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宋八大家裡面學曆墊底的人,為了尋找靠山,投身到歐陽修門下

唐宋八大家裡面,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轼、蘇轍、曾鞏都是進士,隻有蘇洵不是進士。蘇洵雖然才華橫溢,但是科舉屢試不第。蘇洵曾經參加進士科舉,可惜名落孫山。蘇洵還參加了茂才異等考試,也是铩羽而歸。

蘇洵兩次參加科舉,都沒有金榜題名,是唐宋八大家裡面學曆墊底的人。才華橫溢卻考不中進士,這種情況在古代很常見。比如孟浩然就跟蘇洵一樣,雖然有才華,卻考不中進士功名。蘇洵和孟浩然一樣,都吃了沒學曆的虧,結果是蹉跎半生。

唐宋八大家裡面學曆墊底的人,為了尋找靠山,投身到歐陽修門下

張方平在四川當官的時候,發現了才華橫溢的蘇洵、蘇轼、蘇轍。張方平想把三蘇推薦進入大宋上層社會,但是沒有那個能力,就想起了自己的死對頭歐陽修。歐陽修是當時的文壇領袖,隻有他有能力提攜三蘇。張方平給歐陽修寫了一封介紹信,希望歐陽修提攜三蘇。

歐陽修接到死對頭張方平的介紹信,心裡就想啊:“張方平是我的死對頭,他居然寫信讓我提攜蘇家父子三人,想必蘇家父子三人肯定有才華。不然的話,張方平不會拉下老臉求我。”

唐宋八大家裡面學曆墊底的人,為了尋找靠山,投身到歐陽修門下

張方平的書信引起了歐陽修的興趣,歐陽修決定召見蘇家父子三人。當時的歐陽修是省部級高官,蘇洵隻是布衣。蘇洵能得到歐陽修召見,心情十分激動。蘇洵為了給歐陽修留下好印象,寫了《上歐陽内翰書》。

蘇洵在《上歐陽内翰書》裡面首先表明政治立場:“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範公在相府,富公為樞密副使,執事與餘公、蔡公為谏官,尹公馳騁上下,用力于兵革之地。方是之時,天下之人,毛發絲粟之才,紛紛然而起,合而為一。而洵也自度其愚魯無用之身,不足以自奮于其間,退而養其心,幸其道之将成,而可以複見于當世之賢人君子。”

唐宋八大家裡面學曆墊底的人,為了尋找靠山,投身到歐陽修門下

範仲淹推行慶曆新政的時候,歐陽修是骨幹成員。慶曆新政失敗之後,範仲淹、富弼、歐陽修等人飽受打擊。再後來,富弼東山再起當了宰相,歐陽修東山再起當了内翰執事。蘇洵把慶曆新政的骨幹成員都誇了一遍,其中的“執事”說的就是歐陽修。蘇洵這是表明支援慶曆新政的立場,等于是官場上的站隊。

蘇洵接着把歐陽修和孟子、韓子并列,尊稱歐陽修為“歐陽子”。古代的文人能被尊為“子”,那是最高的榮譽,比如孔子、老子、墨子、荀子、孫子。歐陽修推行古文運動,把孟子和韓愈視為偶像。蘇洵将歐陽子與孟子、韓子并列,表明了支援古文運動的學術态度,正中歐陽修的下懷。

唐宋八大家裡面學曆墊底的人,為了尋找靠山,投身到歐陽修門下

蘇洵在表明支援歐陽修的政治立場和學術态度之後,接着寫道:“雖然,執事之名,滿于天下,雖不見其文,而固已知有歐陽子矣。而洵也不幸,堕在草野泥塗之中。而其知道之心,又近而粗成。而欲徒手奉咫尺之書,自托于執事。”

蘇洵用這樣的筆法,表明了希望成為歐陽修門生的願望。歐陽修讀了蘇洵的《上歐陽内翰書》,覺得蘇洵政治立場堅定,學術态度端正,就收下了蘇洵這個門生。歐陽修向士大夫們極力推薦三蘇,讓三蘇迅速成名。歐陽修還為蘇洵謀得一個官位,解決了他的編制問題。

唐宋八大家裡面學曆墊底的人,為了尋找靠山,投身到歐陽修門下

北宋嘉佑二年,歐陽修當主考官。蘇轼和蘇轍參加了這屆科舉,被歐陽修錄取為進士。按照禮制,新科進士都是主考官的門生。蘇洵先拜入歐陽修門下,成為歐陽修的門生。蘇轼和蘇轍又在科舉考場,成為歐陽修的門生。蘇家父子三人都是歐陽修的門生,曾鞏和王安石也曾經拜入歐陽修門下。唐宋八大家裡面的五個是歐陽修的門生,歐陽修慧眼識才提攜後生的事迹,成了文壇的千古佳話。

歐陽修到了晚年的時候,決定在滿園桃李裡面挑選衣缽傳人。歐陽修覺得蘇轼具備成為文壇領袖的條件,就把衣缽傳給了蘇轼。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是歐陽修故裡,永豐縣的歐陽修紀念館豎立了“衣缽傳蘇”雕像,紀念這一文壇佳話。

唐宋八大家裡面學曆墊底的人,為了尋找靠山,投身到歐陽修門下

歐陽修,字永叔,歐陽修紀念館位于永豐縣永叔公園。永叔公園是恩江古城的重要景點之一,恩江古城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永豐人民笑迎天下客,将恩江古城景區免費開放。江南水鄉,歐公故裡,大美永豐,恩江古城,歡迎四海賓朋前來遊玩。

備注:配圖取景于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恩江古城,部配置設定圖由永豐縣文聯和永豐縣攝影家協會授權使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