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頭條##上海身邊事#早上刷頭條看到有個友友,拍下一個有關小孩占着兩個座位,上海阿姨批評孩子沒素質的視訊,一句“你不

作者:喵小白與烏鴉

#上海頭條##上海身邊事#

早上刷頭條看到有個友友,拍下一個有關小孩占着兩個座位,上海阿姨批評孩子沒素質的視訊,一句“你不教育我來教育”的話火了。

看到這裡,不禁讓我想到前段時間我姐姐去學校開家長會,回來之後的那個不愉快的事情。

其實也沒發生什麼大事,這在國内估計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就是老師對姐姐家的大娃評價讓姐姐不是非常開心。

姐姐跟我說,老師建議她可以咨詢或者看一下語言障礙老師。老師對大娃子的語言能力表示有語言障礙、說話說不清楚。性格有些懦弱,回答不出老師的問題的時候就會哭。

我相信任何一個母親如果聽到有人說自己孩子不好的時候,心情都不會愉悅的。

和這個被上海阿姨一上來就指責孩子沒有素質的情況有些類似。

是以歸根到底還是回到“孩子的家庭和生活教育”的這個永遠不過時的話題上來了。

我姐的性格是非常好強的,聽到老師這麼評價她的孩子,心裡十分不舒服。跟她視訊聊天發現她的不對勁,一問才知道原因。

我一直以為國外的教育文化相比國内,會更注重孩子本身性格的優勢來培養,原來也沒什麼兩樣,而且姐姐選擇的學校還是貴族學校。

先不分析國外的貴族學校是否會有着像國内的一些高端學校一樣,存在一些勢力種族歧視問題,就拿孩子本身來說:

大娃因為是姐姐的第一胎,針對帶孩子沒什麼經驗,大娃從小隻喝配方奶,而不是母乳。還不到一歲,因為生活的壓力,姐姐他們白天要上課,是以白天大娃隻能被送到日托看管。

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撫養》裡曾提到,一個孩子如果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不斷學習更換撫養人,孩子長大後,心靈上自然就會缺乏安全感,不自信。

姐姐也曾問過大娃,回答問題的時候,為什麼哭。大娃回答,我怕回答錯了。我問姐姐,在家裡的時候,大娃也這樣嗎?

她說是的。我說那你是不是也否定他不肯定他呢?姐姐說是的。

這又讓我想到一個媽媽對待孩子的故事:也是開家長會,老師否定孩子的努力,因為考試的結果不好。

回家的路上,媽媽一言不語,若有所思的樣子,拉着孩子的手慢慢走着。孩子心裡有着疑惑,不知道老師究竟和媽媽說了什麼?

就問道,“我是不是在學校裡表現不好,讓你不開心了。”

媽媽很驚訝的看着孩子,然後蹲下來,和自己的孩子微笑着說,“沒有,你表現的很好。”

因為這個媽媽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清楚的看到孩子很努力。盡管學校老師沒有肯定她的孩子,但她還是堅信自己的孩子慢慢會好起來的。

最後孩子也确實慢慢按照自己的節奏不斷進步成長了起來。

是以,針對現代孩子的教育遠遠沒有我們這些表面上看的這麼簡單,當然,其實也沒有非常複雜。

就好比現在的我們,小時候完全放養,也沒被養成危害社會的人,恪守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

不知道是不是生活壓力本身的問題,還是性格使然,很多人一遇到不順心,就會暴躁起來,然後就是各種争吵。

針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大家怎麼想?

#上海頭條##上海身邊事#早上刷頭條看到有個友友,拍下一個有關小孩占着兩個座位,上海阿姨批評孩子沒素質的視訊,一句“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