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癌症,每年奪去近40萬年輕人的生命,需要加強預防意識

由于生活行為及環境的變化,全球癌症發病率不斷增長。說起癌症,人們普遍覺得,年齡較大的人,才會成為高危人群。然而,現實的情況是,癌症正在呈現年輕化的趨勢。2021年12月初,全球多中心研究人員聯合在《柳葉刀》雜志上發表了1篇論文,呼籲年輕人加強癌症預防意識。咱們現在就來介紹相關的要點。

癌症,每年奪去近40萬年輕人的生命,需要加強預防意識

根據《柳葉刀》雜志發表的論文資料,2019年全球15歲至39歲的年輕人中,新增119萬癌症病例,39.6萬患者死于癌症。癌症,已經成為全球年輕人死亡的第4大病因,導緻年輕人死亡的癌症種類,主要包括白血病、乳腺癌、腦及中樞神經系統癌症、結直腸癌、胃癌。從疾病負擔角度看,這幾種癌症所占的比例,分别是12%、10.6%、7.4%、7%、6.7%。

癌症,每年奪去近40萬年輕人的生命,需要加強預防意識

通過資料分析表明,35歲到39歲,是年輕癌症患者中占比最高的年齡段。從性别角度分析,年輕女性主要受到乳腺癌、宮頸癌的影響,年輕男性主要受到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癌症、結直腸癌的影響。

癌症,每年奪去近40萬年輕人的生命,需要加強預防意識

癌症年輕化,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是重要因素。2016年丹麥、芬蘭、美國等國的學者聯合進行了1項研究,結果表明,至少22種癌症,會在家族成員之間世代相傳。如果同胞兄弟姐妹患癌症,同種癌症的發生風險會升高33%。但是,不同癌症的遺傳風險,是不一樣的,容易受到遺傳因素影響的癌症,主要是乳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鼻咽癌等。比如,母親得乳腺癌,女兒得乳腺癌的風險,比其他人高出2到3倍。再比如,20%到30%的結直腸癌患者,具有家族史。是以,如果直系親屬曾經發現癌症,就需要加強預防意識,定期進行相關檢查。

癌症,每年奪去近40萬年輕人的生命,需要加強預防意識

癌症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是,會出現可疑的信号。比如,體表出現逐漸增大的腫塊,但是,不痛不癢,皮膚表面的顔色也沒有明顯變化。或者,皮膚上的黑痣,在短期内迅速增大,顔色加深,出現發紅、出血、潰瘍、表面滲液、黑痣表面的毛發脫落、黑痣内或周圍有硬結。

癌症,每年奪去近40萬年輕人的生命,需要加強預防意識

癌症早期的常見預警信号,多種多樣。如果發現如下的表現,應該及時檢查。比如,不明原因的食欲減退、消化不良、上腹脹痛或不适、體重持續下降。長期發熱、貧血、骨骼疼痛。聲音嘶啞、幹咳、痰中帶血。鼻腔出血、耳鳴、聽力減退、頭痛。吞咽困難、咽喉出現異物感。腹痛、大便帶血或黑便、腹瀉和便秘交替、大便形狀變細。無痛性血尿、感覺障礙、視力障礙、嗅覺失靈、嘔吐。月經出血量較多、分泌物增多、接觸性疼痛、不明原因閉經或泌乳。乳腺皮膚出現皺紋、兩側大小不等、乳頭溢液或破潰、乳頭内陷。年輕人發現自己的身體具有這些變化,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癌症,每年奪去近40萬年輕人的生命,需要加強預防意識

相關研究資料表明,多種類型的癌症,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持續升高,目前,15歲到49歲的人群中,癌症的患病率已經從1997年的0.35%,上升到2017年的0.89%。學者們認為,癌症年輕化的趨勢與現代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其中,乳腺癌與結直腸癌是典型代表。經常熬夜、身體活動減少、精神壓力較大、飲食衛生習慣不良等是重要影響因素,這些不良生活行為,會導緻機體免疫力下降,帶來癌症的風險。是以,預防癌症,需要改善生活方式,此外,還要重視定期體檢,及時發現癌症,才能獲得救治的機會。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等系列,内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及轉載,否則将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