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待孩子玩手機這件事情,家長不能完全禁止,而是要這樣做

文/雲校生

如今,很多孩子平日裡都是手機不離手,尤其是在假期的時候,更是十分依賴手機、平闆電腦等電子産品消譴時光, 渾然把學習抛諸腦後。有些孩子對手機癡迷過度,養成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比如一邊吃飯一邊看手機等。

孩子在假期過度沉迷于玩手機确實會對孩子産生很多不好的影響,比如會導緻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失去興趣等。但是對待孩子玩手機這件事情,家長不能采用禁止孩子玩手機這種一刀切的方式,否則可能會适得其反。

家長禁止孩子玩手機可能起到以下幾種不良的作用。

1、 會讓孩子産生逆反情緒

如今,很多孩子的自我意識很強,對于他們喜歡做的事情,如果受到他人的幹涉,他們就會産生很強的逆反心理,有時候會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行為。比如和父母大吵、離家出走、放棄學業等。是以,為了避免孩子産生嚴重的逆反情緒,家長不能采取禁止孩子玩手機這樣的方式,否則效果可能會适得其反。

對待孩子玩手機這件事情,家長不能完全禁止,而是要這樣做

2、 會影響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

孩子成長到一定的階段,會經曆一場自我意識的覺醒,這其實是孩子的人格不斷完善的過程。作為父母,要遵循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要認識到維護孩子人格完善的重要性,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去指令孩子,這樣會對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起到不良影響。

作為家長,希望孩子減少玩手機的頻次,把注意力放到更為重要的事情上面,比如學習,這一點是可以了解的。但是,父母在阻止孩子玩手機的過程中應該掌握較為科學的方法,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幾種方式,家長可以嘗試一下。

對待孩子玩手機這件事情,家長不能完全禁止,而是要這樣做

1、 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孩子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氛圍的影響,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進而養成健康規律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如果家長希望孩子有節制地玩手機,就要努力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父母要以身作則,自身要減少玩手機的頻次,要注意不能頻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否則孩子很容易模範父母的行為。

2、 要為孩子樹立規則意識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身為父母,要讓孩子從小就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自覺養成規律的行為習慣。在對待孩子玩手機這件事情上,如果孩子确實很喜歡玩手機,在勸不動孩子的情況下,家長可以讓孩子在把作業完成的前提下,允許孩子玩一會兒手機,比如把孩子玩手機的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之内,這樣既能滿足孩子,也能讓孩子形成規則意識。

對待孩子玩手機這件事情,家長不能完全禁止,而是要這樣做

3、 為孩子尋找其他可以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很多孩子之是以沉迷于玩手機,就是因為家長照顧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比較有限,孩子因為缺乏良好的管教和引導,是以通過玩手機消遣時光,進而越陷越深。是以,父母有空的時候要多陪伴和教育孩子,要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比如給孩子報一些有益的興趣班等,讓孩子有事可做,這樣孩子就不會過度沉迷于玩手機了。

對于孩子玩手機這件事情,家長要理性對待。如果采用禁止孩子玩手機這樣一刀切的方法不僅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有可能引發新的問題。家長要盡量選擇合理的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去教育孩子,這樣才能把孩子教育得更加優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