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豪華車的戰場從燃油轉向電動,無論廠家的定位還是消費者的認知,都還是會慣性的将它們的純電産品套上更為知名的燃油車産品來了解。比如奔馳與寶馬旗下擁有熱賣的中型SUV,奔馳GLC與寶馬X3,在純電同級别領域也有奔馳EQC和寶馬iX3的存在。近期,奔馳EQC推出了2022款,共帶來兩款車型,官方售價為49.98-57.98萬元。
GLC的“深度”高配,價格面前都是枉然?
雖然将奔馳、寶馬的電動車與燃油車混為一談并不科學、嚴謹,但這樣無疑會讓消費者更容易了解。如果認可這個思路的話,那我們可以首先下個結論。奔馳EQC基本可以看做是奔馳GLC的“深度”高配車型。首先從價位上,把這兩款車放在一起,可以看到奔馳EQC的起步價正好高于GLC的頂配,而兩款車型又都是定位中型SUV。
其次,奔馳EQC兩款車型都采用雙電機四驅,官方的百公裡加速成績為6.9s與5.1s,低配車型的性能表現都要超過奔馳GLC的頂配。至于配置方面,奔馳EQC的低配與奔馳GLC的頂配也是各有所長。GLC強在全速自适應巡航、全景天窗、液晶儀表尺寸等方面。而EQC在燈光、隔音等部分表現更佳。值得一提的是,奔馳EQC前懸架采用雙叉臂結構,這與GLC相比有質的變化。但這就意味着奔馳EQC貴有貴的道理嗎?
同樣是有成熟燃油産品參考的寶馬iX3與寶馬X3在價格上就基本處于同一水準線,指導價為39.99-43.99萬元。而且性能上,寶馬iX3百公裡加速6.8s的成績,與奔馳EQC低配車型的表現也差不多。雖然寶馬iX3全系都是采用後置後驅結構,并沒有提供電四驅版本。不過相對更出色的百公裡電耗水準,讓寶馬iX3在電池容量接近的情況下,續航比奔馳EQC多出了75km(NEDC标準)。至于配置上,定價更低的寶馬iX3在主動安全、全景天窗、音響裝置等方面還能做到占優。而在奔馳GLC身上加長的優勢,在奔馳EQC身上并不存在,它與寶馬iX3在尺寸方面相當接近。
此外,同級别之中似乎還有一位不能忽視的選手,那就是特斯拉Model Y。同樣是定位中型SUV,尺寸與前臉聊到的奔馳EQC、寶馬iX3也在一個段位,但是其頂配的價格都沒有超過40萬元。而且如果參考特斯拉Model Y頂配的Performance高性能全輪驅動版來對比,其雙電機下,官方3.7s的加速成績,以及566km的續航水準(NEDC),都明顯更為出衆一些。不過這個價位車型的品牌支撐,以及特斯拉的“極簡風”與消費者需求之間的差距并不能忽視。當然,特斯拉的駕駛輔助功能也對部分消費者有着“非主流”的吸引力,特别是與奔馳、寶馬的差價,完全可以選裝更高階的駕駛輔助功能。
差距主要在動力,多花8萬元也還是得加裝?
新款奔馳EQC仍然推出2款車型,高低配之間的指導價差距在8萬元。不過續航方面,兩款車型都是415km(NEDC标準)。差別主要在高配車型的性能表現要更好,最大功率要多出90kW,最大扭矩多出140N·m。表現在加速成績上,奔馳EQC的高配官方零百加速為5.1s,比低配快1.8s。但是結構上,兩款車型都是采用的前後雙電機的電四驅形式。
配置方面,奔馳EQC高配車型在并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輔助、全景影像等安全配置上表現更為全面,并且提供全速自适應巡航功能。除此之外,配置差距并不大,比較有亮點的算是方向盤電動調節和記憶。但在如此有儀式感的配置襯托之下,即使高配的奔馳EQC,仍然不具備國内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全景天窗。無匙進入、感應後備廂、HUD擡頭顯示、座椅按摩、柏林之聲揚聲器等也都需要另行選裝。
寫在最後:
無論從性能還是配置的表現來說,EQC在電驅的加持,以及奔馳的用心下,其産品力表現都在奔馳GLC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然而,更進一步的除了實力也有價格。特别是對比同類型産品的情況下,即使把“新勢力”的特斯拉Model Y放在一邊。隔壁老對手的寶馬iX3明顯姿态要放得更低一些。說回奔馳EQC内部,兩款車型的産品差距似乎也不足以支撐它們之間的差價。如果實在對這款車情有獨鐘的話,或許選擇低配車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