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被欺負?來教他正确的“打架”姿勢!

*注:本篇文章為往期精彩節目摘選

釋出于2016年12月29日

在以前談到子女教育問題的時候,我常常反問,乖、聽話就一定是好事嗎?這條熱線中涉及的情境就是一個具體的例子……

金榮:您好,您的電話請講。

聽衆:老師您好,我想咨詢一下關于孩子的問題。我孩子今年四歲半了,孩子挺懂禮貌的,我們都很以他為傲。但是當别的孩子欺負他的時候,他總是用手捂住自己的臉,也不還手。我覺得是不是孩子有點軟弱。

金榮:如果不懂得還擊的話,當然是不好的。

聽衆:他平時在家裡的時候比較害怕爸爸。

金榮:那是孩子的習慣性動作是嗎?

聽衆:嗯。

金榮:孩子要有一種主動性,不管是主動做事也好,還是主動保護自己也罷。當别人欺負你的時候一定要還擊,不然以後會沒完沒了了。我們隻要把握好不欺負别人,但是也不能讓别人欺負咱們。

聽衆:我們跟别的孩子玩的時候,大家都誇我孩子很好。但我不知道這方面應該怎樣去引導他?

金榮:男孩還是女孩?

聽衆:男孩。

金榮:讓他去參加一些搏擊訓練,給小孩子一些曆練,培養他這種意識。

聽衆:我跟孩子叮囑過,别人打你你就還手,不打你你也不要惹人家。他總是點頭,但是…

金榮:他沒有那種習慣,你知道嗎?他沒有建立起那種馬上要還手的機制,他的機制是别人打他,他要先護臉。

聽衆:嗯,會不會是我們把他的這種“野性”給打壓了呢?

金榮:爸爸有時候太厲害,讓孩子很壓抑。會讓孩子養成了這種意識。

聽衆:但是他爸爸也不打他,就是吓唬吓唬他。

金榮:道理是一樣的,他才四歲,吓唬也夠了。我們作為父母,教孩子要不厭其煩,因為孩子很容易就會忘記。不要跟他講大道理,可以非常直覺的給他示範、演練。告訴他該怎麼辦。

聽衆:就是我和他爸爸扮演,讓他看是嗎?

金榮:是的,讓他自己也參與其中,我們不是教孩子打架,最起碼要讓孩子知道,被人欺負的本能反應是什麼。還要給孩子提醒要有度,不能過分。

聽衆:我估計他也不疼,疼的話他會喊叫的,但别人就是愛動他。

金榮:如果孩子之間玩鬧,那就是另外的一回事情了,是以你要厘清楚是玩還是真打架。

金榮:你也别太心急,孩子才四歲,可以慢慢來。

聽衆:好的。

金榮:再見。

聽衆:謝謝,再見。

金榮點評:

在以前談到子女教育問題的時候,我常常反問,乖、聽話就一定是好事嗎?這條熱線中涉及的情境就是一個具體的例子。我們也經常談起,作為家長我們給予後輩們的教育理念要跟得上時代,不可以簡單地照搬我們父母的那一套。那麼我想說,現在21世紀,乖和聽話在建立規矩方面是好的,但它們的弊端也很明顯,被動、沒主見、社會活動能力差、死闆、軟弱等等。

具體到受到欺負必須有防衛、反抗、反擊的反應這方面,結合這條熱線,家長們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 如果父親經常給他形成這種習慣性動作的話,肯定形不成會還擊的習慣和意識;

2、 學學搏擊之類的那些班;父親這種方式會壓抑他防衛機制的本能;

3、 需要家長慢慢反複地強化,被欺負應該怎樣辦,适當的度是怎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