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腎 vs 腎全切,得了腎癌該如何選擇?

在臨床和生活中,大家通常會聽到治療腎癌的最有效方法是手術切除腎髒,是以,大多數人的潛意識裡都認為,一旦患上腎癌,腎髒就保不住了。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保腎 vs 腎全切,得了腎癌該如何選擇?

腎癌手術=腎全切嗎?

針對腎癌的手術通常也分為根治性腎切除術(即腎髒全切手術)和保留腎機關的腎癌切除術(即腎部分切除術/保腎手術),能不能在切除惡性良性腫瘤的同時把腎髒保住,與醫生的手術經驗、惡性良性腫瘤的分期、大小、位置以及患者合并疾病等諸多因素有關。

01 惡性良性腫瘤分期及大小

按照國際分期标準,一般來講T1、T2期屬于早、中期腎癌,惡性良性腫瘤大多在7厘米以下大小。

通常長在外周的直徑4厘米以内的腎惡性良性腫瘤,是可以做保腎手術的;

保腎 vs 腎全切,得了腎癌該如何選擇?

直徑在4厘米~7厘米的惡性良性腫瘤,沒有長到腎髒周圍或腎髒内部的患者,找手術經驗豐富的醫生,也可以考慮做保腎的手術;

保腎 vs 腎全切,得了腎癌該如何選擇?

T3及以上分期的惡性良性腫瘤,表示惡性良性腫瘤已經侵犯腎髒周圍或腎髒内部,屬于局部晚期,通常會選擇根治性的腎髒全切手術,但是對于非常有經驗的醫生,某些情況下是可以做10厘米大小腎惡性良性腫瘤保腎手術的,也有相應的成功案例。

保腎 vs 腎全切,得了腎癌該如何選擇?

關于腎癌的詳細分期,可以參看“北腫杜鵬”公衆号前期釋出的文章腎惡性良性腫瘤分期搞不清?一文讓你秒懂!

02 惡性良性腫瘤位置

長在腎髒偏外側的惡性良性腫瘤比較适合做保腎手術,切除以及縫合時相對操作友善,對大部分腎髒影響不大。

保腎 vs 腎全切,得了腎癌該如何選擇?

而長在腎髒内部沒有往外生長的惡性良性腫瘤,或者長在腎血管旁的惡性良性腫瘤,比如腎門惡性良性腫瘤,保腎的難度就比較大,需要醫生有豐富的手術經驗以及準确的判斷,如果切掉惡性良性腫瘤後剩餘腎髒不能保證腎功能的話,也需要做腎全切手術。

03 合并症

當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或其他腎髒疾病,導緻正常腎髒功能異常時,如果全切掉患惡性良性腫瘤一側的腎髒,那麼未來另一側腎髒功能可能不足以維持患者正常的生理需要。

這種情況下通常建議盡可能行保腎手術。而合并動脈血管疾病,比如腎動脈狹窄,強行做保腎手術後不能保證留下的腎髒有足夠的腎功能,則建議選擇腎髒全切手術。

保腎 vs 腎全切,得了腎癌該如何選擇?

另外,如果患者本身就隻有一個有功能的腎髒,例如先天性一側腎萎縮或因其他疾病已切除一側腎髒等情況。唯一的腎髒得了腎癌,應該盡可能選擇保腎手術,否則全切後患者沒有了腎髒,需靠透析生活。

保腎 vs 腎全切,得了腎癌該如何選擇?

對于需要做根治性腎切除術(即腎髒全切手術)的患者,也不必過于擔心,醫生都會在切除惡性良性腫瘤的同時,盡可能地幫助患者保留腎髒功能,最大限度地確定患者術後生活品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