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菊在去年底東風将所持股份轉讓,正式退出東風悅達起亞後,起亞與悅達日前有了新動作。
2月7日,南韓起亞株式會社與鹽城市人民政府、江蘇悅達集團簽署擴大投資協定。根據協定,起亞與悅達拟組建新合資公司。新合資公司計劃增資9億美元,将通過擴大投資、導入新車型、發展新能源汽車、設立出口基地等方式,提升整車銷量及産能使用率。根據計劃,新公司的名稱将在今年4月釋出。
據經濟觀察網記者采訪,悅達與起亞的新合資公司将在原東風悅達起亞基礎上進行股權調整及增資後更名而來。去年12月,東風以2.97億元的價格挂牌轉讓了東風悅達起亞25%股權,正式退出東風悅達起亞,合資公司由三方持股變為悅達和起亞兩方持股。
但至于此次宣布的9億元增資,悅達與起亞的增資額分别為多少,以及未來新合資公司中悅達與起亞的持股比例,東風悅達起亞内部人士表示,“這些都需要國家審批,在國家沒有準許同意的情況下,不作說明。”但其對記者強調,新公司股權比例以及名稱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悅達集團的支援下,公司将以起亞營運為主,對外傳播起亞品牌和産品。
值得注意的是,東風悅達起亞的股權調整,發生在汽車合資公司股比限制從今年1月1日正式解除的政策背景下。基于此,去年底東風的退出,就被認為是起亞希望提升在合資公司股比的前奏,而在新的合資公司中,起亞股權提升甚至控股或是大機率事件。在東風退出之前,東風悅達起亞中東風汽車集團、悅達集團和起亞汽車三方持股比例分别為25%、25%和50%。
據東風悅達企業内部人士透露,未來悅達與起亞的合資公司将主要營運起亞品牌,而起亞将重點推進全球戰略車型和新能源車導入。鹽城則将繼續作為起亞在中國未來事業的基地。
據悉,從明年開始到2027年,以全新純電動車EV6為起點,起亞每年都會在中國市場推出全新的電動車型,逐漸構築起6款電動車的全新EV矩陣。且起亞今年上市的新車型,将搭載大量安全配置及新科技配置,進一步提升産品性能和市場競争力。未來十年,起亞計劃在華總産銷目标超過400萬台。
起亞品牌在2002年入華,并與東風及悅達組建了合資公司東風悅達起亞,銷量曾一路攀升,曾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沖擊年銷百萬輛的合資公司之一,其2016年年銷量達到65萬輛。但從2017年開始,東風悅達起亞銷量持續下滑,到2021年僅為16萬餘輛。
同時,東風悅達起亞陷入持續虧損,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的挂牌資訊顯示,2020年東風悅達起亞共計虧損47.5億元,2021年前10個月的虧損額為26.12億元。
東風悅達起亞股權重組,悅達與起亞成立新合資公司後,有望帶領起亞重新在中國市場出發。此次釋出的新聞稿指出,起亞與悅達組建新合資公司,将開啟新合資時代。
據官方介紹,新合資公司将搭建全新的組織架構,建立創新組織文化,積極引入本土優秀人才及專業人才,加速推進本土化工作。起亞相關人士表示,“起亞将加速‘Global Kia’形象在中國市場的落地,并通過組織架構調整形成更高效的決策流程,紮實推動各項業務開展,在中國市場再出發。未來,起亞也将繼續深耕中國市場,探索最适合中國市場的管理體系。”
但同時,随着入局者不斷增多,以及智能電動化的快速發展,中國汽車市場的競争正在變得越來越激烈,起亞在華能否重整旗鼓仍充滿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