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烙筆生花繪山水 火畫葵扇技藝絕

烙筆生花繪山水 火畫葵扇技藝絕

新會葵博園的勞工們在葵扇上烙畫。 陳平生 攝

烙筆生花繪山水 火畫葵扇技藝絕

國家級傳承人廖惠林在描繪葵扇畫稿。 江門市文化館供圖

新會 葵藝

非遺百科

新會葵藝 國家級非遺

葵藝制品從采葵到完成,要曆經剪、曬、焙、削、漂染、合、編織、勾花或嵌花、印花、繡花、烙畫等近20道工序。其中烙畫扇,其制作工藝是以炭火燒紅的鐵筆在葵扇面上烙畫,被譽為“南粵一絕”。

葵藝制品有500多種

新會是大陸著名的葵鄉,葵藝源遠流長。1600年前的東晉時期,古新會就開始種植葵樹和加工葵料。

新會葵藝制品種類繁多,有500多種,大緻可分為三個門類:一為日常用品類,包括葵蓬、葵刷、葵掃、葵蓑衣等;二為編織工藝類,包括花籃、通帽、藤席、坐墊、畫簾等;三為廣享盛名的葵扇類,書畫、刺繡、烙畫等工藝與葵扇的結合令其獨樹一幟。

新會葵藝中的玻璃扇,以新會本地的特産蒲葵為原材料,經繁複細緻的加工制作而成,扇面滑淨,價廉實用,大量進入平常百姓家。

新會葵扇明代已成貢品

《明史》記載,新會葵扇在當時已成為貢品。清代至民國初期,新會葵藝更為興盛,作坊衆多,技藝飛速提升,名揚海内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新會成為世界最大的葵業基地,其中的葵扇遠銷海外。1965年建立縣葵類工藝廠後,新會葵藝更是進入了全盛時期。

葵藝制品從采葵到完成,要曆經剪、曬、焙、削、漂染、合、編織、勾花或嵌花、印花、繡花、烙畫等近20道工序。然而,随着現代科技用品的大量生産和銷售,葵料制品日漸凋零,葵藝行業萎縮,葵樹面積大幅減少,再加上葵藝制作工序繁瑣,葵藝師傅們多選擇轉行。現在的新會葵藝,從日用品逐漸向工藝品轉型,并因其精湛的技藝特色,在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烙畫扇被譽為“南粵一絕”

新會葵藝的主要代表是烙畫扇,又稱火畫扇,據傳由清同治末年的名畫師陳晚始創,其制作工藝是以炭火燒紅的鐵筆在葵扇面上烙畫。葵藝師以掌控自如、精巧揮灑的高超技藝,在扇面上烙出一幅幅精緻高雅的詩畫,被譽為“南粵一絕”。

郭沫若贊歎“清涼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奪天工。飛遍寰宇,壓倒西風”。

傳承

用火在葵扇上作畫,怎樣才能不燒破?

新會國家級大師告訴你奧秘

随着火筆尖在葵扇上靈巧移動,隻見連綿起伏的高山躍然于扇面上,勾勒出一幅精妙絕倫的“水墨畫”——一把樸素無奇的葵扇經過廖惠林的手,變成了精緻的工藝品,煥發出新的光彩。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廖惠林從事創作火烙葵扇(俗稱“火畫扇”)已有45年。

“葵扇搖風繞樹行,晚涼新浴葛衣輕”。清代洞庭詩人袁景瀾的詩句記錄着一段夏日記憶。一把葵扇,扇去悶熱,送來清涼。新會是著名的葵鄉,新會葵扇更承載着許多老一輩人的童年回憶,至今仍吸引着不少海外鄉親回來訂購。

經過廖惠林的傳承與創新,新會葵藝從面臨被市場淘汰,成功轉型為工藝精品。如今,廖惠林希望,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實踐,能夠找到市場和文化傳承相融合的路徑,讓新會葵藝得到進一步的傳承與發展。

在許多舊電影裡,我們常常能看見這樣的鏡頭:一個老人或者一個小夥子,穿着對襟的小白短褂,手上搖着一把大大的葵扇。小孩子若不聽大人的話,大人一氣之下,便用手上正拿着的葵扇,“啪”的一聲拍到小孩的腦袋上去。

新會葵藝廠的最後一任廠長

在江門新會,其所産蒲葵,葉大而韌,骨骼均整,色澤光鮮,質輕柔軟,加之能工巧匠的精心制作使得葵扇高雅而又實用。新會是以有“葵城”之譽。

在最鼎盛的時期,新會葵扇銷售量曾達每年1.2億柄。據廖惠林回憶,當時,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做葵扇,補貼家用。1972年,新會葵藝廠釋出公告,招聘一批制作葵扇的勞工。由于有美術功底,16歲的廖惠林成功應聘,成為葵藝廠裡的一名學徒。一把葵扇的制作過程,可分為“前工序”與“後工序”兩大類,包括種、采、曬、剪、焙、焗、漂、染、合、畫等前後20多道流程。而廖惠林則被配置設定到綜合工廠中的房間的烙畫組,跟着師傅學習。

1988年,時任新會葵藝廠廠長的廖惠林随代表團赴法國參加巴黎法共節,做現場火畫葵扇表演,引起熱烈反響。

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火筆改成電筆,通電後,鐵筆就能加熱,溫度可以自己控制。而随着電扇、空調的普及,新會葵藝業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規模萎縮。1999年10月,廖惠林所在的國營廠倒閉了。

召集下崗勞工組建葵藝開發中心

當葵藝廠倒閉時,廖惠林已經做了27年的葵藝制作,見證過葵藝市場的全盛時期,也見證過葵藝市場的萎縮。“我們都很迷茫,”在其他勞工紛紛轉行,自謀生計的時候,廖惠林卻做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舉動。1999年12月,他組織下崗師傅和藝人自掏腰包,創辦葵鄉傳統工藝品開發中心,進行作坊式經營。“不能讓葵藝斷在我的手上。”

由于資金有限,廖惠林把自己在新會悅洋街一個約60平方米的舊房子拿出來,當作工場,又另外租了一家面積不大的出租屋,作為擺放原料和成品的倉庫。在60平方米的工場裡,連同廖惠林在内的7個葵藝師傅做出了一把又一把精巧的葵扇。

2002年,應新會葵博園邀請,廖惠林入園經營和現場示範葵藝加工的各種操作工藝。随着新會區政府對新會葵藝的保護和傳承日漸加強,群衆對新會葵藝的認識也逐漸加深。廖惠林接到了越來越多的訂單。“葵藝的傳承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葵藝傳承綻放新魅力

2008年,新會葵藝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9年,廖惠林成為“新會葵藝”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在廖惠林的創作中,他把新會美景繡到《小鳥天堂》繡織扇上;借鑒國畫、剪紙、浮雕等表現手法,以貼畫形式創作《長壽》繡織扇等;而他擅長的核心工藝品——“烙畫扇”,則是用電烙筆在葵扇面上作出精美的畫,讓普通葵扇煥發生機,讓葵扇兼具使用和觀賞價值。

但葵藝品原材料不足、人才短缺的問題一直困擾着廖惠林。“年輕一輩喜歡到外面闖世界,而手工行業需要能沉下心來的傳承人。”廖惠林感歎。

“目前,葵藝的保護和傳承也遇到了市場瓶頸。手工制作的葵藝産品始終無法達到市場化量産的要求。”廖惠林告訴記者,“通過市場去保護去傳承葵藝,隻是我們的一種嘗試。我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實踐,找到更好的傳承方式。”如今,除了收徒弟傳授葵藝外,廖惠林還常常到幼稚園、學校向師生傳授葵藝。

采寫:南都記者 周佩文 南方日報記者 戴惠甜 通訊員 文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