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藝品·創新 | 有夢,就做大一點——雜技湘軍跨越60年的逐夢之旅

從草台班子到劇場舞台

74歲的黃日光是湖南省雜技團組建時的第一批成員。他說,1956年之前,全省的雜技團體都是家班子,他加入的是常德漢壽有名的謝家班。“以前的雜技節目為了吸引觀衆,演的都是胸口碎大石、口吞寶劍這種刺激的節目。後來,政府要求去掉不利于人民身心健康的内容,發展雜技技巧。”于是,1959年9月9日,由長沙縣雜技團、新化縣雜技團和漢壽縣雜技團合并成為湖南省雜技團(湖南省雜技藝術劇院前身),作為首批響應政府号召成立的國有體制雜技團,結束草台班子曆史,進劇場上舞台,從純粹追求感官刺激到專注研究适應于舞台的雜技高難度技巧,這是關于雜技湘軍的第一次突破,也是夢之伊始。

勇于“吃螃蟹”的先驅者

“敢為人先”,是深刻在湖南人骨子裡的基因,這一點,在80年代的雜技湘軍中,也展現得淋漓盡緻。除了在雜技技巧上十年如一日的打磨,在創新中,這支隊伍也逐漸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展露頭角。

改革開放後,正是國家呼籲雜技改革,走出國門的重要階段,此時的湖南省雜技團也率先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據當時負責執教的皮老師描述,她們是憑着一股韌勁,以及對于雜技的熱愛,在克服了人員培養、技巧突破等重重困難下,一步步在艱苦的條件下,在刻苦的訓練中,完成對于啟發性動作的創意和研究,并首開先例的想到将雜技與動态拟形做結合,讓雜技能表達更多内涵,甚至“開口講故事”,于是,才陸續有了柔術造型《春蠶吐絲》、《魚韻-技巧造型》及《晃球頂技》等作品的呈現。

藝品·創新 | 有夢,就做大一點——雜技湘軍跨越60年的逐夢之旅
藝品·創新 | 有夢,就做大一點——雜技湘軍跨越60年的逐夢之旅
藝品·創新 | 有夢,就做大一點——雜技湘軍跨越60年的逐夢之旅

例如《春蠶吐絲》這個作品,就是将一片大桑葉作為表演道具,雜技動作也是在大量觀察和研究後,充分結合蠶的習性特征來設計的。借着這樣的創意,不僅把“春蠶到死絲方盡”這樣具有奉獻精神的主題表現得格外新穎,也把柔術的技巧展現得格外具有藝術性。而這樣的創新,在當時的雜技表演中,可以說是前所未見的。如此大膽的嘗試,也讓湖南省雜技團在1988年,迎來建團以來金獎“零”突破——首屆“新苗杯”全國雜技金獎。讓湖南省雜技團一舉成為了當時在全國雜技大軍中,奪得頭籌的隊伍,也成為了全國第一批“轉型成功”的雜技團隊。

藝品·創新 | 有夢,就做大一點——雜技湘軍跨越60年的逐夢之旅

春蠶吐絲-技巧造型

表演者:趙雙午、吳紅霞

“雜技+”的實驗先鋒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雜技湘軍并未在一時的成就中止步,而是不斷在探索更符合市場需求,更符合當代審美和人文精神訴求的新作品,并嘗試以雜技為主體,融合戲劇、舞蹈、獨唱、合唱、甚至是交響樂、多媒體等創新性的舞台形式,不斷跨界融合探索發展之路。這樣的跨界碰撞不斷激蕩出各式各樣的火花,也以不破不立的雜技精神,以“真實感“和“貼近性“的雜技藝術表現形式,開啟了屬于湖南省雜技團的創新之路。

近年來,雜技湘軍堅持潛心創作,不斷推陳出新,先後創作了《芙蓉國裡》《森林奇境》《夢之旅》《加油吧,少年!》《青春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等原創劇目,以及雜技節目《絲路芳華——柔術造型》《荷韻——單手倒立》、滑稽節目《小夫妻》等多個藝術精品。

其中,《芙蓉國裡》是第一個從服裝、音樂、道具、舞美等都全新原創并帶有主題思想的雜技晚會作為突破口,首先被搬上了舞台。它以“湘魂、湘韻、湘情”的湖湘文化為載體,将國家非物資文化遺産“茅古斯”、“女書”等有機融合,通過高科技多媒體的聲光電效果與具有湖湘特色的音樂、服裝、舞美的綜合呈現,展現了湖湘文化激越有序,笃實而靈動、浪漫而實際的鮮明地域特征。該劇推出後,湖南省雜技藝術劇院與錦繡潇湘文化創意産業園合作,在長沙芙蓉國劇場進行駐場演出一年多達400多場。

藝品·創新 | 有夢,就做大一點——雜技湘軍跨越60年的逐夢之旅

而雜技劇《夢之旅》則是湖南首部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原創雜技劇。通過20多個不同類型的雜技、滑稽、口技表演講述了一個唯美的愛情神話故事,它突破了傳統雜技單純的技巧表演,通過戲劇的表現手法,将雜技的力量之美、平衡之美、柔韌之美和速度之美,融入了人物情感表達中,通過雜技藝術講述圓夢之旅的艱辛、拼搏和收獲,在與觀衆的情感交融中展現雜技藝術的獨特魅力,該劇2015年獲得了國家藝術基金的立項支援,并獲得第五屆湖南藝術節“田漢特别獎”,自2015年創演以來,備受國際演藝市場關注,頻頻亮相世界各地舞台,至2020年全球巡演超過600多場。

藝品·創新 | 有夢,就做大一點——雜技湘軍跨越60年的逐夢之旅

再到2021年推出的——《青春還另外一個名字》,開始采用新雜技的劇場形式,以青年觀衆喜歡的藝術表現方式并進行突破,做到劇情、表演、舞美、音樂、燈光、裝置、服裝、化妝等多方面緊跟時代潮流,來源于雜技,又不局限于雜技。着力塑造了“青年”這一陽剛顯青春之形、攀登塑青春之神、自信鑄青春之魂的群體形象。

藝品·創新 | 有夢,就做大一點——雜技湘軍跨越60年的逐夢之旅

作為一部新雜技作品,《青春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保留了雜技的傳統元素,但不再用傳統的方式展現。在道具運用上,形式與審美均被創作團隊高度抽象與統一,舞台上不再有具體的“地圈”與“秋千”,取而代之的是“方”,是“圓”,是可以遊走于夢境與現實,穿越于多重時空之間的“空門”。如:鑽的圈設計成門框,演員翻騰穿越,暗喻突破困境;吊的環設計成鏡框,演員懸挂框中,如詩如畫;球、碟、草帽、空竹變成了夜空中銀河裡的一顆顆閃爍的星辰;蹦床與攀岩牆合二為一,使單向的垂直彈跳變成遁入折疊空間的環宇行走。與以往不同的是,該劇在形式上以雜技語言為本體,運用現代解構的創作方式,通過提煉傳統雜技技術然後再重組、再編創,讓其與之前線索單純、人物集中、主角鮮明、題旨單一的雜技劇相比又有了新的創造和新的特質,較大程度上實作了中國雜技劇創作的又一突破。

而雜技兒童劇《森林奇境》、跨界融合舞台劇《加油吧,少年!》則更多的将焦點放到了關注兒童、青少年成長的題材上,結合了多種藝術形式來呈現了一個個溫情故事。并多次代表中國,走出了國門。

藝品·創新 | 有夢,就做大一點——雜技湘軍跨越60年的逐夢之旅

正是60餘年來的積累,這一台台劇目,一場場演出,不僅創造了單個劇目海外巡演的最高紀錄,也創下了多次演出爆滿,一票難求的光輝曆史。并獲得“金菊獎”“金栗子獎”“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内外各類獎項40多項,先後赴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和商業演出,讓雜技湘軍譽滿全球,也讓湖南雜技成為湖南走向世界的一張閃亮名片。

别具一格的教育理念

“對雜技藝術而言,誰抓住了教育,誰就抓住了未來。”中國雜技團藝術總監孫力力說,“湖南省雜技藝術劇院注重下一代的培養,且教育訓練工作很超前,從學員的藝術修養教育訓練開始,這使得院團的發展很有後勁,今後一定會更加輝煌。”

确實,浏覽過往履曆,60多年的時間,見證了湖南省雜技藝術劇院始終重視雜技藝術人才的培養工作,他們先後培養了7批雜技藝術人才,有400多人在該團工作、學習過。

據湖南省雜技藝術劇院董事長趙雙午介紹,為了适應未來雜技藝術的表演需求,在雜技技巧訓練的基礎上,特别注重演員的多舞種體驗及戲劇表演、台詞和聲樂等藝術形式的教育訓練,為了鼓勵創新,劇院還會讓演員們定期進行創作比賽,在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創新精神時,也使得整個團隊持續有一種新鮮的活力,她認為,隻有不斷提高演員的藝術綜合素養,才能創造出适應不同次元、多元化的好作品。

未來“新雜技”的暢想

從追求感官刺激到用雜技講故事、表達思想,傳遞人文關懷,我們見證了湖南雜技不斷創新,取得了很大成績,湖南雜技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成果,随着社會的發展變化在不斷地成長,未來的雜技展現會以怎樣的形式?對于未來有什麼創想?聊到這點的時候,趙雙午也說出了她的暢想 ——“多元”、“深刻”、“進階”的雜技演出必然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湖南省雜技藝術劇院持續做“新雜技”的必備三要素....未來的湖南雜技,希望能把“新雜技”做成自己的主打品牌,在世界範圍内,擁有自己的知識産權、品牌劇目,并不斷對于創新,升化出自己獨特的解讀。如果條件允許,希望有機會能創立“國際新雜技藝術節”,打造“新雜技藝術孵化基地”,通過世界各地新雜技藝術在這裡集中交流展示,讓觀衆能看到傳統雜技衍變成的現代藝術形式,看到更多不可思議的可能性,也讓世界各地雜技藝術家有更多互相學習、交流的可能,大家一起來探讨和發掘關于雜技的内涵與邊界。

回望湖南雜技這六十多年的曆程,回想一個個雜技人嘔心瀝血的付出,前仆後繼的踴躍,一個個鮮活又讓耳目一新的作品,我們有理由相信,關于這個雜技的夢想,一切都未來可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