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咱就是說,論硬體,捷尼賽思好像誰都不服

随着新勢力品牌迅速崛起,每個時間段似乎都值得我們銘記,對于捷尼賽思來說,2021年似乎是一個非常值得銘記的一年。

捷尼賽思在這一年再次進入了中國市場,并且憑借着還算不錯的設計以及營銷,别人們再次了解到,但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洗禮,似乎在這個有關捷尼賽思的聲量越來越小。

咱就是說,論硬體,捷尼賽思好像誰都不服

從本質上來看,捷尼賽思這個品牌依然還是非常小衆的,早年間曾經兩次進入中國市場,但因為接納度不高導緻品牌被迫離開。

如今再次回歸,似乎也是因為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潛力,但它到底能否得到中國使用者的青睐,似乎已經有了答案。

咱就是說,論硬體,捷尼賽思好像誰都不服
咱就是說,論硬體,捷尼賽思好像誰都不服

目前捷尼賽思在中國市場中擁有了三款車型,先期上市的有G80和GV80兩款,前不久剛剛上市的是捷尼賽思G70,不論是從設計還是從價位上來看,它們似乎都有着很強的競争力。

G80和GV80的出現,讓那些對BBA審美疲勞的人确實在視覺上和觸覺上都體會到了另一種豪華感,其所彰顯的豪華質感在本質上是與BBA所不同的。

咱就是說,論硬體,捷尼賽思好像誰都不服

并且在動力上,捷尼賽思主打的是2.0T和2.5T兩種動力總成,在G80和GV80上展現的非常明顯,這樣的動力系統也讓其與同級别的BBA相比,有着比較明顯的優勢。

另外,後期上市的G70在動力上采用了2.0T的動力總成,入門版采用後驅形式,并且擁有四驅系統的加持,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碾壓國産化的其他豪華品牌車型。

咱就是說,論硬體,捷尼賽思好像誰都不服

原汁原味或許是原罪。

即便是如此優秀的設計與動力總成,似乎在已經非常成熟的國産豪華車型面前都已經非常無力。

很多朋友都認為原汁原味的進口車是非常好的,其實這種想法在當下已經不足以支撐起進口就是好的理念,一方面因地制宜的方式其實是對當地市場最好的尊重,另一方面,進口的形式的産品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中國與北美的市場看似距離甚遠,但在整體的用車需求上卻十分相近,人們都喜歡大一點的車,這一點在中國市場中尤為明顯。

咱就是說,論硬體,捷尼賽思好像誰都不服

BBA旗下的産品目前已經深入人心,B級車的尺寸也已經接近5米,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五年前的奧迪A4L或許隻有4761mm的車身尺寸,而當下的A4L已經擁有4858mm的尺寸,凱迪拉克CT5的車長也已經達到了4924mm,這對使用者的開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入門級的G70上,尺寸僅僅隻有4700mm,雖然是原裝進口的車型,但是在實用性方面的表現很難與國産化的豪華品牌車型相比。

咱就是說,論硬體,捷尼賽思好像誰都不服

即便是上到G80的級别,整體的尺寸也比如國産化的豪華品牌,奧迪A6L,寶馬5系,凱迪拉克CT6和沃爾沃S90都已經超過了5米,從尺寸上碾壓對手,似乎是在中國市場上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是以即便是原汁原味進口的捷尼賽思,似乎并不能夠讓人們在内心去認可它,反而原裝進口是一種早年間的說辭。

咱就是說,論硬體,捷尼賽思好像誰都不服

針對這種做法,筆者不得不猜測,捷尼賽思沒有國産化或許是因為很難在中國市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攤子鋪得再大似乎也無濟于事。

其實從捷尼賽思再次入華我們可以看出,其主打的全新豪華理念确實在實際體驗中給人們帶來了非常不錯的感受,或許有人會因為這樣的全新設計為其買單,但最終收效甚微。

咱就是說,論硬體,捷尼賽思好像誰都不服

從北美市場中的整體表現來看,捷尼賽思還是有着一定關注度的,并且在硬體上的可靠性得到了人們的認可,但是在中國市場中,即便是這種認可能夠取悅不少使用者,但最終能夠為其買單的,我想也隻是寥寥無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