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健康】孕期便秘和痔瘡該如何緩解?

便秘是困擾很多準媽媽的問題,處理不好還會發展成痔瘡。那麼對于便秘和痔瘡我們能做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 起談談孕期的便秘和痔瘡,該如何緩解、治療。

便秘: 便 硬、過少、排便困難、 周少于 3 次

便秘是孕期的 發問題, 約 11%~38% 的準媽媽會被便秘困擾。那是不是 兩天不排便就是便秘了?其實排便,不論是 天三次或者三天 次,都有可能是正常的,判斷是否便秘主要看表現。

【健康】孕期便秘和痔瘡該如何緩解?

如果出現 便過硬、過少,排便困難,或者 周 然排便少于 3 次,就可能是便秘了。便秘問題不及時糾正,會增加準媽媽們腹脹以及痔瘡的 險。

孕期激素變化、運動不 、補劑過量容易引起便秘

為什麼準媽媽容易出現便秘呢?

先,便秘與準媽媽懷孕期間升 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有關。這兩種升 的激素會使我們的胃腸道蠕動能 減弱,同時會使 分從腸道吸收能 加強, 物殘渣通過腸道的速度變得緩慢, 分 被 量吸收,這樣 來,便秘的情況就很容易出現或加重了。

【健康】孕期便秘和痔瘡該如何緩解?

另外,如果準媽媽孕期鍛煉得不夠, 如卧床休息 較多,也是容易出現便秘的。再加上孕中晚期增 的 宮壓迫,便秘 般會更加重 些。

最後,孕期服 補劑過量,都可能是導緻便秘出現或加重的原因之 , 如鐵或鈣。

飲 調整、堅持運動及規律排便有助緩解便秘

我們已經了解了便秘的原因,那麼,應該如何進 調整,才能減緩這個症狀呢?

先,咨詢醫 意 後停 不必要的鐵劑、鈣劑或可能會引起便秘的藥物。

其次,在飲 ,要注意增加纖維素的攝 ,可以多吃些纖維含量 的 材, 如全 類、嫩 類蔬菜、綠葉菜、菌菇等,每天 少飲 1500 毫升的 。

【健康】孕期便秘和痔瘡該如何緩解?

第三,除了要多吃的,還有要少吃的。像 果,因糖分較多, 般 天不要超過 500 克。還要少喝茶、咖啡和可樂。因為咖啡因有利尿作 ,這些飲品喝多了容易引起身體脫 ,加重便秘。

第四,孕期堅持鍛煉也是預防便秘的好習慣。 如散步,遊泳,瑜伽,普拉提等運動,能促進腸道蠕動,起到預防或緩解便秘的作 。

【健康】孕期便秘和痔瘡該如何緩解?

最後,需要提醒 家養成固定排便的好習慣。餐後最容易出現便意,可以嘗試飯後去上廁所,千萬不要等到憋得很急的時候再去,也不要在排便時刷 機、看書。

如果上述調整 式效果不理想的話,還是建議準媽媽及時就醫,醫 會根據你的身體情況,給出合适的治療 案。

可以 乳果糖緩解便秘,不要依賴開塞露

接着,我會來說說如何使 藥物治療便秘。

準媽媽們 較熟悉的可能是乳果糖或開塞露。乳果糖, 般 天15~30 毫升,也可以選擇晚間服 20 毫升,妊娠期糖尿病也可以使 。

如果嘗試上述 法後仍存在 便 結,可使 開塞露 1 灌腸,具體使 劑量建議遵醫囑, 般是 10毫升。

【健康】孕期便秘和痔瘡該如何緩解?

如果 期便秘總需要開塞露幫助,反複灌腸導緻的直腸刺激可能誘發宮縮,是以,開塞露不能 期 。

這 需要提醒 家,不建議使 番瀉葉,因為屬于刺激性瀉藥,可能會引起腹痛宮縮。

溫 坐浴,左側卧和凱格爾運動有助緩解痔瘡

如果便秘不及時緩解,可能會誘發痔瘡。痔瘡是直腸内腫脹的靜脈,它們可引起發癢和疼痛。有時,還會引起排便時的出 。孕期痔瘡發病率約為 30%~40%,是孕晚期和産後早期的常 問題,如果有出現肛周瘙癢疼痛或者 便帶 ,就要考慮痔瘡的可能了。

【健康】孕期便秘和痔瘡該如何緩解?

如果準媽媽們存在便秘,要 先緩解便秘,可以試試前 講到的便秘緩解辦法。

如果已經出現了痔瘡,可以試試下 3 種緩解辦法:

先,可以在早晚各進 10 分鐘左右的溫 坐浴,注意不要在 中加 肥皂、泡沫型沐浴液或其他東 。

其次,多嘗試左側卧位,孕中晚期增 的 宮會發 右旋,左側卧位可以減輕右旋 宮對腸管的壓迫,有利于緩解便秘。

第三,可以嘗試練習凱格爾運動,可以鍛煉盆底肌 量,這能在 定程度上起到緩解痔瘡的作 。有需要的情況下,痔瘡也是可以 藥的。

塗抹 縷梅膏或者 縷梅敷墊,能起到收斂作 ,但不适合 期使 ,避免使肛周局部 膚變薄。

【健康】孕期便秘和痔瘡該如何緩解?

如果肛 周圍搔癢,可以買 氫化可的松軟膏能緩解搔癢, 般連續使 不要超 周,也會有讓局部 膚變薄的可能。需要提醒媽媽的是,如果肛 周圍有感染,就不要使 這個軟膏了。

要過上 這些 法還是不能緩解痔瘡,那就需要及時就醫,醫 會選擇 些孕期能 的肛 局部藥物,如 些肛 塞的栓劑。

對于 些 常嚴重或者複發性的痔瘡,在孕期做痔瘡 術也是安全的,不過準媽媽聽到 術可能會有些緊張,是以通常情況下,孕期痔瘡還是 選保守治療的。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希望我們可以因為孩子的到來而有機會變成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父母,學會思考、學會判斷、學會分析,陪伴我們的孩子和他一起長大。

本文由居家的小男人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