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孝子”在小時候,往往就能夠看出端倪,你家孩子有嗎?

“文 | 彩蛋爸爸(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雖說,我們現在養育孩子的初衷,不是防老,但是任誰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未來能是孝順的。這也算是我們參與了一段生命成長後,最幸福的收獲。

而一個孩子是否孝順,其實在小的時候,就能夠看出端倪。這些端倪有很多表現,彩蛋爸爸講家長們最容易發現的,那就是孩子們的“口頭禅”。

口頭禅1:關我什麼事兒?

媽媽:“兒子,幫你爸爸的鞋拿給我一下,我給洗了。”

兒子:“關我什麼事兒,又不是我的鞋髒了。”

“不孝子”在小時候,往往就能夠看出端倪,你家孩子有嗎?

媽媽:“兒子,誰把澆水的水壺給撒了?”

兒子:“不關我的事兒。”

這一類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隻關注自己,不關注其他任何人,而且遇到事情,也非常喜歡推卸責任,将自己摘的幹幹淨淨,至于是否影響其他人,那是相當的無所謂。

育兒法則

這一類孩子缺乏的,是責任感。

家長自查,家裡是否有成員缺乏家庭責任感。比如爸爸經常不陪伴孩子、對妻子淡漠、對家務無視等,這些,也會讓孩子有樣學樣。

“不孝子”在小時候,往往就能夠看出端倪,你家孩子有嗎?

還有一類家長,對孩子平日裡的管教非常嚴格,懲罰也比較多,那麼孩子在遇到事兒的時候,不管和自己有沒有關系,都想第一時間否認,這樣養成孩子喜歡推卸責任的性格。

沒有責任感的孩子,不會将父母列入自己的責任範圍内,這樣的孩子自然不孝順。

是以,不但要給孩子建立一個有責任感的家庭氛圍,而且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也要适當,讓孩子明白責任,很重要。

口頭禅2:這是我的!别動我東西

幾乎每次見到侄女素素,都會聽她說:“這是我的!别動我東西!”

“不孝子”在小時候,往往就能夠看出端倪,你家孩子有嗎?

這句話,不隻是對别的小朋友說,也會對自己爸爸媽媽說。素素媽媽說,素素最不喜歡别人動她的東西。但是,素素自私的情況,卻越來越出乎媽媽所料。哪怕家裡吃的喝的,隻要是素素喜歡的,别的任何人都不許動,都是她的。

這一類孩子,大多是被溺愛着長大,家長事事都順着孩子,孩子覺得這些東西理所當然是自己的。

又或者,這類孩子的家長,也有非常自私的,隻顧自己不顧旁人,孩子便不會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對。

孩子長大後,因為自私,會喪失很多交友等機會,因為他們在乎的,隻是眼前的利益。以後父母老了,于自己無利益可言,自然無孝順可言。

“不孝子”在小時候,往往就能夠看出端倪,你家孩子有嗎?

這一類孩子,比較自私,缺乏分享意識。

在3歲之前,孩子“自私”是正常的,他們分不清你的、我的,但這不代表家長就可以讓孩子随意占據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家長此時隻是不需強迫孩子分享。

3歲之後,便要開始帶孩子建立“物權意識”,以及“分享意識”。雖說不需要孩子強迫分享,需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但是這樣自私、隻顧自己不過旁人的行為,是定然不能有。

“不孝子”在小時候,往往就能夠看出端倪,你家孩子有嗎?

口頭禅3:我就要這樣,你别管我

之前見過一個孩子,在别人家做客,還非要拆人家的積木。主人家的小孩是非常不願的,畢竟這套積木很大,搭起來要很久,價格也非常昂貴,少一個零件都不行。

但是這孩子就是不依,孩子的爺爺奶奶見主人家孩子不同意,竟然和孩子說:“爺爺奶奶回去給你買!”

孩子不分場合的任性妄為,大多是家長慣出來的,其中爺爺奶奶居多。隻要孩子一哭鬧,老人就妥協。逐漸的,孩子會越來越任性。

“不孝子”在小時候,往往就能夠看出端倪,你家孩子有嗎?

這一類的孩子,往往非常任性,孝順,這樣乖順的詞,和他們不搭嘎。

對于這一類孩子,如果不多加管教,那麼以後任性的事情,遲早會脫離父母的掌控。

家長愛孩子無可厚非,但是,愛孩子的前提,一定是有原則的,至少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确的三觀。否則,三觀不正,自然不知“孝順”二字如何書寫。

彩蛋爸爸寄語

“不孝子”在孩子小時候就能夠看出端倪,倒不一定是孩子天生不孝順,而是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出現了些許的錯誤,導緻孩子的行為、認知、三觀等出現偏差。

作為父母,需要及時看出這些端倪,然後加以引導,讓孩子及時糾正過來。

我是80後爸爸,工作家庭兩不誤,是我最幸福的安排!

PS:圖檔來自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