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汴梁文化|王韻筱:淺談鷹獵文化

在中國,鷹是戰無不勝的戰神象征,英雄的标志。什麼叫“英”?什麼叫“雄”?漢末三國時期思想家和政治家劉邵的《人物志》雲:“夫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特群者為雄,故人之文武茂異,取名于此。是故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鷹天生聰明勇猛,以鷹象征英雄可謂十分恰當。随着曆史的發展,人們在鷹身上注入了越來越多的文化内涵和吉祥寓意,形成大陸獨具特色的鷹獵文化。

汴梁文化|王韻筱:淺談鷹獵文化

鷹獵文化屬于極具特色的民俗,曆史上,不僅可以為人們提供食物來源,也是可供娛樂的活動。

鷹獵的曆史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時期,鷹作為一種猛禽,可以通過短時間和相對低成本的馴化幫助人們捕獵,而用這種猛禽進行狩獵,在生産力低下的冷兵器時代,不僅大大提高了狩獵效率,還有效擴大了狩獵範圍,是以先民們對鷹産生了發自内心的喜愛和崇拜。

汴梁文化|王韻筱:淺談鷹獵文化

考古發現,在6000年前的紅山文化遺址中,挖掘出土了大量的玉鷹、玉鸮和玉鳥,而且玉鷹的數量遠遠超過玉鸮和玉鳥。契丹、女真和蒙古這三個與紅山文化處于同一地域的少數民族,其王公貴族始終保留着一種鷹獵的傳統。直到今天,生活在北方草原上蒙古族牧民仍将鷹視為一種神物。東北的滿族、赫哲族、鄂溫克族、哈薩克族都有神鷹崇拜,凡信奉薩滿族的民族,幾乎都有自己的鷹神話傳說以及對鷹的各種禁忌和禮儀。在薩滿的觀念中鷹被當做是光鳥或者火鳥,而光和火象征着宇宙生命,代表着生命之源,鷹則是傳遞光和火的使者,鷹具有通天貫地的能力,知曉人間和宇宙的一切事宜,是以薩滿教的巫師們自古對鷹頂禮膜拜。在專門的祭祀鷹的儀式上,不僅要對鷹神念誦特定的祝詞,衣服和帽子上都有神鷹的圖案。薩滿神帽上一般裝飾着數隻小巧玲珑的鷹。薩滿的傳統星祭中,鷹神也是主要的祭祀星神之一,其形象為金牛、天狼、雙子等星座組成的一尊展翅巨鷹。具有飛翔能力的想象和鷹崇拜觀念的結合,也産生出一系列薩滿宗教神話。在布裡亞特神話中,神鷹和一位人間公主的孩子就是世間的第一位薩滿,甚至在北韓族薩滿神話中也有類似的關于先祖起源于鷹神的傳說。2007年5月31日,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研究中心申報的《烏拉滿族鷹獵習俗》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吉政發〔2007〕20号)。

汴梁文化|王韻筱:淺談鷹獵文化

《列子·黃帝篇·雕鹗(魚鷹)争》:“黃帝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帥熊、罴、狼、豹、虎為前驅,雕、鹖、鷹、鸢為旗幟。”是中國最早把鷹作為戰鬥勝利的象征。《詩經·大雅·大明》:“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驷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意思是,廣闊牧野作戰場,檀木兵車亮堂堂,四馬威武又雄壯。三軍統帥師尚父,好像雄鷹在飛揚。協助武王帶軍隊,指揮三軍擊殷商,一朝開創新氣象!詩中以“鷹揚”象征軍容的威猛和戰争的勝利。《史記》記載有李斯去世前的猶思:“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說明春秋戰國時期鷹獵技以已為中國人熟練掌握,鷹獵已經成為統治階級重要的娛樂方式。《後漢書·袁術傳》載:“(袁術)少以俠氣聞,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後頗折節,舉孝廉,累遷至河南尹、虎賁中郎将”。武則天之孫李重潤的墓壁畫《臂鷹圖》印證了唐宋時期在士大夫階層極為盛行馴鷹之風等等,不一枚舉。《禮記·月令》雲:“驚蟄之日,鷹變為鸠。小暑之日,鷹乃學習。處暑之日,鷹乃祭鳥。”古代漢族先民們通過觀察鷹的繁殖時間和獵食本能,不僅将其歸納總結為指導農業生産的物候特征,還賦予了其天道層面的内在精神意義。2012年12月21日,新鄉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申報的《鷹獵》被新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新鄉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名錄(新政文〔2012〕203号)(項目編号:Ⅷ-017) 2013年9月6日,東海縣車莊村委會申報的《鷹獵技藝》被連雲港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連政發〔2013〕84号)。

新疆阿合奇縣蘇木塔什鄉的柯爾克孜族馴養獵鷹有着悠久的曆史,民間卻一直保留了幾千年的口頭馴鷹絕學,家家幾乎都會馴鷹捕獵,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原始的馴養方式,被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獵鷹之鄉”,當地柯爾克孜族也被譽為“鷹王”。柯爾克孜族人與鷹,有着親密的關系。千百年來,在沒有槍支的歲月裡,柯爾克孜族人通過馴服兇猛的雄鷹為自己捕獵食物,養活家人。2011年5月23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合奇縣瑪納斯研究中心申報的《柯爾克孜族馴鷹習俗》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國發〔2011〕14号)(序号:1218,項目編号:Ⅹ-143)。

汴梁文化|王韻筱:淺談鷹獵文化

雲南省納西族的鷹獵活動始于公元1253年,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編著的《徐霞客遊記》附編《麗江記略》中記載,忽必烈率大軍南下征服南宋時,随大軍而來的一支管鷹犬部落,落藉麗江周邊地區。作為古羌人的後裔,納西族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相繼吸收了多民族的鷹獵技能,結合本地區的自然環境條件,創造了本民族較為系統、完整的鷹獵文化,并延襲至今。納西民族的東巴經書中,納西東巴教将猛禽中的大鵬鳥,提到至尊神鳥的地位,被稱作大鵬修曲,表明自然界中的鷹雕,被納西族先民當做神祇圖騰而受到頂禮膜拜。2017年6月2日,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申報的《納西族馴鷹習俗》(序号:140,類别:民俗)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曆代文人墨客寄情于鷹,借鷹抒懷,以鷹言志,賦予了鷹獵文化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如:

放鷹

【唐】白居易

十月鷹出籠,草枯雉兔肥。下鞲随指顧,百擲無一遺。

鷹翅疾如風,鷹爪利如錐。本為鳥所設,今為人所資。

孰能使之然,有術甚易知。取其向背性,制在饑飽時。

不可使長飽,不可使長饑。饑則力不足,飽則背人飛。

乘饑縱搏擊,未飽須絷維。是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聖明馭英雄,其術亦如斯。鄙語不可棄,吾聞諸獵師。

鷹獵是中原人民适應環境、利用自然的一種生存方式,是中華民族偉大創造力的一種展現,對于維系人類文化的多樣性,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實作共同繁榮等方面具有現實和深遠的文化意義。

汴梁文化|王韻筱:淺談鷹獵文化

鷹獵文化源于中原,後傳于全國各地及海外,是中原地區先民們世代相傳的,在适應周圍環境以及與自然和曆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造的一項傳統手工技藝,是中原文化、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具民族特色。曆史上,鷹獵為不僅為人們提供了食物來源,也提供了精神娛樂活動。從絲綢之路經過的長安、敦煌、酒泉、新疆等地先後考古發掘出土的墓葬壁畫、文獻及石窟壁畫中都有許多關于鷹獵的資料來看,鷹獵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個很好媒介。2010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5次會議在肯亞首都内羅畢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比利時、捷克共和國、法國、南韓、西班牙、蒙古、 摩洛哥、卡達、沙特阿拉伯、叙利亞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11個國家申報項目《鷹獵文化》,将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約史上最大的提名案。2021年12月13日至18日,線上舉行的年度會議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将39項遺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其中,《馴鷹術》作為一項人類活态遺産被列入此次新增項目,包括阿聯酋、奧地利、比利時、克羅地亞、法國、德國、南韓在内的20多個國家入選。

随着現代社會的發展,生産生活方式的改變,制約鷹獵文化傳承、發展的因素越來越多,其生存空間逐漸減小,唯有将這一極具特色的民俗同旅遊進行融合,使其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其生命力才能真正得到延續,該項目才能真正得到有效保護。

作者:王韻筱(本文系作者原創,授權“汴梁城下”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