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火把
高令亞
十五的火把早已消失了,它隻存在于我們的記憶裡,那一段童年的快樂時光。
正月十五的晚上,月亮大如盤,月光亮如銀,它靜靜地照着村莊、原野,癡情而寂寞!它在等待孩子們在山岡上撂火把時響徹雲霄的笑聲。
十五晚上撂火把,這是鄉下多年來的傳統。我們小孩子早早地期待着,那火光常常出現在夢裡。家裡的舊掃帚和舊的刷鍋把子,我們早已藏好。姊妹多,苗把、掃帚不夠用,就用木棍自制火把,在棍子上綁着舊布、棉絮。
到了傍晚,我的心情就變得激動起來,心兒噗噗跳,這一點兒也不誇張,想必你也有次感受。草草地吃了幾個元宵,我們就拿着火把邁出家門。村子裡的小夥伴多,此時,你喊我叫,忽東忽西,村子就變得熱鬧了起來。撂火把的地點就在村東邊一片荒地上,這是塊墳岡,但我們人多,并不覺得害怕。有的大人也來湊熱鬧,體驗撂火把的快樂!
火把點燃後,我們盡情地戲耍,把它一次次抛向空中。火把在空中飛舞,像條條火龍,此升彼落,火花四濺。大家都使出了渾身力氣,比拼誰的火把拋得最高。火把的場地十分喧鬧,十分雜亂。我們邊拋邊喊,“向東撂結冬瓜,向南撂結南瓜,向西撂結西瓜,向北撂結北瓜(我們那兒叫生瓜)”,一遍又一遍。火把落下時,一個不小心就燃了眉毛或頭發,大家抛火把、看火把時都是昂着頭的。别人的火把倘若落在了自己身上,大家也不計較。每次撂火把結束後,我們的臉上、手上都黑乎乎的,身上的衣服被火星燒成許多小洞。反正衣服破舊,我們也不在乎。
鄰近的幾個村莊,火龍飛舞,但我們聽不到喊聲,因為距離遠的緣故吧!離開火把場地時,我們總覺得怅怅的,好像餘意未盡。但很快就高興起來,一路上談論撂火把的激動人心的時刻!明年的元宵節,我們期待着。
元宵節年年過,火把年年撂,那快樂年年有。可記不得何時,孩子們已不熱衷于撂火把了。鄉裡十五的火把消失了!
現在的孩子已經不知道這十五的火把節了。
20220214(寫于正月十四)

作者檔案:高令亞,筆名天都峰,安徽定遠人。中學進階教師,定遠作家協會會員。《天都文學》微刊主編。都市頭條認證編輯,編輯《都市頭條·天都文學》詩詞散文等專欄。《今日頭條》優質文化領域創作者認證。《部落格中國》認證專欄作家。《楚天風華》微刊主編,《江淮詩歌》常務主編,《定遠文學》編委成員。《江山文學·淡雅曉荷》編輯。平時愛好寫作,數篇詩賦發表于《齊魯文學》《安徽詩歌》《滁州日報》《新滁周報》等媒體。作品收入《山東詩刊》《中國風》《暮雪詩刊》《中華詩賦》等紙刊。
中國·定遠
傳播交流學習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