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教師的寒假日記|黃現娟:這個寒假為“家人”做點不一樣的事

作者:齊魯壹點
編者按:“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是絕大多數小規模鄉村學校的真實寫照。過去的2021年裡,記者從沂南走到郓城,再從沾化奔赴沂源蹲點,見證了很多有情懷的教育者紮根農村,他們正努力用微光彌補差距,幫助農村孩子更好的成長。 家人閑坐,燈火可親,這是春節團聚的理想狀态。而在山東多地的小規模鄉村學校,數不盡的鄉村校長和老師正奔波在通往半山腰、偏遠農村的學生家裡,他們想利用寶貴的寒假時間,走到孩子家裡,走進孩子心裡。即日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青年說》欄目将陸續推出“鄉村校長/教師的寒假日記”,聚焦鄉村教師家訪的所見、所聞、所感,為農村孩子點亮夢想,為鄉村振興注入力量。
鄉村教師的寒假日記|黃現娟:這個寒假為“家人”做點不一樣的事
以下是淄博市沂源縣南麻街道東高莊國小黃現娟的寒假日記: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有福就該同享,有難就該同當,用相知相守換地久天長。”就像歌詞中唱的那樣,在校長王書奇的帶領下,沂源縣南麻街道辦事處東高莊國小越來越有“家”的味道,越來越有“家”的溫暖。

暑假的時候我們走進村莊的“伴學點”,志願者教師為孩子們帶去了豐富多彩的音樂課、剪紙課、書法課等課程,而這個寒假我們将為“家人”做點不一樣的事情。

東高莊國小的學生絕大多數都來自農村,有的孩子早上要坐幾十裡的校車到達學校,他們的父母文化水準都不是很高,每天為了生計已經十分奔波,對孩子的教育也有些許的吃力。在學校裡,老師們盡可能多的去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希望他們和城裡的孩子一樣,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教育這個問題,不是一方用力就可以,家庭始終是孩子們培養性格習慣的重要場所。

為了讓更多的“家人”了解家庭教育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引導孩子健康的成長,這個寒假我們開展了三期“家庭教育家人講”直播活動。很榮幸,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參與了1月26日的第二期線上直播。

“家庭教育家人講”活動從每個班級中選取了一組具有代表性的家庭,走進學生的家裡,通過釘釘直播的方式向全體“家人”們介紹家庭教育的經驗,提出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并由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老師進行點評和解答,三期的直播,我們收獲滿滿。

當接到學校通知,選擇一組家庭參加活動的時候,我糾結了很長時間,我不知道該選擇一個家庭氛圍特别好的家庭,還是選擇一個有着某些“遺憾”的家庭,前者都是成功的經驗,而後者卻能引發我們的思考,再三考慮之下,我選擇了後者。當我把這件事情告訴向日葵(化名)的媽媽時,她很爽快的答應了,她的支援也給了我很多的感動。

向日葵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裡,一歲多的時候父母離異,父親幾乎沒有參與向日葵的成長。媽媽需要工作,向日葵大多時候都是跟着外婆一起生活。值得欣慰的是,向日葵的成績非常好,是一個特别自律和熱愛閱讀的孩子,隻是在陌生的環境中不太愛說話,有些内向。我想借助這次活動,讓她在近千人的釘釘直播中介紹自己的學習經驗,或許能讓她得到一點鍛煉。向日葵在介紹經驗的最後說,希望自己可以成為媽媽的驕傲,家人們滿屏的點贊和誇獎已經說明了一切,她已經是了。

向日葵的媽媽是一個非常溫柔、随和、善良的人,雖然她的人生經曆了一些坎坷,但她在女兒面前總是笑呵呵的。向日葵想讀書,她就帶她去書店;向日葵做錯了事情,她就告訴女兒做錯了不要緊,重要的是要改正;向日葵做一些手工,她就陪她一起做。一同參與活動的縣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的沈老師給了我們班這組家庭很高的評價,能做到這樣實屬不易。你看,我們身邊總有人比我們過得更辛苦,但對于孩子的教育和責任,卻始終沒有含糊。

當活動結束後,我開車送向日葵母女回家,在路上,我們的心離得更近了。因為今天的活動,向日葵媽媽也向我道謝,我輕聲地說了句:“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文中之是以用向日葵這個化名,是因為向日葵的花語是陽光、活力、正能量。希望她能像向日葵一般,積極樂觀地面對自己的人生路。

或許,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我們永遠可以選擇自己的态度。最後,我想引用作家劉瑜的一段話送給所有的孩子們:“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鄉村教師的寒假日記|黃現娟:這個寒假為“家人”做點不一樣的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