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安:四月初八吃烏飯 舌尖上品味民俗

作者:潇湘會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秦浩 鄧志宇)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東安人有着吃烏飯的傳統習俗。在這天,當地家家戶戶都要吃一碗烏飯。烏飯也成了款待親朋好友的時令美食佳品。

烏飯,又稱立夏飯,有健脾止咳、安神明目、祛濕拒蚊、烏發之功效,具有很高的保健和藥用價值。東安烏飯由烏飯樹的葉汁浸泡糯米後,通過“九浸九蒸九暴”制作工序煮制而成。因其制作過程講究、工序繁瑣,現在大多數人會選擇到大廟口鎮、紫溪市鎮一帶,直接購買烏飯米、烏飯水回家自己做,亦或是到飯店點烏飯品嘗。

東安:四月初八吃烏飯 舌尖上品味民俗

“把這個烏水淘洗幹淨就好了,再調味,上鍋蒸。”東安縣銀華遠銀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 胡亞榮一邊洗着泡好的烏米一邊和記者說道。

在東安縣銀華農莊,有着近六十年烏飯制作手藝的胡亞榮正在給顧客講解烏飯制作步驟。來這邊吃飯的顧客還可以近距離觀賞到做烏飯的流程。

“這幾天來我們這裡吃飯的,每桌必點的就是烏飯。”東安縣銀華遠銀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胡亞榮表示。

“今天來這邊吃飯,觀看了這個烏飯制作技藝的全過程,并且品嘗了烏飯,這個口味很好,很好吃。”市民李鵬城和記者交流說道。

吃上一口“黑、亮、香”的道地烏飯不容易,首先得上山采新鮮烏飯葉,再将新鮮的烏飯樹葉用手搓洗幹淨,放在石臼裡搗出紫黑色的汁液,用紗布将殘渣濾幹淨,濾渣後将精選的糯米浸泡其中。浸泡一整夜,烏飯葉的精華被糯米充分吸收。煮熟後的烏飯飯粒烏黑油亮,軟糯滑嫩,鮮香美味。

東安:四月初八吃烏飯 舌尖上品味民俗

“我們制作的烏飯是用報木香、烏葉、滿崽香等八種植物葉子,再加上臘肉、姜米、鹽、油、腰豆等五種配料進行調味,根據不同人群的口味,有蒸的、煮的、炒的。”東安縣銀華遠銀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胡亞榮表示。

當地還創新了烏飯的吃法,還會将生的烏飯米包入粽葉中,做成烏米粽,成為當地百姓的美食新選擇。

東安:四月初八吃烏飯 舌尖上品味民俗

“我們的烏米飯在(農曆)四月八前後,可以銷售一千五六百斤,我們還推出烏米粽,烏米粽深受大家的喜愛,在這期間,我們可以銷售兩三萬個,預計銷售額可達到二十萬左右。”東安縣銀華遠銀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胡亞榮表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