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擇一事,終一生,她講述瓷器背後的“國家記憶”

因天造與地設而和中國人結緣

在氤氲着水氣與詩意的江南

則是越窯溫柔婉轉的故鄉

擇一事,終一生,她講述瓷器背後的“國家記憶”

杭州G20峰會上的晚宴上

您一定會被現場那一整套餐具所驚豔

這套名為【西湖韻】的獨具特色的瓷器

将整個杭州最美的一面縮微在這方寸之間

擇一事,終一生,她講述瓷器背後的“國家記憶”

這套餐具的總設計師就是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越窯青瓷燒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嵇錫貴女士

擇一事,終一生,她講述瓷器背後的“國家記憶”

“擇一事,終一生。”

“我熱愛陶瓷,熱愛中國國寶。”

“隻要身體允許,我就會堅持做陶瓷。”

擇一事,終一生,她講述瓷器背後的“國家記憶”

4月15日下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越窯青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嵇錫貴走進浙大城市學院,講述“7501”主席用瓷背後的中國故事,弘揚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點燃和激發青年學生的青春匠心。

擇一事,終一生,她講述瓷器背後的“國家記憶”

講座中,嵇錫貴向城院師生詳細介紹了“7501”毛主席專用瓷誕生的曆史背景和燒制過程。從制備最佳原材料到設計造型畫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貫穿“7501”瓷的整個制作過程。

擇一事,終一生,她講述瓷器背後的“國家記憶”

作為釉下組組長,嵇錫貴在燒制雙面芙蓉花碗時曾面臨瓷器雙面花紋不同的巨大考驗。經過上百次的實驗,她最終研究出“獨門絕技”,達到了陶瓷裡外花紋重疊的最佳效果。正是這樣孜孜不倦、勇于創新的獨運匠心,“7501”瓷成為了中國陶瓷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在中國陶瓷曆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7501’瓷标志着中國日用瓷進入國際名品行列,中國陶瓷産業開始與國際接軌,空前絕後。”作為一名中國陶瓷人,嵇錫貴對此深感驕傲。

擇一事,終一生,她講述瓷器背後的“國家記憶”

此後,嵇錫貴又多次參與陶瓷相關的重大項目。2016年,嵇錫貴擔任G20杭州峰會國宴用瓷畫面總設計師;2017年,杭州市人民政府認定其為首屆“杭州工匠”;2019年,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繼承人“薪傳獎”……

如今,81歲高齡的嵇錫貴仍在為中國的陶瓷事業貢獻力量。“繼承傳統工藝,将其傳承給下一代,這是我作為陶瓷人的使命。”2013年,嵇錫貴帶領學生在毛主席誕辰120周年之際成功恢複7501釉下彩梅竹系列,并在先前的工藝上加以改良,再現“7501”瓷的風采。“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的風采背後,是嵇錫貴幾十年如一日的堅韌不拔,是獨特技藝的傳承延續,是中國陶瓷事業的不斷向前。

擇一事,終一生,她講述瓷器背後的“國家記憶”

不為繁華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終。現場師生被嵇錫貴的工匠精神感染,也對當代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肅然起敬。

“追尋非遺的足迹,我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感到驕傲!非遺傳承人所具有的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發揚,這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财富。”UW學院金融專業2101班的陳依笑在聽完講座後感觸頗深,她表示自己将在未來更多了解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為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貢獻屬于新一代青年的力量。

時光荏苒,“紅梅翠竹”和雙面芙蓉花碗仍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熠熠生輝,而像嵇錫貴一樣的非遺文化繼承人的精神也會在曆史長河中代代相傳,激勵一輩輩青年珍視、守護這份珍貴的“國家記憶”。

文字 / 黃舒琪 陳奕霓

攝影 / 壽佳樂

今日編輯 / 郭潤曆 陳芊儀

責任編輯 / 李冠琳

出品:

tuī

jiàn

yu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