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唱好三農主角聚合新春年味,描繪美好生活緻敬鄉村振興

——中央電視台農業農村頻道《農家院裡過大年》的立意創新

冷凇

摘要:2022年中央電視台農業農村頻道新春特别節目《農家院裡過大年》以文化為核心、創新為特色、農民為主體,采用現場演出與場外連線的形式,利用網際網路技術與全國觀衆實作互動,既營造了喜慶歡快的節日氛圍,又展示出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巨大成就。

關鍵詞:鄉村綜藝節目;鄉村振興;雲連線

近年來,由于政府政策的正向引導和人民生活理念的轉型,以鄉村為題材的節目數量日益增多,鄉村成為戶外綜藝節目重要的拍攝場景,逐漸從一種“低級”形象建構成為“烏托邦式”的理想生活狀态,鄉村的價值得到最大化凸顯。2019年9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CCTV-17農業農村頻道正式開播,緻力于展現新時代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面貌,最大化地凸顯鄉村價值。頻道深化融合傳播,加強節目創新更新,緊緊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主題主線,宣傳好國家三農大政方針,講述好三農故事,展現好新時代三農新面貌。

唱好三農主角聚合新春年味,描繪美好生活緻敬鄉村振興

2022年春節期間,央視總台農業農村頻道自初一到初三,連續播出“村晚”展播節目《農家院裡過大年》,收視及影響力都取得了優異成績。節目以文化為核心,在年俗、年景、年趣中傳承創造中國傳統佳節的文化景觀;節目以創新為特色,在場景、視效和形式上投注新意,打造精品化的視聽文化體驗;節目以農民為主體,為農民量身打造新春節目,從農味、年味、情味之中展示鄉村振興成就;節目更以技術為手段,從現場、互動、雲端中體驗各地風土民情,描摹美好生活畫卷,帶動億萬農民感黨恩!

一、以文化為核心,在年俗、年景、年趣中打造新春文藝精品

春節曆經了數千年,至今仍是大陸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和民俗活動,春節是從農耕文化中生長出來的,是人們一年辛勤勞作的休憩慰藉,也是來年奮發向前的開端起點。現代人最期盼的年味兒,依然在淳樸、真摯的鄉土之中。《農家院裡過大年》回歸鄉村、紮根鄉土,在具有地方特色的院落中,節目用淳樸真摯的手法,聚合了各地的年俗、年味、年景、年韻、年趣、年情。

節目緊扣春節這一隆重的節日,重點營造“團圓、相聚、回家”的節日氛圍。每期節目的開篇都在象征歡聚、團圓的農家院落中開展“入院儀式”,擺好的桌椅、碗筷,主持人和嘉賓們紛紛入場、準備團圓飯,生動形象地還原了過年期間家家戶戶最熟悉的團聚畫面。節目注重突出歡聚一堂的“中國年”文化,各地特色鮮明的美食文化,也均通過主會場和時空連線的方式得以呈現。節目通過美食制作及現場品嘗,結合團圓飯的形式,展現富裕文明的幸福生活。

唱好三農主角聚合新春年味,描繪美好生活緻敬鄉村振興

為傳遞新春佳節的氛圍之美、文化之美,《農家院裡過大年》節目在核心環節上以年俗遊戲、主題互動為主,将各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和文藝節目搬上熒屏,讓各地的年文化得以傳播、傳承。在四川松潘縣,熱情好客的少數民族村民們載歌載舞,以青稞酒、酥油茶、手抓牛肉、牦牛肉火鍋等特色美食待客。回族同胞們帶來了松潘民間曲藝《觀燈》,優美的旋律帶着對這片土地的依戀,道出了對家鄉的款款深情。“管你是頭頂高粱花,管你是身披紅辣椒,能浪就是美,能扮就是逗”,劉亮和李靜即興演唱的東北二人轉《小拜年》诙諧幽默,将現場氣氛推向最高潮。在江西省石城縣,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石城彩燈多彩絢爛,家家戶戶舞花燈成為特色節日民俗。客家婚俗“鬧洞房”形式多樣,對歌、探花、雜技、猜謎等等妙趣橫生。客家婚俗情景劇《洞房花燭》更是熱鬧非凡。在北京的四合院裡,入院儀式、女子中幡、飛叉等民俗表演輪番登場,讓人們感受北方春節的特色氛圍。聽吳紮拉·濤唱起《錫伯族酒歌》,阿娜唱起《蒙古族酒歌》,感受不同少數民族新年酒歌背後的年俗故事。

唱好三農主角聚合新春年味,描繪美好生活緻敬鄉村振興

節目還聚焦當地曆史文化、民風民情,充分彰顯“加強村莊風貌引導,保護傳統村落、傳統民居和曆史文化名村名鎮,加大農村地區文化遺産遺迹保護力度”的政策落實。節目裡,豐富的自然景觀伴着多彩的民族風情構成了充滿魅力的松原古城,“中央紅軍重要出發地”、“中國彩燈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構成了多彩石城。并且《農家院裡過大年》通過一項項非遺展示、民俗表演、訪談互動展現出農村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美好品質。鹳雀樓前“背冰”的黃河漢子充分展現山西永濟人民彪悍勇敢、不怕嚴寒和困難的鐵骨精神。額頭秃頂、鼻骨懸膽、獅口大開的定南瑞獅象征了客家人奮發進取、和諧包容的精神理念。

二、以創新為特色,在場景、視效、形式上引領視聽文化審美

利用電視藝術手段深入挖掘、繼承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把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結合起來,将賦予中華農耕文明新的時代内涵。節日民俗不僅為尋常生活增添了無盡美感,其本身也蘊含着豐富的儀式之美、氛圍之美和文化之美,是中華優秀鄉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農家院裡過大年》帶領億萬農民和全國觀衆歡度春節,用立體多元的視聽手段,既營造了歡樂慶新春、鄉村過大年的節日氣氛,又加強了新時代農村公德心建設。

在百花齊放的新春電視文藝節目IP中,若想破舊立新、創新内容和形式并非易事。《農家院裡過大年》首先從核心立意和表達視角上進行了轉向創新,節目組奔赴祖國各地最有地域特色、最具節慶氛圍、最富文化韻味的鄉村中,去聚焦特色鮮活的節日場景。節目真正走出演播室,以天地為棚,把鄉村的農家院變成活動的主要空間,真正地把大衆帶領回那熟悉的田間地頭、農家院落,用最具有煙火氣、接地氣、冒哈氣的方式讓現代都市人寄托田園鄉土情節,織就現代鄉愁,帶領大衆回望農耕文化傳統。

《農家院裡過大年》創新歡快靈動的節目形式,以“聯歡互動+連線外拍”的方式,立足地方,輻射全國,點面結合,共話佳節。《農家院裡過大年》以“聯歡互動+外拍短片”的形式,三期分别以“回家、相聚、團圓”為主題,結合新聞性和故事化,将各地的年俗、年味、年景、年韻、年趣、年情,通過綜藝娛樂的手法集中展示出來。節目打造“接地氣、冒熱氣、煙火氣”濃厚的鄉村文藝品牌,創造了農業農村頻道文藝節目新春季。

唱好三農主角聚合新春年味,描繪美好生活緻敬鄉村振興

在場地的選擇上,節目摒棄了傳統的封閉錄播室,将舞台搭建在農家院之中,縮短了舞台與觀衆席之間的距離。主持人小畢哥、付玉龍、小白鹭分别以“農家院主”、“店小二”、“最美廚娘”的角色出場,既契合了“農家院過大年”的情景設定,又能夠更加親近自然地與觀衆互動。這種去舞台化,去主持人化,使主持人角色化的模式,可以讓主持人在拉近與觀衆距離的同時,把握住節目的節奏與程序。舞台上沒有隻知道刻闆報幕的主持人,有的隻是角色化為“農家院主”、“店小二”、“最美廚娘”小畢哥、付玉龍、小白鹭。他們熱情迎客,賣力吆喝,通過所扮演角色的身份與台詞來推進環節。在陳蓓蓓、劉媛媛、嚴當當、烏蘭圖雅、褚海辰、吳紮拉·濤等“親朋好友”的協助之下,與各地區各民族的民間表演藝術家們齊聚一堂。一邊歡度新年,一邊張羅了三場趣味橫生,年味十足的小院盛會。

對于這樣規模龐大,流程複雜的大型晚會,去舞台化,去角色化模式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一旦某個環節出錯或主持人功力不足就容易發生舞台事故。但《農家院裡過大年》節目不但取得了圓滿成功,這種沉浸式的錄制方式更使得現場觀衆更加自然,更加投入地參與到活動當中。

唱好三農主角聚合新春年味,描繪美好生活緻敬鄉村振興

為了迎合節日裡的喜慶氛圍,《農家院裡過大年》在舞美視覺效果的設計上也頗具匠心。在農家院的實景效果之外,節目以喜慶熱鬧為主調性,打造濃郁的年味效果,呈現出了一個幸福鄉村的農家院景象。節目場地選擇契合地域特色和文化景觀特色,具有極高的辨識度和代表性,适度搭建舞美,輔之以道具、裝飾,力圖真實有氛圍的效果。節目利用5G+雲錄制的方式,輻射帶動全國共慶佳節的整體氣氛,用場景、舞美和形式的創新,為觀衆打造了一場喜慶生動的視聽文化景觀。

三、以農民為主體,從農味、年味、情味中展示鄉村發展成就

CCTV-17農業農村頻道以深入宣傳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建設美麗中國等為重點,聚焦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和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态振興、組織振興的總要求,講好中國故事,營造全社會關注、關心、支援“三農”事業的良好氛圍。《農家院裡過大年》節目是CCTV-17農業農村頻道立足于農村全方位振興的戰略、打造農業農村新春文藝品牌的藝術實踐活動。2022年中央一号檔案中“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展現了鄉村全面振興是“硬體”與“軟體”的協同振興,是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态振興、組織振興齊頭并進的有機統一過程,朝着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戰略目标邁進。而綿延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根”與“魂”,文化振興能夠為鄉村全方位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用藝術的手段助力鄉村振興,為人民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展示新時代三農新面貌,是當今電視文藝的重要功能和責任。“讓每一個村民都能樹立自信,在田間地頭唱起來,在村裡村外舞起來,鄉村文化就能實實在在煥發活力,老百姓就能從文化中、精神上感到快樂和富足,共同譜寫鄉村文化振興的美麗篇章。”三《農家院裡過大年》實實在在地将舞台搬到了最有農味、最具農情的鄉村大地上,走進農民百姓家,走到他們朝夕生活的院子裡、日夜耕種的田野中,用原生态的節目,展現真正屬于農民自己的新春佳節,記錄農民生活的發展變遷,講述農民自己的幸福故事。

《農家院裡過大年》節目以農民為主體,不論是《快樂合作社》的精編回顧節目,還是《農家院裡過大年》的聯歡互動節目,都是和全國觀衆一起“看民俗、話幸福、唱美好、過大年”。節目注重加強節目的新聞性,從三農話題入手挖掘感人故事,在年度新聞裡尋找鄉村振興的典型事例,讓電視文藝與時事有機結合起來,讓觀衆看到鮮活的、貼近現實生活的鄉村面貌。在鄉村故事的傳遞中,節目選取各地區典型的“返鄉創業”、“緻富帶頭人”等鄉村振興人物,通過展演、講述、訪談等方式有機融入文藝形式之中,既演繹出鄉村扶貧人物的高光時刻,又增強了節目的真實性和感染力。除此之外,《農家院裡過大年》還與目前熱點緊密結合,在場景設定中融入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在内容設定中加入冰球運動的遊戲環節。

将公益屬性融入節目制作,以綜藝節目帶動脫貧緻富,将鄉村打造成為都市人和鄉村人共享追求的美好生活,這是鄉村題材綜藝節目重要的發展目标。《鄉村大世界》每一期節目都前往鄉村設定戶外“聯歡現場”,對當地特色農産品和旅遊資源進行推廣宣傳,帶動當地鄉村振興。新春特别節目《農家院裡過大年》也不例外,節目展現了中國各地區數個民族的自然風光、曆史文化、特色風俗,既彰顯出中國的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又對3個主會場和16個分會場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文旅宣傳。

四、以技術為手段,從現場、互動、雲端中體驗各地風土民情

為了适應疫情中不降反升的内容需求,在居家線上辦公的情境下,媒體工作形态發生着與時俱進的變化,以“雲連線”為主體的全新節目模式應“疫”而生四。《農家院裡過大年》在疫情常态化形勢下,以網際網路為網,通過“雲連線”的形式,将中國各地區數個民族所傳承的數千年,獨具特色,各有千秋的年俗活動、文藝活動網羅其中,令觀衆們沉浸式體驗當地特色年俗活動。

2022年《農家院裡過大年》節目選取了3個地區的典型農家院作為拍攝實景,分别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縣、江西贛州石城縣屏山鎮的長溪村、北京香山腳下的農家院。節目以一地輻射全國,展示普天同慶的全景畫面,讓節目真正走出去、接地氣。節目在主會場之外,還通過雲端時空連線,将江西定南、山西永濟、吉林汪清、浙江浦江、福建東山島、黑龍江湯原、雲南麗江等東南西北的風俗和美食彙聚一起,邀全國人民共賞民俗,共品年味。《農家院裡過大年》以先進的技術、創新的立意和多元的形式為媒介,以厚重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使得節目飽含着值得品味的藝術魅力。

唱好三農主角聚合新春年味,描繪美好生活緻敬鄉村振興

為了使環節之間過渡連貫并豐富節目内容,“場外連線”環節發揮了連結作用。以“農家院”為核心輻射全國,展現全國農村過年的喜慶氣氛,突出新時代農村生活的豐富多彩。北京農家院與山西孝義的場外連線中,一場專為養老院老人表演的“社群村晚”正在呈現,通過螢幕,相距甚遠的兩台晚會進行隔空互動。既向全國觀衆展現了孝義市堅持以“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為目标的榜樣力量,更傳播并贊美了尊老愛幼的中華傳統美德。在與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連線中,觀衆跟随着鏡頭欣賞了一場别開生面的社火表演。在與内蒙古達拉特旗的連線中,觀衆和當地群衆共同相聚在蒙古包,享用特色美食、欣賞民族舞蹈。

以往不是沒有這樣重視呈現各具特色的民俗表演的“村晚”,隻是文化一旦離開孕育滋養着它的土地,力量難免有些衰弱,遠距離的路程奔波也讓表演者身心俱疲,很難發揮出最好狀态。如今隻需要一部手機,手指輕點就能夠解開距離與時間的難題。農民在當地即可講述故事,完成節目,最大程度上為觀衆呈現出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節目。而觀衆則無需走出家門便可身臨其境祖國的名山大川,領略各地的風土民情,使更多的人得以了解中國人自己的傳統文化。

唱好三農主角聚合新春年味,描繪美好生活緻敬鄉村振興

鄉村是一座蘊藏豐厚的文化寶庫,中國人和中華文化的根脈在鄉村,鄉村裡的農耕文化在當代仍然滋養着大衆的身份,讓人們即便身處繁雜之中,也能擁有詩意栖居的心性。鄉村裡有匠心手藝,那些沉靜紮實的農民手藝正成為文明發展程序中積澱的燦爛瑰寶。鄉村裡有綠水青山的鄉村文化景觀,那些獨具智慧的生産方式,飽含地域風情的村落,是自然與人文在大地上造就的美麗風景。鄉村裡有節日和風俗,讓人們走得再遠也留有一份記憶,懷有濃濃的鄉愁。

2022年中央一号檔案指出“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農家院裡過大年》紮根在鄉土文化之中,把農耕文化、匠心手藝、鄉村景觀、節日風俗這些豐富的文化元素都納入到了節目之中,熱情洋溢地彰顯新時代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用文藝精品緻敬鄉村振興,凝聚起了推動鄉村全方位振興發展的強大文化動力。

(作者冷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

來源:光明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