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發财,紅包拿來”,春節對于孩子們來說,最開心的事恐怕就是收壓歲錢了,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過去“壓歲錢”隻是一種象征性的禮物,寄托了長輩們對晚輩的關愛和希望,如今,随着生活水準的提高,壓歲錢的“行情”也一路看漲。今年的壓歲錢孩子們都收了多少呢?

趙玲琦
收到兩千多元。
王笙怡
今年爺爺奶奶給了我六百元。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現在孩子的壓歲錢一般都有幾千元,少的也有幾百元,多則過萬元,這對于工薪階層來說已經超過一個月的工資收入。那麼過了一個春節,手裡拿到這筆巨款的孩子們,又會怎麼處理這筆錢呢?
我打算用壓歲錢買學習用品。
我姐姐上完大學了,她告訴我上大學用錢比較多,是以我打算上大學時花了壓歲錢。
對于壓歲錢,家長們也有各自的想法,把錢用在應該用的地方,是許多家長最在意的。
崔女士
可以拿出一二百元來自由支配,其他的要存起來,急用時,可以用來交學費買文具買書,看到好的東西就買,因為錢是來之不易的,要靠奮鬥才能賺來的,不能輕易的花掉。
隋先生
壓歲錢都是孩子她媽媽給存起來,孩子有獨立的銀行賬戶。
王先生
現在她比較小,壓歲錢是我們給她保管,打算用來給她買書,等她長大了讓她把剩餘的壓歲錢存起來,作為學習基金。
那麼,壓歲錢到底應該屬于誰?又如何支配呢?根據大陸法律規定,壓歲錢屬于贈與行為,而未成年人有接受贈與的權利,依法享有壓歲錢的所有權。但是,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對孩子的财産有權監督。收走孩子的大額壓歲錢,是對其财産的保護行為。不過,收走不代表占有。
《民法典》第三十五條規定: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财産。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
壓歲錢承載着長輩們對孩子的美好祝願,合理的保管、利用壓歲錢,對于啟蒙孩子的資金收支意識、培養好的理财習慣,同時建立起對父母、長輩的感恩之情和責任感,都有着深遠的影響。随着社會的發展,相信多樣化、精細化、合理化的管理模式,一定能給壓歲錢的傳統賦予新的意義。
來源:壽光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邱珊珊 王建斌
責編: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