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劃重點!武王墩墓十大考古新發現

作者:中安線上

楚考烈王怎麼也想不到,沉睡2000多年後,他會再次成為全網關注的考古界“網紅”。

  2020年啟動武王墩墓搶救性考古發掘以來,考古人員已提取出漆木器、青銅器等各類文物3000多件(組)。5月20日,淮南武王墩墓考古發掘工作第二次面向媒體開放,有哪些重要考古新發現,讓我們一起走進武王墩墓考古發掘現場,先睹為快。

  發現一 大墓主人基本鎖定為楚考烈王

  在武王墩墓考古發掘出土文物中,有一組青銅簠引起考古人員的注意,盡管簠體已經鏽迹斑斑,仍然清晰可見刻在口岩上的12字銘文,為“楚王酓前作鑄金簠以供歲嘗”,專家表示,酓前正是熊完的意思。

劃重點!武王墩墓十大考古新發現

  5月14日,安徽省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國古迹遺址保護協會等機關專家,深入研究讨論武王墩墓時代、性質與價值内涵。專家結合墓葬規模、結構、出土文字材料與文獻史料等綜合分析,武王墩墓主身份可能是《史記·楚世家》記載的楚考烈王。

  發現二 已發現青銅圓鼎為東周最大

  鼎,國之重器,象征着國家權力。5月18日,備受關注度武王墩墓内最大的青銅鼎被提取出來。記者在武王墩墓考古實驗室發現,大鼎之大,兩個人環抱方能圍繞大鼎一周。由于兩個鼎腿有裂縫,考古人員用繃帶包裹住鼎腿。盡管被掩埋地下兩千多年,大鼎仍保留着最初的吉金色。

劃重點!武王墩墓十大考古新發現

延時記錄大銅鼎裝入套箱過程

  經初測,大鼎口徑88.9厘米,比李三孤堆出土的楚大鼎長近2厘米,有望成為迄今出土的東周時期口徑最大的青銅圓鼎,是以很多網民笑稱“楚大鼎”以後可以改名“楚二鼎”。

  發現三 “九鼎八簋”彰顯“武王墩”墓等級

  古代有“列鼎制度”,周代的禮制規定: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東周,則是天子、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劃重點!武王墩墓十大考古新發現

大墓内出土的青銅鼎

  據武王墩墓考古發掘領隊宮希成介紹,目前在武王墩墓已出土150餘件青銅器,其中兩組“九鼎八簋”,印證出了武王墩墓的王級等級。

  發現四 出土大量豬牛等動植物遺存

  2000多年前的楚國人吃什麼?随着武王墩墓的考古發掘工作深入進行,墓中豐富的動物骨骼遺存和果蔬遺存得以重見天日。這些遺物,不僅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飲食偏好,也為我們揭示了古代楚國的飲食文化。

劃重點!武王墩墓十大考古新發現

盛放在銅鼎内的豬骨遺存

  據介紹,考古人員在棺椁内提取大量牛、豬、狗等10多種動物骨骼遺存,以及水稻、甜瓜、葫蘆等植物遺存,其中在最受關注的青銅圓鼎内發現了牛骨,很多網友驚呼:難道2000多年前就有了淮南牛肉湯?

  發現五 已發現采集1500多個楚系墨書文字

劃重點!武王墩墓十大考古新發現

蓋闆上的墨書文字

  考古人員在東一室椁室闆上,發現采集1500多個楚系墨書文字,是目前已發現數量最多、等級最高、内容最豐富的。同時,在出土的器物上提取到了一些秦文字、三晉文字等,這些文字風格多樣、資訊豐富,有待于進一步研讀。

  發現六 出土編鐘可完美演繹《茉莉花》

劃重點!武王墩墓十大考古新發現

武王墩一号墓出土的銅編鐘。淮南市博物館供圖

  當古代樂器遇上現代歌曲,會是什麼感覺?

  楚人好樂,能歌善舞。盡管武王墩墓北一、二室被盜嚴重,仍然提取出600多件器物,多數為琴瑟之類的弦樂器,其中武王墩一号墓的一組編鐘,通過科學測音發現,依然清脆靈動,跨越2000多年,依然可以完美演奏一曲《茉莉花》。

  發現七 新出土大量玉佩,或為墓主佩戴

  武王墩墓南二室新發現大量玉器,其中一塊龍形玉器栩栩如生,應為墓主人随身佩戴的玉佩部件。

  宮希成介紹,中國人自古以來對玉情有獨鐘,戰國時期禮器不僅有青銅器,可能也有一些玉。玉是身份的象征,古人在重要場合佩戴玉佩,行走時發出“佩玉锵锵”的聲音,顯示出主人不凡氣度。

  發現八 發現國内最大鳳鳥虎架

  武王墩墓内除了發現大量青銅器外,還發現了700多件做工精美的漆木器,涵蓋種類也非常多,有樂器、車馬器等。其中出土的鳳鳥虎座鼓架,兩隻老虎相背而立,虎身分别站立一隻被楚人視為圖騰的鳳鳥。鳳鳥昂首屹立,口銜寶珠,身上翎羽精細。虎鳳精神抖擻,似在為擂鼓壯威。

劃重點!武王墩墓十大考古新發現

武王墩墓出土的鳳鳥虎座鼓架。淮南市博物館供圖

  這種楚國特有的漆木器,在其他楚國貴族墓中也有出土,而武王墩這件殘高仍有1.92米,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大鳳鳥虎座鼓架。2000多年後的今天,靜心觀之,仿佛能聽得到雄渾急促的鼙鼓之聲。

  發現九 墓内發現秦國物件

  考古人員在武王墩墓出土文物中,發現帶有文字的2件漆木器殘片,字型屬于秦國風格。楚國王級墓葬發現秦國風格文物殘片,專家初步識讀,其中一片的文字為“廿九年太後詹事丞向右工師駕隸臣乘”。結合史實,這裡的“太後”很可能就是秦昭襄王時期的宣太後芈八子。

劃重點!武王墩墓十大考古新發現

  秦國器物為何出現在楚墓,專家推測,這組殘片可能與秦昭襄王、宣太後芈八子以及楚考烈王有關,前後跨越半個世紀的曆史風雲。

  發現十 2000多年前就有了蒸鍋

  2000多年前的楚國也有蒸鍋。在武王墩墓考古發掘實驗室擺放着一組青銅甗,與青銅鼎不同的是,在青銅底座的上方,還有一件底部镂空的敞口青銅器。專家介紹,在武王墩墓發現了三件青銅甗,我們現在常用的蒸鍋,其實就是甗在漫長的曆史中演化而來。

劃重點!武王墩墓十大考古新發現

武王墩墓出土的青銅甗

  随着考古發掘工作的持續推進,武王墩大墓還将有更多神秘面紗被一一揭開。我們也将持續關注最新進展情況。

  記者:黃娜娜、鄭強強、程子恒 出鏡:陶冠宇

  出品:安徽新媒體集團徽風皖韻工作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