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雪媽媽
雖然春節就剩下最後一個小尾巴,但是今年過年早,天氣依舊非常冷,北方家庭依舊開着暖氣和空調,想我過年帶孩子回家,老人怕孩子在屋裡冷,把所有空調都給打開。
當時我忍不住調侃,這麼開不浪費電嗎?誰知道婆婆說我一句:“你們一年才會來幾次,用電才能用多少!”聽完心裡面暖暖的。

兒媳開空調取暖,遭婆婆制止後凍哭孩子
從這個視訊裡得知,這位寶媽家住安徽亳州的農村,因為天氣比較冷,于是就把空調都給打開取暖,但沒想到婆婆卻覺得太浪費電,幹脆直接把空調給關了。
沒了空調取暖屋裡面太冷,凍得被子裡的孩子哭了起來,對此寶媽就和婆婆争論起來,覺得開會空調能浪費多少度電,但是老人依舊死活不開口,對此寶媽氣的隻能拿起手機,拍下婆婆吝啬的一面。
對于視訊裡寶媽的早于,評論區的網友也是義憤填膺,仿佛找到了自己婆婆的原型,除了抨擊這位婆婆之外,也是吐槽自己婆婆的“節儉”,一時間成為了寶媽們的吐槽大會,甚至有網友吐槽:這是“真”命比錢重要。
萬一說孩子被凍感冒了,到時候花的錢夠開多長時間的電費,而且孩子還受累大人看着也心疼,這筆賬不是這麼算的。
當然了也有網友理智地分析了一波,覺得誰花錢繳電費誰心疼,如果是婆婆繳電費心疼錢可以了解,主要是老一輩習慣了節儉的生活,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改過來的。
生活理念發生沖突,子女們要主動承擔一些責任
對于一些老一輩的人來講,“節儉”已經是刻在骨子裡的習慣,剩飯不願意扔,見不得燈一直開着,天再熱也不願意開空調。
對于大部分寶媽來講,這種“節儉”的生活習慣是沒辦法忍受的,節儉沒問題但是也不能苛刻自己。面對這些問題,其實比較好的處理方法不是和老人争吵,而是主動幫家裡承擔一些。
像有的家裡,是老人花錢買菜做飯,老人花錢掏電費,自然吵架的時候也是理直氣壯,那麼子女其實可以自己把錢掏了,那我自己用了多少點,買了多少東西,這些都是我自己賺的錢,哪怕是和婆婆吵架,也吵得有理有據。
就像我婆婆總是說我買衣服,家裡櫃子裡的衣服都裝不下了,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魔法擊敗魔法”,每次回去都帶一些衣服給婆婆,有的是新買的有的是我買了沒穿過幾次的,哪怕是老人也是愛美的,沒有女人是不愛穿的。
婆媳生活習慣不同,如何避免沖突?
婆媳沖突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奇妙”的一種沖突,從古代到現代,一直以來都是很多家庭的問題,一般來講婆媳生活習慣差别大,經常産生小沖突,到底該怎麼辦?
第一種,可能是分開住
如果生活沖突很大,而且生活習慣差别很大,有可能的話還是分開住,這樣兩個人的生活交際就變少了,正所謂距離産生美,距離遠了自然也就沒什麼沖突了。
第二種,兩個人都忙起來
很多時候事多也都是閑的,如果寶媽有份正常工作每天比較忙,老人每天廣場舞老年中心,彼此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交流少事情少自然也能避免很多沖突。
第三種,丈夫做好“潤滑劑”
遇到婆媳沖突,就需要丈夫去調整彼此之間的脾氣和生活習慣,想辦法哄好兩邊人,也就是所謂的一碗水端平。
我們做晚輩的,盡量調節好和老人的關系,有機會多溝通,真正地走進彼此内心,相信大部分破皮還都是通情達理的,沖突大都來自于不溝通、互相猜疑,老人了解年輕人,年輕人也要了解尊重老人。
我是小雪媽媽,一名90後寶媽,關注我,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