,或鋤禾日當午,或揮汗如雨挑大擔,或看着眼前穿梭而過的小河悠悠東去,或眺望遠方籠罩白霧袅袅的石頭嶺……這是作家兒時懵懂的存在,存在于古典詩詞散曲和現代散文詩歌小說中的煙雨江南。

真水無香的回味,油菜花靓麗紮眼的明黃,三兩隻不知疲倦的蜜蜂貪婪無厭地吮吸着花蜜,大地故鄉之子黃孝紀的八公分系列散文刻畫的絲絲入扣,填補了當下後工業時代對淡忘不久的鄉村記憶和鄉愁的追尋。

而這群能夠被點燃記憶的人正是上個世紀中後期出生的人,有點錢,有點閑,有點文化,曆經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滄桑巨變,有強烈的獲得感和苦前甜後的前後對比度,是心靈深處的感應,是靈魂的認同和印記,是一代人的集體标記,是時代永恒的話題!

黃孝紀娓娓道來的講古本領,有條不紊,不錯過一點半點的物社,不放下心裡丁點的戀眷,豐富的情感,海量的素材,娴熟的筆調,明快的語言,優美的文眼,大家小叙,一幅幅鄉村水墨丹青,養心養眼。在讀者而言成了輕松的閱讀,在作家而言是春蠶吐絲的責任和痛快,越積越多,越寫越美,真的是方寸之地乾坤大,螺蛳殼裡做道場!

不過幾年的功夫,黃孝紀的八公分很快走進新時代,成為中國文壇的一個現象,把一冷門寫熱後并在熱鬧的中國文壇掙得一席之地!這在沉寂好久的湖南文壇上刮起了一陣風,一陣裹挾着泥土芬芳和鄉野灰色愁苦味濃的鄉風。

黃孝紀筆下煙雨湘南蘇蘇朗朗的村落記事,容易讓人想起沈從文筆下的湘西沱江和江邊碼頭浣紗棒槌紗衣的翠翠,想起賈平凹筆下的商洛山區風情,想起孫犁筆下白洋澱的鷗鹭和荷花澱。文學創作真是遵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區域的就是全域的”,黃孝紀筆下的八公分系列遲早列入中國文學史的大觀園。

鄉村的記憶之是以如此美麗和浪漫,令人向往和感懷,完全是當下物質富足而充裕的結果。我們的日子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而特,追求高雅的情感表白和講述,追慕古聖先賢的鄉愁情懷成了功成名就的當代社會賢達一種價值存在和向往!隻是他們的回味中免不了總是在回憶和想象當中倒騰出含淚的微笑和灰色的回味,八公分的記憶也就隻剩下那個年代蒙昧而原生的回憶了。

中國城鎮化的快速步履把這種灰色的記憶擊得支離破碎!新新代人的腦海裡就像當今的朦胧詩派的手法,像極了隻有電影美工的大意象大寫意的手筆。他們真正的鄉愁和回憶裡沒有古老樟樹的老根抱橋墩、沒有星月天映水的倒影,沒有老父犁田趕牛的吆喝,沒有牧童短笛的夕陽西下,沒有依依墟裡煙的百家柴火,沒有月夜捉魚的舢舨漁夫,沒有外婆橋上母親呼兒喚女的喊魂呐魄,更沒有被村民坐磨得發亮的石闆上的故事和講古!

一件蓑衣,一頂鬥笠,一擔籮筐,一個陶壇,一條帶崽的母牛,一條清溜光滑的石闆路,三兩個佝偻獨行的老者,幾個蹦蹦跳跳的頑童。戶牖敞開,燕子穿梭來回,堂屋的主梁上印滿燕子泥窩的舊迹,新泥築起的燕窩下,一坨坨雛燕的糞便滴落在堂屋的青石闆上。透過蝙蝠花窗外面,雞飛立在菜園的竹圍欄之上,菜園裡一小朵一小朵的菜花算是這片高牆大屋馬頭牆下最靓的顔色,風中搖曳成小姑娘燦爛的鬼臉。老父豢養的黑狗搖着尾巴沒由頭的在深巷中有一搭沒一搭的吠吼着,一個磨得發亮的扁擔在石墩門上緩緩滑落,堂屋門前的一口大泥塘,水面肮髒,枯荷殘葉,雨打着特别響,擊鼓一樣的深沉……這就是故鄉小時候的掃描。

古老的故事連同爺爺的胡子和煙鬥埋在土裡,當今小孩不明就裡的美麗向往裹在奶奶的棒槌聲裡躺在流水的嘩嘩流水裡。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村姑月下搗衣浣紗,沒有情哥哥半年來的音訊,隻好觀花淌淚花卻不語,無奈淚幹春盡花憔悴,空歎青春已大空閨守!含淚的委屈,言不由衷的寬慰,這是鄉村姑娘的人生大事:女怕嫁錯郎啊!所有有伴嫁歌悲喜交加的強調,有瑤族《戴嫁》儀式的莊嚴,有《劉海砍樵》夫唱婦随的嬌谑和樂,有故鄉柳蔭下慈母的囑咐,也有“悔教夫婿覓封侯”的扼腕歎息,還有“革命成功介幾個早回鄉”的春閨祈盼!

任何一個寫作者都不可能抛開自己的故鄉和童年去進行創作。魯迅的魯鎮,莫言的高密,陳忠實的白鹿原,在他們各自的文字裡都無處不在。著名作家餘華曾在偶遇海涅故居時發出感慨:“童年的經曆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方向。世界最初的圖像就是在那時候來到我們的印象裡,就像現在的影印機一樣,閃亮一道光線就把世界的基本圖像影印在了我們的思想和情感裡。”

外出謀生多年的黃孝紀以筆為犁,以紙為田,日夜耕作不辍,把成長在故鄉和童年的細密的心思化作汩汩清泉,浸潤着腳步匆忙的當代都市人群幹涸的心田,撫摸着心靈深處最柔軟的記憶:農民出身的都市白領和回不去故鄉的尴尬現狀!悄悄擺弄豐富的文詞夾帶了偶有的黑色幽默,不竭的風趣和飛翔的記憶閃電般的掠過筆端一一呈現。中年的黃孝紀夢裡故鄉是山崖漫布着紫色的薔薇,星空下的詩人般守望着麥田裡的難以承受之重,搜腸刮肚絞盡腦汁掏出腦海裡江郎才不盡的詞彙,表達着自己滾滾而來的靈感和欲望,眼前祈盼的眼神蒙太奇一般閃過人生經曆過的畫面,意象和語言的混搭無意中成了永恒的絕唱!

八公分的記憶,十分的羨慕你的好運氣,在尚未消弭于塵土之時就已經被人傳開和記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