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兄弟姐妹相處,最好的關系是“各自安好”

01

錢财方面:親兄弟明算賬,無須“救濟”。

當你缺錢的時候,第一個想到要借錢的人,或許就是兄弟姐妹吧。畢竟,血濃于水的親情擺在那裡,隻要條件允許,多半會伸出援手。

早些年,我們村裡有好幾戶人家,為了生個兒子,前面已經生了三四個女兒,為此還繳納了不少罰款,孩子們小時候,過的都是苦日子。

但正是這種生活的磨砺,讓這幾家的孩子都很有出息:他們要麼靠讀書,要麼靠打工,都走出了大山,在大城市安家落戶。

起先,做父母的最希望家中的孩子能考上大學,找份正式工作。但如今,光從賺錢方面來看,有正式工作的,反倒是最沒錢的。

好在,這些兄弟姐妹都很團結,對于買房買車這些“大事”,都是一家幫一家,誰更有錢,誰就先墊出來。但也約好,借錢歸借錢,還錢歸還錢,隻是不需要付利息。

正是有了兄弟姐妹們的幫助,他們每一個人的小家都得以安穩下來,即便遇到了困難,也不至于亂了陣腳,強大的“後援團”成為他們在外漂泊的動力源泉。

《菜根譚》中寫道:“父慈子孝,縱做到極處,俱是合當如此,着不得一絲感激的念頭。如施者任德,受者懷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意思是說父母仁慈子女孝順,兄長友愛,弟妹恭敬,即使做到了最好,也是理所當然,彼此間不要有一絲感激的念頭。如果施恩的人是以自認恩情,接受的人進而感恩圖報,那麼至親骨肉也成為了陌生人,骨肉之情就成了市井交易。

兄弟姐妹之間相處,錢财方面既要互相扶持,也要及時“扯平”,隻有兩不相欠,才能回歸到同一原點,才能說話有底氣,辦事有脾氣,才能讓最真誠的手足之情得以延續。

兄弟姐妹相處,最好的關系是“各自安好”

02

社交方面:禮尚往來,無須看齊。

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總免不了要送禮物,而且普遍有這樣一種心理,将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送出去,以顯示真誠和大方。

對于經濟寬裕的人來說,想買什麼都不用考慮太多。而對于經濟緊張的人來說,則不得不考慮成本效益,即用最少的錢準備最好的禮物。

這就一點也不奇怪,在農村裡的人,會早早地動手,親自準備一些土特産,自己養的雞鴨、魚、豬,自己種的蔬菜,自己做的小吃等等。但凡花了時間、花了心思,那份兒時的記憶、兒時的味道總能撲面而來。

而從外地傳回老家的人,帶回的禮物往往更新潮、時尚,甚至是農村裡并不常見的稀罕物。這些花哨、亮麗且充滿現代感的禮物,總能讓人感受到城市生活的氣息。

對此,有人欣然接受,有人卻覺得“不對等”,生怕虧欠了對方,總恨不得給予得越多越好。

其實,真正有感情的兄弟姐妹之間,禮尚往來絕不會講究“等價交換”,而是坦然接受對方的一切,不因禮物的輕賤貴重而差別對待。

兄弟姐妹相處,最好的關系是“各自安好”

03

事業方面:各行其道,不必捆綁。

老話說:“子承父業。”也有人說:“朝中有人好做官。”一個家庭裡,如果兄弟姐妹傳承父輩衣缽,從事同一種職業,往往能互相倚靠,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發展壯大。

誠然,這種家族式經濟或家族式事業有很多優勢,但同樣的,也存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巨大隐憂。

就如同《紅樓夢》中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繁盛之時,可謂“烈火烹油,繁華着錦”,家家都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而一旦衰敗,則如同多米諾骨牌,樯傾楫摧。

兄弟姐妹之間,人各有志,不必勉強,非要捆綁在一起,做同一件事。

擅長讀書的,就去讀書;擅長做生意的,就去做生意;安于打工的,就去打工;雖然各自出路不同,收入不同,但隻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成功之路。

而各自立足之後,也不要羨慕人家混得比自己好,期待對方能夠動用人脈關系、客戶資源為自己的站台。

兄弟姐妹之間,同樣是這樣的:“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唯有各自努力,活出最精彩的模樣,才能成為彼此最強有力的依靠。

兄弟姐妹相處,最好的關系是“各自安好”

04

結束語:

《詩經》中寫道:“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阋于牆,外禦其務”意思是說,再親的關系,也親不過兄弟。兄弟之間在家裡可能有争鬥,但是每遇外侮總能鼎力相助。

可見,兄弟姐妹,是上天賜予我們最幸運的緣分。

珍惜這份手足情,并非要時時刻刻将對方挂在心上,念在嘴上,而是用行動表示支援,用成就給予榮耀。

各自安好,才是最好的!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檔源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