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系列的考古發現表明:南方的青銅文明并不比北方的三代文明差

根據中國古代的史書來看,黃河流域是中國文明産生、發展的重心。北方出現了夏商周三個重要的早期王朝,而南方一直到春秋時期才出現了吳越、楚國等王國,似乎南方的文明史比北方要晚2000多年。然而随着考古的不斷發現,南方的先進的文化、文明遺址被陸續發現出來,人們開始認識到:南方也是中國早期文明的重心地區。

一,長江上遊地區——西南夷古國

首先讓人驚訝的南方文明遺址就是三星堆遺址了。早在1929年,人們就已經發現了三星堆遺址,并從1933年開始挖掘。建國之後,多次對三星堆遺址進行了系統的考古挖掘,最終這個遺址的文物在1981年基本展現在了世人面前。三星堆遺址發現了房屋基址18座、灰坑3個、墓葬4座、玉石器110多件、陶器70多件及10萬多件陶片、大量的青銅器等,年代為距今4500年到距今3000年左右,相當于中原的新石器時代到商朝時期。

一系列的考古發現表明:南方的青銅文明并不比北方的三代文明差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器種類繁多,而且風格和中原迥異,大型的青銅器有青銅神鳥樹、青銅大立人、青銅面具等,說明其青銅鑄造技術完全不輸殷墟遺址。不過,這些青銅器的時間大約都出現于3000多年前,相當于商朝的晚期。根據《華陽國志》的記載,三星堆遺址可能就是古蜀文明。後來人們又在四川盆地發現了金沙遺址、布瓦遺址等新石器時代的遺址,找到了其淵源。三星堆文明發現後,人們将之稱為“長江文明之源”。

一系列的考古發現表明:南方的青銅文明并不比北方的三代文明差

四川盆地還有一個重要的古國——巴國。在巴國的範圍内曾經發現了大溪文化。1972年,考古學者在涪陵市發現了三座古巴國的進階墓葬,出土了兵器54件,生活用具41件,生産工具8件,樂器37件,其他文物52件。2002年,重慶對小田溪墓群進行大規模發掘,發現并發掘戰國墓葬10座,漢代墓葬1座,共出土文物近400件。巴國出土文物主要集中于春秋戰國時期,說明其文明程度低于古蜀文明。

一系列的考古發現表明:南方的青銅文明并不比北方的三代文明差

巴國墓葬中出土的青銅器

就是曆來被視為蠻荒的雲貴高原,也發現了先秦時期的青銅遺址。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雲南晉甯河泊所遺址進行了挖掘,出土了“滇王之印”,證明了該遺址就是古滇國的遺址。從建國以來,人們已經在此發現了50多座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兵器,非常具有當地特色。古滇國的青銅器基本處于戰國到漢朝時期,和滇國的時間差不多。當然,滇國的青銅文化并非雲南最早的青銅文化,雲南早在商朝晚期就出現了紅銅器和青銅器,到春秋時期,青銅文化走向了成熟。

一系列的考古發現表明:南方的青銅文明并不比北方的三代文明差

滇國青銅器

貴州發現的青銅遺址主要有威甯中水遺址、赫章可樂遺址、普安山遺址和興義遺址等,是古代夜郎國創造額青銅文明。赫章可樂遺址于1958年被發現,發現了15個古墓群,出土文物3100多件,其時間是從春秋時期到戰國時期,基本和夜郎國存在的時間重疊。遺址出土了獨特的“套頭葬”,是夜郎地區獨有。除此在外,還在附近發現了大山煉銅遺址。

一系列的考古發現表明:南方的青銅文明并不比北方的三代文明差

可樂遺址文物

二,長江中遊地區——荊楚文明

長江中遊地區,古代被人們稱為“南蠻”“荊蠻”,是落後的地區。根據曆史記載,有三苗、荊楚等民族生活在這裡。然而考古發現證明,這些民族曾經在3000年前創造了輝煌的青銅文明。

在湖北發現著名的青銅遺址是1954年被發現的盤龍城遺址,發掘了城址、宮殿等大型建築及多座高等級貴族墓葬,出土有數百件青銅器、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遺物。遺址的時間大約是商代。最近,考古學家又在這裡發現了大型的青銅冶煉遺址。

傳統的考古學家認為盤龍遺址是商朝的遺址,然而我認為商朝的勢力無法到達這一帶,盤龍遺址應該是楚國早期的遺址。商朝和楚國曾經爆發過戰争,《詩經·商頌·殷武》有:“撻彼殷武,奮伐荊楚……維女荊楚,居國南鄉。”的句子。

一系列的考古發現表明:南方的青銅文明并不比北方的三代文明差

盤龍城遺址

1919年,湖南就發現了商代晚期的大型青銅器——皿方罍;1938年又發現了四羊方尊;1959年發現了人面方鼎。1963年,考古學家在湖南發現了炭河裡遺址;1983年湖南出土了象紋大銅铙,是迄今發現的先秦青銅樂器中體型最大的一件單體樂器,被譽為“铙王”;2001年,炭河裡遺址發現了中國最大的銅瓿——獸面紋巨型瓿。湖南的青銅器到底是哪個古國冶煉的,至今依然是一個謎。從風格來看,這些青銅器明顯受到商朝青銅器風格的影響,但是又富有地方特色。

一系列的考古發現表明:南方的青銅文明并不比北方的三代文明差

皿方罍

一系列的考古發現表明:南方的青銅文明并不比北方的三代文明差

四羊方尊

一系列的考古發現表明:南方的青銅文明并不比北方的三代文明差

人面方鼎

江西一帶最有名的青銅遺址就是新幹大洋洲遺址。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此發現了商代時期的墓葬,一共出土了商代青銅器486件,玉器754件,陶器356件,其中國寶級文物5件,國家一級文物23件。這裡的青銅器數量之多、造型之奇、紋飾之美、鑄工之精,為全國所罕見。根據其規模來看,大洋洲墓葬應該是一位國王級别的墓葬,到底是哪一位國王至今沒有資訊;古代江西一帶到底出現什麼樣的古王國也沒有留下史料記載。當時新大洲的發現,證明了長江中遊一帶曾經出現強大的古文明,我們暫且用“三苗”“荊楚”來稱呼吧。

一系列的考古發現表明:南方的青銅文明并不比北方的三代文明差
一系列的考古發現表明:南方的青銅文明并不比北方的三代文明差
一系列的考古發現表明:南方的青銅文明并不比北方的三代文明差

長江中遊還是中國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江西的萬年縣仙人洞遺址是中國最有名的新石器早期時代的遺址之一,其中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陶器,根據放射性碳素斷代法測定,其時間确定為2萬年到1.9萬年前。湖南道縣的玉蟾岩遺址,出土了世界上發現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大約距今1萬年,這也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糧食作物。

三,長江下遊地區——吳越文明

長江下遊一帶,包括浙江、安徽、江蘇幾個地區,是古代吳越文明的核心地區。根據史料記載,吳越文明都是在春秋後期才出現。然而根據考古發現,吳越文明的時間可以提前到4000年前。

在這一帶,曾經發現了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典型的稻作文明起源地。前不久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産的良渚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重要遺址,出土的玉器多達7000多件,可以說是中國發現最輝煌的史前文化遺址。除此之外,長江下遊發現的史前遺址還有淩家灘遺址等。這些遺址可能都是古越國遺址。

一系列的考古發現表明:南方的青銅文明并不比北方的三代文明差

根據史料記載,吳國是西周分封到江南的古國。然而經過考古發現證明,吳國一直就存在于此,西周分封隻是承認其勢力。江蘇省發現的陽孫家村遺址是目前已知惟一的吳國青銅冶鑄遺址,這裡發現了大量的西周到春秋時期的吳國文物。

一系列的考古發現表明:南方的青銅文明并不比北方的三代文明差

越王勾踐劍

結語

綜上所述,南方地區在青銅時代曾經創造了輝煌的古蜀文明、荊楚文明和吳越文明,其文明的程度不亞于中原的夏商周,甚至許多方面還更高一籌。那麼為什麼南方地區的青銅文明曆史沒有被記錄下來,以及走向了衰亡呢?其原因就是北方在春秋時期出現了鐵犁牛耕,使得生産力大大提升。也就在春秋戰國時期,北方文明開始完全超越南方文明,甚至征服了南方文明,古蜀、楚國、吳越等都在戰國時期相繼滅亡,他們的曆史也沒有被書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