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造車新勢力銷量迎開門紅,傳統車企正面“硬剛”

春節期間,坐落在商圈中心的新勢力門店人來人往,反觀傳統車企4S門店已經閉店休息。記者走訪了位于太原商圈的蔚來、小鵬、R汽車、華為等門店。其中,華為門店中的問界M5最受歡迎。

造車新勢力銷量迎開門紅,傳統車企正面“硬剛”

一位預定了華為問界M5的準車主對記者表示:“從2020年開始關注的新勢力,蔚來、理想和小鵬都對比過,我覺得新勢力的智能化水準更高。我之前開雪弗蘭邁銳寶,比較焦慮純電車補能的問題,是以比較關注增程式車型。現在每個月都會關注下新勢力銷量,對我選擇新勢力的車型也有些影響。”

部分新勢力在新年期間就宣布了銷量成績,新勢力究竟掌握了哪些流量密碼使得銷量越來越好?

新勢力傳來銷量捷報,營銷模式優勢漸顯

2月1日,多家新能源車企陸續公布了銷量資料,不少新能源車企收獲了亮眼的成績單,新勢力更是迎來開門紅。

造車新勢力銷量迎開門紅,傳統車企正面“硬剛”

其中,小鵬汽車以12922台的傳遞量保持新勢力榜首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小鵬汽車此次同比增長了115%,小鵬汽車已經連續五個月實作了傳遞破萬的好成績。

除了小鵬汽車外,理想汽車和哪吒汽車1月份分别傳遞12268台和11009台,保持月銷量過萬的成績,分别排在新勢力的第二名和第三名。

理想汽車旗下僅有一款産品理想ONE,1月份傳遞量同比2021年1月增長128.1%。自傳遞以來,理想ONE累計傳遞量已達136356台。哪吒汽車1月傳遞量雖以11009台排在第三,同比增長卻達到了402%,已連續3個月單月傳遞量超過1萬台。從整體傳遞量來看,哪吒V是銷量擔當。

1月,蔚來汽車傳遞9652台,同比增長33%,在新勢力中排名第四;而零跑汽車傳遞再創新高,同比增長434%,達到8085台,在新勢力中排名第五。

新勢力能夠在近幾年快速崛起,交出亮眼的銷量成績單,主要歸結于三點原因,一是産品創新;二是營銷模式創新;三是清晰的閱聽人定位。

首先,新勢力不同于本田、豐田等合資品牌,更不同于奔馳、寶馬等豪華品牌,新勢力在智能互動,以及整車設計上都進行了全面提升,更符合“汽車四化”背景之下重新定義的智能化産品。

其二,在營銷方面,新勢力采用的是直營模式,線上、線下互相結合,銷售、服務相分離。新勢力多以商超店為主,商超店自然流量大,形成大開口,最大程度增加曝光,以此提升新勢力的銷量和品牌知名度。管道上“直營+體驗店”的模式與傳統4S店相比,在銷售和售後服務上更為靈活和透明。

最後,新勢力旗下的産品針對不同細分市場使用者,更貼合年輕消費者需求。比如,理想旗下的理想ONE,一方面增程式更符合有純電出行焦慮的人群,另一方面,足夠大的空間符合家庭用車需求。理想ONE成為諸多奶爸的理想用車,一位擁有二孩的奶爸在過年期間曾對記者表示:“今年要把邁騰換成理想ONE,接送孩子,帶孩子周末出去玩更友善。”

不難看出,新勢力在産品、營銷還有定位上更貼合使用者需求,是以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

傳統品牌緊追不舍,未形成穩定競争格局

雖然新勢力在銷量方面增長迅速,但是與頭部傳統車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造車新勢力銷量迎開門紅,傳統車企正面“硬剛”

藍鲸财經在微網誌上發起了買車選擇新勢力還是傳統品牌的投票調查。根據調查結果顯示,44%的消費者認為傳統車企靠譜、實力較強;23%的消費者認為傳統品牌店面多,後續維修保養友善。25%的消費者則認為新勢力外觀好看,智能化水準高;僅有8%的消費者認為買新勢力的車是因價格透明,後續服務好。

根據資料顯示,消費者在選車買車時,更願意選擇傳統品牌。在新勢力不斷湧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同時,傳統車企也不甘示弱,大衆、福特、上汽、東風等傳統車企相繼從傳統燃油車向智能電動車轉型。

合資、自主等傳統車企呈現你追我趕模式,小則每年推出3款以上的新能源車型,大則到2030年、2035年實作全面電氣化。傳統車企依靠成熟的汽車制造技術、把握着敏銳的市場需求和廣泛的銷售網絡,有後來者居上的趨勢。

在營銷方面,傳統車企也在一、二線城市的商場開設體驗店,與新勢力正面競争。記者曾走訪過位于廣州正佳廣場的大衆ID. Store,該體驗店集體驗、産品展示、車輛銷售等功能于一體,與新勢力在商圈展廳相似,一方面加強了傳統品牌在城市商圈的營銷觸點,另一方面也更符合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消費形式。

傳統車企不斷發力新能源汽車市場,新勢力則憑借着智能網聯、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等技術引領着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甚至在電動化、智能化方面形成了相對競争優勢。

從目前新、老勢力發展來看,新能源市場還沒有形成穩定的競争格局。無論是“蔚小理”還是大衆、本田等傳統車企都缺少核心競争優勢。

從銷量資料來看,蔚來的銷量已經出現下滑,威馬也遲遲進不了第一梯隊,新勢力憑借技術、營銷等相對優勢跻身新能源市場,但新勢力還處在混戰之中,最終誰去誰留還沒有定數。傳統車企又基本處于新能源轉型期,品牌力、技術路線、營銷模式存在許多不确定性。

寫在最後:

根據預測,2025年新能源汽車能夠達到25%的滲透率,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過渡。新勢力找準閱聽人定位,在産品和營銷模式方面創新,确實能夠抓住年輕消費者。但傳統品牌在産品可靠性、成本效益、功能和定位方面更為精準,同時在整車制造和銷售網絡上也具備一定優勢。在新、老車企各具優勢特色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争格局仍不明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