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熟的父母,都具備三個品質

作者:非教師講中文

“天選之女”“中國第一塊冬奧會女子雪上項目金牌”“十全女孩”……

2月8号的朋友圈,是屬于谷愛淩的。

和很多運動員不同的是,谷愛淩身上有一種競技比賽中難得的松弛和快樂。賽場上風姿飒爽,賽場下面對各國記者的刁難也應對得體。

難怪有一條熱搜是,“上帝到底給谷愛淩關了哪扇窗?”

谷愛淩的光環中,最不可忽略的是母親谷燕的參與。

她們之間的相處模式,也令人羨慕。

既有母女之間的愛,又有兩個獨立女性之間的彼此欣賞,既互相尊重,又互相成就。

成熟的父母,都具備三個品質

谷愛淩有一段可愛的采訪,她驕傲地說:“我知道所有小孩都覺得自己的媽最好,但是我的媽最好,因為她比别人會的多。

對不起别的媽,我的媽比你好。”

她總是把最高的贊美留給媽媽,說“媽媽是她見過格局最大的人”。

和母親的關系,是我們來到世界上經曆的第一個關系,和母親的相處方式,決定了你和世界的相處方式。

成熟的父母,都具備三個品質

心理學家歐文·亞隆在母親逝去十年後,做過一個夢。

他身處一個遊樂園,坐在一輛通往黑暗鬼屋的纜車上,内心極度緊張的時候,他大聲喊出:“媽媽,我表現怎麼樣。”

在夢裡,他重溫自己和母親的關系,他們彼此深愛,又互相忽略,他們從未互相稱贊,甚至害怕對方。

醒來後,歐文·亞隆發現,自己一生都在研究所學生命的意義、研究關系的價值,他原本認為,生命的意義在于創造力,然而在夢中,潛意識卻指出他的一生追求的是另一個目标——争取母親的認同和贊許。

電影《春潮》裡,郝蕾飾演40歲的報社記者郭建波,在外面,她工作投入、盡職盡責,跟蹤兒童性侵案、殺人案、暴力沖突事件,可是下班回到家,就變得郁郁寡歡。

母親紀明蘭年輕時離婚,一個人帶着女兒長大。在母親的嘴裡,前夫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自己艱難孤獨的一生,就是因為嫁給了他、又生了女兒。

于是,她把對前夫的恨發洩到女兒身上,任何話題都可以扯到郭建波身上,再推及到前夫身上,火力全開,訴說他的種種不堪。

郭建波說:“我被母親懲罰了四十年,因為我姓郭。”

成熟的父母,都具備三個品質

電影《春潮》劇照

和母親的關系劍拔弩張,郭建波也成了單親媽媽,她的女兒郭婉婷從一出生起,就被外婆帶在身邊。

郭婉婷9歲,從小生活在兩個動不動就吵架的女人當中,一早就學會了看臉色,她既是外婆與媽媽之間的潤滑劑,也是二人爆發新的沖突的導火索。

母親抱怨:“我的不幸,都是因為有了你。”

孩子委屈:“你也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把我生下來受苦。”

悲劇的母女關系,在指責與抱怨中循環往複。

成熟的父母,都具備三個品質

《不成熟的父母》一書指出:很多人雖然成了生理上的父母,但心理上依舊是孩子。

比如,一言不合就發脾氣、生悶氣;

總是說,“我吃的鹽比你走過的橋都多,你就得聽我的”;

如果家裡有多個子女,他們會表現出明顯的偏心;

這些,說明他們在情感上并不成熟。

《不成熟的父母》的作者琳賽·吉布森,是心理學博士,專門研究和解決不成熟父母問題,為擁有不成熟父母的成年人提供心理治療,他提出,不成熟的父母有四種:驅動型、情緒型、消極型和拒絕型。

驅動型父母,總希望用自己的标準和希望來推動孩子的成長。

你隻有長成他們希望的樣子,才會滿足他的心意。

情緒型父母,情緒特别容易崩潰,總需要别人來照顧他們的情緒。

《小歡喜》裡的宋倩,是典型的情緒型媽媽。

孩子陪她看電影,她發現孩子已經跟同學看過一遍了,立刻大發雷霆,問孩子為什麼要隐瞞她。

孩子活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有一點錯誤再去惹怒她。

《都挺好》中的蘇大強是典型的消極型父母,總是做甩手掌櫃,遇到難題就跑。

每次妻子和孩子發生沖突,他就躲去廁所,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

消極型父母的内心還住着一個小孩,他們不能扛事,需要有人替自己做主。

拒絕型父母的内心,就像有一道大鐵門,孩子一靠近,他們就趕緊把門關上。

他們表情嚴肅,對孩子也沒什麼笑容。經常挂在嘴上的口頭禅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别老是想要求别人。

成熟的父母,都具備三個品質

為了取悅不成熟的父母,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行為模式會嚴重扭曲。

這種傷害并不會止于童年,而是會延續到成年之後:他們可能會缺乏自信,處理不好人際關系,與和父母類似的人結婚,對下一代的教養也在無意識重複父母的模式。

成熟的父母,都具備三個品質

作為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的孩子,他們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幻想:以為父母終究會改變,會對自己表達愛意。

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很多人像覓食的小鳥一樣圍着父母轉來轉去,試圖得到像面包屑一樣微不足道的積極回應。

成年後,他們為了改善與父母的關系,常常會去學習各種交流技巧,做各種希望能引起父母關注的事,讓他們願意和自己互動。

然而現實是,那些過于以自我為中心的父母,會拒絕所有他們應當承擔的責任。

相反,他們可能會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期待孩子來彌補他們生命中的缺失。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父母在等孩子的一聲“謝謝”,而孩子都在等父母的一句“對不起”。

成熟的父母,都具備三個品質

要結束這種模式,建立新的關系,就需要孩子把自己的注意力從關系上移開,避開情感糾葛,學會冷靜觀察父母和自己的角色。

《不成熟的父母》中有一個非常強勢的母親,她要求孩子對她唯命是從。

孩子說:“我常常覺得,隻有母親開始認可我,我才能好受些。”

但是當他決定客觀觀察母親的情感不成熟度,不再輕易為此受傷後,他感覺自己的生活發生了巨變:

“我第一次真正認識到母親的行為,我不再像從前那樣感到憤怒或失望了,以前我總覺得必須得到她的認可。”

因為他意識到母親的情感不成熟,開始學會認可自我,他不再覺得自己需要在母親身邊不停打轉,成為她眼中的“好孩子”,他不再承擔母親的情感成長問題,前所未有地獲得了放松和自由。

琳賽·吉布森認為,沒有一對父母是完美的,但情感成熟的父母,應該具備三個大的品質:

一是立足現實,很可靠;二是尊重他人,懂得互惠;三是懂得做出回應。

點個【在看】,願每個為人父母者,都能審視自己的情感成熟度,不斷成長,成為孩子最堅強的堡壘。

作者 | 甘藍藍,寫好别人的故事,過好自己的日子。

圖檔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