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家談
肥胖、近視、脊柱彎曲異常,是當下危害大陸兒童青少年健康的三大隐患。如何防控這三個常見疾病,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近日,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衛生所所長郭欣做客“健康大家談”直播間,為家長們答疑解惑,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護航助行。
兒童期肥胖
成年期慢性疾病風險會增加
01
“兒童肥胖是天生的”,這個說法準确嗎?
郭欣:肥胖是由多因素引起,因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導緻體内脂肪積累過多,達到危害健康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
兒童肥胖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大緻可以分為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在肥胖的發生比例為40%~70%。近年來,兒童超重肥胖呈快速上升的趨勢,主要還是由環境因素造成的。
環境因素包括一些個體因素,如個人膳食攝入的狀況、身體活動的狀況、日常生活方式等,孩子不吃早飯、常喝含糖飲料、暴飲暴食就容易肥胖。
02
兒童期肥胖,會影響成年後的健康嗎?
郭欣:兒童期肥胖如果不及時控制,不僅會影響兒童期的健康,甚至會對成年期的健康造成影響。兒童期肥胖,會導緻成年期慢性疾病風險的增加,如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癌症等風險。
肥胖對于兒童個體健康的影響可以分為四個方面:一是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二是會影響兒童的大腦和智力發育,三是會影響兒童運動能力的發展,四是對孩子心理産生影響。肥胖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和身心健康,也會對家庭健康和社會發展造成危害。
03
如何預防兒童期肥胖?
郭欣:保證規律營養的飲食和科學足量的運動。
飲食方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的飲食結構是:碳水化合物占50%~60%,脂肪占20%~30%,占蛋白質15%~25%。
吃好早餐,規律進餐。早餐提供的能量應占全天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
注意食物品種的多樣,孩子一天攝入的食物種類最好能達到12種,一周要達到25種。
保證孩子對谷類食物的攝入。
營造輕松愉快的就餐氛圍,專注地吃飯,不要邊看手機、電視邊吃飯。
零食适量,不可用零食替代三餐。最好在兩餐之間吃零食,零食不超全天總能量的10%。
運動方面
學生每天至少要有1個小時的中高強度身體活動。
減少靜态行為。孩子的電子産品使用時間,每天不要超過2小時。每坐1小時要起身活動10分鐘。
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讓孩子有1~2項喜愛的運動項目。
父母近視
有可能遺傳給孩子
04
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有什麼差別?
郭欣:其實,醫學上沒有假性近視的說法。所謂假性近視,實際上是因眼球沒有調節放松而表現出近視度數,并不是真正的近視。如果使用睫狀肌麻痹藥物滴眼後,驗光仍然有近視度數,那就是真性近視了。
青少年的眼球正處在發育的時期,所謂假性近視更像是真性近視的早期階段,若不及時緩解,最終可能引起眼軸增長,變成真正的近視。
05
父母近視,真的會遺傳給孩子嗎?
郭欣:相關研究顯示,近視存在一定的遺傳性,但也分不同情況。如果父母一方或雙方都有高度近視(600度以上),那麼,子女患上近視的幾率會大大增加。而中低度近視(600度以下),更多地受日常生活習慣、閱讀習慣、戶外活動時間等環境因素影響。
家長要根據自己和配偶的眼睛狀況,判斷孩子屬于近視的高風險、中風險還是低風險,并且高度關注孩子的視力狀況。
06
近視治療儀,真能治愈近視嗎?
郭欣:首先,我們一定要明确,近視一旦發生,就無法逆轉了。截至目前,醫學上還沒有治愈近視的方法,家長們不要相信“能治愈近視”的商業營銷。不科學的處置可能會導緻孩子視力進一步下降,甚至造成眼部感染等嚴重後果。
對于近視,目前隻能通過科學規範的防控來延緩進展。
家長們要從“保持良好用眼行為、建設視覺友好環境、增加日間戶外活動”這幾項着手,延緩孩子近視發展,避免成為高度近視。目前臨床上多使用低濃度阿托品或者角膜塑形鏡(OK鏡)減緩近視進展,但是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在醫生指導下,遵醫囑進行。
定期自查
識别兒童脊柱側彎的信号
07
兒童脊柱彎曲異常,是怎麼回事?
郭欣:正常人脊柱的背面觀,從枕骨中點(枕外隆突)至骶骨中線是直的。如果兒童青少年脊柱的某一段偏離身體中線,使脊柱向側方凸出弧形或“S”形,并且X線證明Cobb角(全脊柱正位X光片上,通過選擇彎曲兩端最傾斜的椎體,即上、下端椎體,沿其上下終闆做平行線,這兩條線所形成的夾角)大于10°,則定義為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
08
什麼年齡的孩子,最容易出現脊柱側彎?
郭欣:脊柱側彎好發于10至16歲之間的青少年,青春發育期進展很快,其中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側彎程度也重于男性。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身高發育基本接近尾聲,主要以脊柱增長為主,而體育鍛煉又較缺乏,固定脊柱正常生理彎曲兩側的肌肉力量不足,再加上坐姿、站姿不正确,很容易造成脊柱側彎發生。
09
哪些不良習慣會引發脊柱側彎?
郭欣:容易引發脊柱側彎的不良習慣,可以分為三類:
1.錯誤的姿勢習慣:長期不正确的站、走、坐、書寫姿勢使脊柱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易造成腰背部的肌肉疲勞受損,脊柱抗疲勞能力下降,而緻使學生無法長時間保持正确的讀寫姿勢,形成惡性循環。長時間單側負重、長期習慣用單側肩膀背書包也增加了脊柱側彎的風險。
2.缺乏體育鍛煉:脊柱彎曲異常與個體日常生活的鍛煉水準有直接關系。體育活動時間越多,則脊柱彎曲異常的風險越低。
3.偏食:兒童少年生長發育需要攝入大量的鈣以促進骨骼的發育,若厭食、偏食,或其他原因導緻鈣攝入不足,或飲食和日照原因導緻維生素D 缺乏,均可使脊柱彎曲異常的風險增加。
10
家長怎麼做,才能盡早發現孩子脊柱側彎?
郭欣:《兒童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防控技術指南》将脊柱彎曲異常篩查項目納入每學年或新生入學體檢内容。對青少年家長來說,也可以經常自行檢測,用“四橫一豎”的方法看孩子的後背是不是對稱。
“四橫”是看兩個肩膀是不是等高,兩個肩胛骨下角是不是等高,兩個腰窩是不是對稱,及骨盆兩側髂嵴高度是不是一緻;“一豎”是看孩子棘突連線是否傾斜或偏離正中線。
圖檔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
《兒童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防控技術指南》
除了這種外觀觀察,還可以通過前屈試驗發現。孩子腳跟并攏,雙腿伸直,軀幹前屈90度,雙手合十,上肢垂直于地面。如果有脊柱變形,會出現兩邊高度不對稱,在醫學上叫“剃刀背畸形”,這個檢查很重要。
通過低成本的體格檢查可以自行初步判斷,但最終确診還是需要請醫生綜合判斷。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脊柱健康,要定期自查、嚴密檢查、長期觀察。
(本文根據直播内容整理)
醫者名片
郭欣,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衛生所所長,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兒少衛生系副主任、碩士生導師,國家衛生健康标準委員會學校衛生标委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衛生健康委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治國家級專家組成員,教育部全國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專家組成員。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第一批成員。
承擔國家科技部重大專項、衛生行業科研專項、國家衛生标準研制等多項科研工作,作為第一起草人編制多項國家标準和地方标準。主要研究領域為兒童青少年近視、肥胖、脊柱彎曲、傷害等常見疾病的監測與幹預及學校傳染病防控管理的研究。
“健康大家談”簡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推進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充分發揮專家的技術支援作用,為人民群衆提供科學的健康科普知識,2020年初,健康中國行動推進辦向社會公布了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第一批成員名單。為動員專家積極參與科普活動,形成系列品牌,專家庫管理辦公室将開展“健康大家談——國家健康科普專家系列直播活動”,由健康中國政務新媒體平台具體實施,力争聚合國家級專家資源,打造精品科普欄目,并通過健康中國政務新媒體矩陣進行推廣,擴大權威科普内容傳播。
策劃:餘運西 方彤
文字:範洪岩
編輯:範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