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發聲:消滅帶金銷售
2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深化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改革進展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會議指出,未來将通過不斷完善措施,特别是将供應、品質、信用等相關因素納入集采規則,從體制機制上淨化醫藥流通的生态環境,即根治帶金銷售,淨化行業生态,進而激勵企業通過規範競争,促進流通行業的整治。

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強調,集采覆寫領域擴面下,原來的集采主要集中在化學藥,去年拓展到了胰島素、人工關節,今年準備在骨科脊柱類耗材進行集中帶量采購。中成藥在去年部分省份已經組織聯盟采購的基礎上,今年要有序進一步擴大範圍。三大領域全覆寫,沒有僥幸帶金銷售的生存空間。
這是官方再次開會點名帶金銷售。
一直以來,醫療腐敗問題都備受關注,帶金銷售不僅擾亂了醫療購銷的正常秩序,還增加了流通環節的費用,進而間接導緻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的出現。
中紀委、衛健委都曾發文點名醫療腐敗。
1月14日,中紀委在官微發文指出,醫療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以及由此帶來的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虛高、醫療費用增長過快等問題,破壞了行業風氣,加重患者負擔。
1月4日,國家衛健委釋出《醫療衛生機構資訊公開管理辦法》,要求全國衛生醫療機構從2022年2月1日起,醫保、價格、招标采購、行風廉政建設情況等資訊及時主動公開。這将極大壓縮醫院采購中的灰色環節,有利于降低采購成本。
由于帶金銷售、醫療體制機制等問題,國内不合理用藥現象長期存在。也正是如此,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一直以來都在加大對于濫用藥的監控力度。
2021年10月,國家藥監局釋出通知,宣布對于100家醫療機構的藥物濫用情況進行監測,這些醫院是經專家評審選出,其中包括大批綜合大三甲醫院,作為國家藥物濫用監測哨點,進而進一步完善國内藥物濫用監測體系。(名單詳見文末)
整治醫療腐敗,進入沖刺階段
帶金銷售作為長期存在的現象,今年來,還有部門會對此根治,例如:
國家衛健委釋出《關于印發大型醫院巡查工作方案(2019—2022年度)的通知》,明确表示,藥品處方、醫學檢查等醫療服務中實行開單提成的具體措施,藥品、醫療器械等私自采購等問題均在巡查範圍内。
同時,其要求每所醫院巡查天數原則上不少于7天,采用自查結合實地巡查方式,自2019年11月啟動,于2022年6月底前完成本輪巡查。
現在已經到了2月,離最後巡查時間隻剩4個月左右,巡查進入最後的收尾階段。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釋出《關于印發全國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廉潔從業行動計劃(2021-2024年)的通知》,明确将持續糾治醫療領域的不正之風,維護醫療行業公平正義,自2021年至2024年,集中開展整治“紅包”、回扣專項行動。對于違反行業紀律的醫務人員,也将受到相應的懲戒。
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估計,目前中國的醫藥代表人數約在百萬人左右。而醫藥代表作為連接配接醫生、醫院和藥廠的紐帶,對其行為進行正确的行為規範指導很有必要。
粵開證券在一份研報中指出,醫藥代表應當摒棄傳統的“帶金銷售”模式,回歸藥品資訊傳遞、溝通、回報,注重藥品的學術推廣。行業協會應定期對醫藥代表進行政策、法規、專業知識、職業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訓練,強化行業自律。
可以看出,盡管現在已經不再需要帶金銷售的代表,但具備專業知識技能的醫藥代表仍然是醫藥行業的剛需。
按照第七批國采檔案的規定,2月16日24:00前醫療機構須按要求填報相關藥品采購需求量并送出資料,接下來各省将完成相關藥品采購需求量稽核工作,後續将面臨的就是開标等問題。市場挑戰仍在不斷加碼,醫藥代表需要提前做好充足準備。
附:
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