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犯錯就狠狠打屁股?殊不知這樣傷的是大腦,父母别再幹傻事了

犯錯了就打屁股,不但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還會傷腦子。

有個朋友是全職媽媽,她家經濟狀況很好的,她可以說是全職在家的闊太太,平時不用打掃做飯,都有傭人做,她隻需要負責孩子的學習 。可就是這樣,她還是每每忍不住火氣,要對孩子動手。

孩子現在脾氣古怪,在學校經常打同學,沒有好朋友,學習上也是一塌糊塗。

孩子犯錯就狠狠打屁股?殊不知這樣傷的是大腦,父母别再幹傻事了

朋友問我該怎麼辦?我說,這就得先從“不打孩子”開始,如果你自己忍不住,孩子是很難從這個惡性循環中走出來的。

試想一下,你一面打他,一面說:“在學校不要打人!”這話能有什麼效果呢?他眼裡看到的,都是用暴力可以解決問題呀,他從媽媽的方式中看不到别的方法,是以孩子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您會跟孩子動手麼?歡迎您在評論區分享讨論。

孩子犯錯就狠狠打屁股?殊不知這樣傷的是大腦,父母别再幹傻事了

打屁股傷的是腦子

哈佛大學研究學者,在《兒童發展》期刊上刊登了這項研究成果:打屁股、打手闆等體罰措施,都會減少孩子大腦中灰質的數量。

灰質是腦細胞之間産生連結的重要組織,對孩子的大腦發育至關重要,影響着孩子大腦的各項功能。

灰質較少的孩子,在情感、智力、學習能力、肌肉控制能力和記憶力上,都會有所欠缺,這種影響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犯錯就狠狠打屁股?殊不知這樣傷的是大腦,父母别再幹傻事了

您瞧,動手打孩子真的是要不得啊,不但耽誤孩子的大腦發育,還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

那我們面對孩子的錯誤,不打屁股,該怎麼辦呢?

孩子犯錯就狠狠打屁股?殊不知這樣傷的是大腦,父母别再幹傻事了

如何面對孩子的錯誤

1、壓住火氣

家長得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才能學會控制情緒,否則孩子隻會耳濡目染,變成一個暴躁易怒的人。

一般我們發怒,無外乎幾個情況:覺得孩子在反複犯錯、不知悔改;覺得孩子這樣下去,肯定就變成問題少年了;其實這都是基于我們對未來的一種恐懼,覺得現在的錯誤會影響孩子一生。

其實,孩子本就是在錯誤中成長的,不經曆錯誤的孩子,無法變得更強大。我們要做的就是避免負面的想象,先讓自己平靜下來。

提醒自己:每一次錯誤,都是教育的機會。抓住孩子的錯誤,對他們進行适合的教育,才能助力孩子有更好的發展。

孩子犯錯就狠狠打屁股?殊不知這樣傷的是大腦,父母别再幹傻事了

2、注意聆聽

靜下心來之後,家長需要聽孩子講解一遍事情經過,傾聽孩子,是一種很好的心理滋養,也會讓孩子更樂于改正錯誤,還能增進親子關系。

傾聽是在表明:我們是孩子堅強的後盾,我們渴望去了解孩子,去了解他們的想法。一個被充分傾聽的孩子,他們會放下對抗情緒,願意聽從家長的建議,可以說,這是讓孩子去改錯的必備步驟。

如果忽略了這一步,孩子就會覺得被孤立、被否定、被無視,他們就不會再去關注自己的錯誤了,反而是開始仇視父母,開始專注于同父母進行對抗。

孩子犯錯就狠狠打屁股?殊不知這樣傷的是大腦,父母别再幹傻事了

3、尋找方法

一個孩子反複犯同樣的錯誤,是因為他還不掌握正确的處理方法。遇到同樣的問題,隻會用老方法來應對。家長要通過傾聽找到症結所在,幫助孩子找到适合他們的、可以實施的解決方案。

注意要跟孩子一起讨論,不要直接指令他要怎麼做。争取多想出幾個解決方案,必要時還可以進行情景演練、過家家,讓孩子嘗試一下,扮演一個可以正确解決問題的角色,體會一下這個方法實施起來的難度。

與孩子共同讨論出的解決方案,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也是我們作為家長尊重孩子的一個表現。

孩子犯錯就狠狠打屁股?殊不知這樣傷的是大腦,父母别再幹傻事了
孩子犯錯就狠狠打屁股?殊不知這樣傷的是大腦,父母别再幹傻事了

蓁蓁總結

打孩子,其實是個最省事的教育方式,不用家長思考太多,打一頓,孩子自然老實了。

但也是個最“坑”的教育方式,不但會傷害孩子的大腦,還會影響親子關系,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相信有智慧的家長,都會選擇更加靠譜的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告别體罰,生活在充滿愛的家庭中,享受來自父母的關愛。

孩子犯錯就狠狠打屁股?殊不知這樣傷的是大腦,父母别再幹傻事了

我是@蓁蓁心理撫養,您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專注兒童心理研究,歡迎關注我。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侵立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