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過《人世間》後明白:周秉昆才是我想要的孩子

作者:流淌指尖

#人世間征文#

有一天,我們四個閨蜜聚會,聊起了中央一台正在熱播的電視劇《人世間》。其中的一個朋友問:周家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周秉義,小兒子周秉昆,唯一的女兒周蓉,如果讓你選擇其中的一個做你的孩子,你會選擇誰?

四個人都不約而同地回答:“我選擇周秉昆!”随後八目相視,哈哈大笑。

看過《人世間》後明白:周秉昆才是我想要的孩子

周秉義、周秉昆、周蓉雖出生在同一個家庭,但前途命運卻截然不同。70年代,随着上山下鄉的進行,周秉義和周秉昆兩個男孩子本是被選中的對象。但是因為周蓉的不辭而别,導緻周秉昆不得不成為留在家裡的那一個。但也是以,三人展開了不同的命運。

周秉義和周蓉最後都考上了北大,并且一個娶到了省長家的女兒,一個嫁給了著名的當代詩人。他倆可謂是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周秉昆看着哥哥姐姐的成就,感到了自卑,認為是自己給父親丢了臉。

看過《人世間》後明白:周秉昆才是我想要的孩子

周蓉的丈夫馮化成有句話說得好:孝道分兩種,一種是養心智,一種是養口體。養心智是指自己有所成就,考上了名牌大學、有一份體面的工作,讓父母的臉上有光,使他們為自己感到自豪。養口體是指養家糊口,照顧父母的衣食住行,能夠讓父母老有所依。

看過《人世間》後明白:周秉昆才是我想要的孩子

真正的孝道,恐怕就是兩者的結合,既要養心智,又要養口體,這也是周秉昆一直以來追求的人生目标,最後他也通過努力奮鬥實作了這份雙重孝心。

在周家最困難的時候,是周秉昆和妻子鄭娟默默撐起了這個家。母親中風癱瘓,卧床不起;姐姐的女兒玥玥年幼,需要照顧;他還要上班,掙錢養家;最後因馮化成事件的牽連,又被捕入獄一年之久。這一個一個的困難,像一座座大山一樣壓在他們的身上。但他倆默默承擔,自始至終都沒有告訴遠在他鄉的爸爸、哥哥和姐姐。這種責任與擔當,既讓人肅然起敬,也讓人心疼得流淚。

看過《人世間》後明白:周秉昆才是我想要的孩子

周秉昆一邊盡心盡力地照顧癱瘓的母親,維持家庭的周全;一邊想起考上北大的無限風光的哥哥姐姐們,他的内心又無限的自卑着,覺得給家庭丢臉。他故意頂撞哥哥,跟哥哥打架,又跟父親翻臉,賭氣幾年都不給父親寫信。這些舉動都很真實地展現了他内心的沖突和糾結。

周秉昆在這種沖突和糾結中鍛煉,不斷成熟,終于家庭圓滿,事業有成,完成了“既養口體,又養心智”的夙願。

在他和鄭娟的精心護理下,癱瘓的母親終于恢複健康,撫養的三個孩子,也乖巧懂事,一家人其樂融融地享受天倫之樂。

他也終于有了事業機關的編制,成了出版社後勤部飯店和書店的老總,還換上了全家人夢寐以求的大房子。

看過《人世間》後明白:周秉昆才是我想要的孩子

而上過北大的無限風光的哥哥和姐姐,僅僅擔當了“養心智”的角色。自私的姐姐不但很少伺奉癱瘓的母親,而且把她唯一的女兒一直放在家裡,由周秉昆夫妻二人撫養長大。哥哥雖不是倒插門,但跟倒插門并沒有什麼兩樣。他住在嶽父家裡,隻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回來一趟。在家庭最困難最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都不在身邊。

看過《人世間》後明白:周秉昆才是我想要的孩子

看了這部電視劇,我們都不能不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才能培養出一個既養心智又養口體的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