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ina曬孕期寫真:明明隻是懷個孕,卻像換了一雙腿

原創 | 孕事
懷胎十月,真的是月月都辛苦!
孕早期孕吐、惡心、沒食欲.......
孕中期反酸、燒心、又便秘.......
孕晚期長紋,變黑、還水腫.......
種種不适會輪流敲打着孕媽媽的身體,非常的折磨人。
近日,懷孕7個月的Selina就曬出了孕婦寫真,還分享了自己目前的狀态。
Selina說:懷孕這件事,真的很有存在感,我好像一直都沒有舒服過,荷爾蒙讓我身體産生了很多變化。
各種腸胃不适、脹氣,好像都沒有停過。
嚴重的便秘,讓我完全不敢上廁所。
别人說3個月後就會進入穩定期,但我就是一直處于不舒服的狀态。
懷孕後就像有了狗鼻子,嗅覺和味覺變得很敏感。
手指指尖莫名其妙長出汗疱疹。
因為做妊娠糖尿病檢查緊張到失眠,人生第一次長了荨麻疹。
情緒變得很敏感,會突然像暴風雨,會不分青紅皂白抱怨另一半。
因為燒燙傷的關系,身體代謝比一般孕婦更不好,是以到孕中期就出現了嚴重的水腫。
水腫到什麼程度?雙腿直接腫成了蓮藕腿。
懷孕7個月,Selina經曆了各種各樣的不适。
但成為媽媽也讓Selina變得非常堅強:“很多媽媽都會這樣,知道怎麼讓自己舒緩下來就好。”
Selina把所有不适都當成日常,細細品嘗孕程中身體的每個變化,也把這些體會,當做生命給她的另一份禮物。
這大概是所有孕媽媽的心路曆程吧,因為是媽媽,是以能承受和打敗所有的孕期不适。
①
“懷孕22周,腳腫到讓人害怕!”
很多孕媽媽都和Selina一樣,在孕期經曆了嚴重的水腫。
雖說大部分水腫都是正常的情況,但嚴重的水腫,确實會讓孕媽媽感到焦慮和不舒服。
前陣子有一位媽媽曬出了孕晚期腳腫的照片,很多網友是直呼不可思議:不說我真的以為是個胖娃娃的腳。
還有位媽媽,孕前的腳很瘦,到孕33周就腫得完全像換了一隻腳,對比真的太強烈了。
(圖檔來源:@不可以澀澀)
在這些媽媽分享的經驗評論裡,有很多媽媽分享了自己水腫的經曆。
“我孕期腳腫,腫到老公的鞋都穿不進去了,最近是穿的他的拖鞋去的醫院,幸好是夏天生的。”
“我當時也是腫到40碼的鞋都穿不了,天天晚上四五點抽筋,吐到生,那段日子太黑暗了。”
“腳腫的像豬腳,是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37周,腳腫的像膨脹起來的饅頭,看得人焦慮。
真的腫到懷疑是不是出了問題。
知道會水腫,但是不知道會腫成這樣。
“我腫到親媽都快不認識了!”
步入孕晚期,也到了孕期水腫的時候。
從未想過水腫,竟然可以腫到媽都不認識了。
水腫真的很常見,每4個孕媽裡面,就有3個會遇上,普通媽媽逃不掉,明星媽媽也躲不開。
朱珠在懷孕時就自嘲:手已經腫成胡蘿蔔了,是以配一個胡蘿蔔顔色的戒指。
朱丹在懷二胎時,因為嚴重水腫上了熱搜,網友直呼:認不出。
孕期水腫,真是太太太常見,腫起來也真挺不舒服的!
②
為什麼懷個孕,會腫到判若兩人呢?
先糾正一點:孕期水腫絕不是因為平時喝水喝太多了引起的。
孕期水腫是因為懷孕後雌激素會急速上升,身體的儲水能力随之增加,多吸收的水份會分布于身體每一部位。
當水分聚積到某一程度令外觀上都察覺時,水腫就發生了。
造成孕媽媽水腫的原因,主要是這三點:
第一:激素變化
在孕期,雌激素等體内激素增多,會影響體液交換失衡,因為腎上腺産生更多的激素(醛固酮和皮質醇),會使身體保留液體,一旦液體在體内積聚,就會導緻水腫。
第二:身體多出50%的血液和體液
從孕20周開始,身體會多出約50%血液和體液,來滿足胎兒發育的需要。
而且,要裝下這麼大一個小人兒,身體需要騰出空間、松弛關節,這都需要液體來使身體軟化,是以身體組織裡就會潴留液體。
額外的血液和液體最常潴留在手、臉、腿,腳踝,腳的任何地方。
第三:增大的子宮阻礙血液回流
在懷孕期間,子宮變得越來越大,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壓迫下腔靜脈,影響血液回流,進而導緻流體積聚在下肢,并增加腿部的靜脈壓力。
據統計,每十位孕婦就有八位會有不同程度的水腫,水腫于懷孕後期最為明顯。
③
水腫分生理性水腫和病理性水腫
不同類型的水腫,影響不同!
生理性的水腫不需要過于擔心,病理性的水腫要引起重視。
第一:生理性水腫
上面說到的三點引起的水腫都屬于生理性水腫,生理性的水腫對孕婦和嬰兒的身體健康都沒有負面影響,會于生産後不藥而愈,媽媽們可以不用擔心。
生理性水腫通常從孕中期開始,水腫的程度,一般晚上比白天嚴重,溫暖天氣裡比冷天嚴重,長時間站立或坐着之後也會更嚴重。
生理性水腫通常出現在腳,腳踝,小腿或手上臉上,程度不會太嚴重,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方式緩解,通常對寶寶無害。
第二:病理性水腫
如果水腫突然出現,或者原來越嚴重,那就一定要注意,及時去醫院排除危險因素,某些疾病會伴着水腫而來,需要重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先兆子痫)。如果突然的水腫并伴有頭痛、惡心、視力等問題時,及時去醫院,先兆子痫得不到控制,會危及媽媽和寶寶的生命。
●下肢靜脈血栓。如果一條腿部比另一條腿腫脹,并且小腿或大腿有疼痛或壓痛,這很可能是腿部靜脈的血凝塊(血栓)形成的标志!
●腎病疾病或心髒問題。如果水腫伴有泌尿系統的症狀時,如尿急、尿痛,或者水腫的同時還伴有呼吸困難、無法平卧、心慌等症狀,去醫院。
●肝髒疾病。如果水腫伴有惡心、腹脹、厭油膩等症狀,去醫院。
這些病理性的水腫,都需要立即就醫及時幹預。
這些問題需要由醫生來為媽媽和孩子保駕護航,不要害怕就醫,為了孩子和自己的安全,果斷就醫排除危險因素才是最安全的!
④
生理性水腫的應對
做好以下幾點可以緩解不适
第一:孕期水腫的應對
孕媽媽可從日常生活小節着手,應不時轉換姿勢如坐一會、站一會、走一會及定時伸展腿部,另外還可以嘗試以下方法減輕水腫:
●坐時:用矮櫈托高雙腳,避免雙腳盤跷。
●睡前:用枕頭墊起小腿,上下左右重複擺動雙腿。
●睡時:盡量采用左側睡眠姿勢。
●衣飾:穿舒适有彈性的鞋襪,鞋子最好準備一雙大一号的,水腫時就不會夾腳。
●飲食:均衡營養,充足水分,絕不可刻意減低喝水量。
●補充足夠的水分。重點強調的是,不要因為體内液體多引起水腫,就少喝水。
相反,要喝更多的水!用來幫助排除體内多餘的水,減少腫脹,每天喝10杯或2.3升的水。
喝足夠的水不僅能消腫,還能幫助預防水腫的情況。
第二:孕期水腫的預防
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孕期水腫。
●側身睡。睡覺時,把身體重心轉向一邊可以幫助減輕腫脹的症狀,下腔靜脈是一種幫助血液在全身流動的大靜脈,側睡可以減輕靜脈的壓力。這有助于促進血液流動,防止腫脹。
●減少鹽的攝入量。媽媽若是攝入鹽過量,容易出現水鈉潴留,引起身體水腫,2018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孕媽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g。
●避免久坐久站。久坐、久站會造成血液循環不流暢,每坐隔一小時就要活動幾分鐘,孕期是站着上班或是坐着上班的媽媽,也可以通過伸展腿部、旋轉腳踝關節、按摩腿部來緩解。
●加強鍛煉。運動對腿部的消腫尤為重要,簡單的散散步,做做溫和的普拉提,瑜伽和健美操都是不錯的選擇,運動前問問醫生,如果有高危因素,要遵醫囑。
●保持自己身體的涼爽。太熱會導緻脫水和液體潴留,别讓自己太熱,讓自己保持涼爽和舒适,可以減少孕期水腫。
●讓老公按摩按摩雙腿。足部按摩包括對腳,手的某些區域施加壓力,可能有助于減少懷孕期間的腳和腳踝腫脹,如果腫脹讓你非常不舒服,讓另一半發揮其作用,睡前按摩按摩,可能有所緩解。
●一定要定期産檢。雖然大多水腫都不會導緻嚴重問題,但也要注意是否是病理性水腫,定期的産檢,告訴醫生水腫的情況,讓醫生來監測整個孕期的健康,這一點尤為重要。
記住,生理性水腫是正常的,通常在分娩後消失,但如果是出現病理性水腫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希望小孕婦們都能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