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幾點睡覺,對大腦和身體發育最有好處?科學資料告訴你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的睡眠問題一直備受家長關注,孩子到底幾點睡覺最好,引發家長們的熱烈讨論。

對此,教育部發文明确,國小生上課不能比8:20早,中學生上課不能比8:00早,除此之外,還對中國小生的睡眠時長、就寝時間及午睡給出了明确标準。

孩子幾點睡覺,對大腦和身體發育最有好處?科學資料告訴你

孩子幾點睡覺,對大腦和身體發育最有好處?

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不僅能保證他們的身體健康,對于大腦發育和智力提升也有不少好處。

人在睡着的時候,各個器官都能得到充分休息,同時還會分泌成長激素,對身高的影響也是非常明顯的,而激素分泌量也跟時間有聯系。

研究表明,21:00-1:00以及5:00-7:00期間,生長激素的分泌達到巅峰,但此時孩子是醒着的,那麼生長激素就不會分泌,直接影響孩子身高。

孩子幾點睡覺,對大腦和身體發育最有好處?科學資料告訴你

睡眠時間同樣還會影響大腦發育,尤其是在幼兒階段,睡眠時間不足的孩子,在學習和玩耍時都很難集中注意力,反應也會比較遲鈍。

在睡覺時,人體的各個部位都在進行自我修複和調整,睡得好第二天才更有精神,長時間睡眠品質差、睡眠不足,會使身體免疫力大幅下降,更容易生病。

對孩子而言,晚上八點半上床準備睡覺,9點入睡,早上7點後醒來,就能保證身體分泌足夠的生長激素,身體發育和大腦發育也能達到最理想的狀态。但現實是,大多數孩子都很難嚴格按照這一标準執行。

孩子幾點睡覺,對大腦和身體發育最有好處?科學資料告訴你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總是“睡不好”?

學習任務重:

如今社會的内卷現象,早已蔓延到學生身上,光是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就已經很晚了,之後有的孩子還要奔波于補課班之間,晚睡早已習以為常。

父母睡得晚:

有些父母睡得很晚,哪怕不出聲玩手機或刷劇,也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品質,更有的父母直接帶着寶寶一起玩,這種錯誤示範反而影響更大。

孩子幾點睡覺,對大腦和身體發育最有好處?科學資料告訴你

沒有養成好的睡眠習慣:

從小的睡眠習慣會決定兒童最終的作息規律,父母應該從小就幫寶寶養成好的習慣,擁有規律、健康的作息時間。

為了孩子更好的睡眠,父母應該怎樣做?

從小養成午睡的好習慣

午睡是為了讓孩子下午有更充沛的精力,很多不午睡的孩子因為疲憊,導緻到了晚上也不易入睡。

而午睡的時長最好不要超過2小時,也不要強迫孩子睡,如果實在睡不着,可以給孩子拿件小玩具,玩着玩着就入睡了。

孩子幾點睡覺,對大腦和身體發育最有好處?科學資料告訴你

每天堅持适量的活動

充足的運動量是孩子最好的催眠大師,小孩子正是精力充沛的年齡,不要總是待在屋裡。

要保證每天都讓孩子有1個小時左右的運動時間,哪怕隻是跑跑跳跳也能促進身體發育,晚上的睡眠狀态也會變好。

提前進入“睡覺模式”

很多家長堅信,孩子累了困了就會睡,是以往往會在睡前使勁“折騰”孩子。但事實上,孩子在睡前如果太興奮,很難平靜下來入睡,即便睡着了也不安穩。

最好在睡前一兩個小時就平穩孩子的情緒,不要讓孩子太亢奮,讓身體盡早進入“睡眠模式”,這樣才能更快入睡。

孩子幾點睡覺,對大腦和身體發育最有好處?科學資料告訴你

睡前儀式感不能少

所謂睡前儀式感,其實就是為了讓孩子進入狀态,比如睡前洗漱、讀故事、聽歌曲等,讓孩子情緒穩定、平靜,躺在床上的時候才能安靜準備睡覺。

對于正在發育中的孩子來說,優質的睡眠不僅展現在時間上,如果孩子真的睡不着或不想睡,父母強制孩子早睡隻會增加孩子的恐懼和抵觸。

優質睡眠的核心應該是規律和充足

比如家人下班放學都比較晚,那麼睡前進行優質的親子互動,孩子睡得晚了一會也沒關系,關鍵是要保持一緻的規律,不能今天睡得早、明天睡得晚。

孩子幾點睡覺,對大腦和身體發育最有好處?科學資料告訴你

另外,每個孩子的體質可能都有差異,需要的睡眠時長也不一樣,不要以睡眠時間長短來要求孩子,主要看孩子每天表現出來的狀态,沒有無精打采的表現,即便時間短一點也沒問題。

睡覺是很不起眼的一件事,但睡眠品質卻決定着人的情緒、專注力、身體素質等多方面,睡覺很簡單,但睡覺的品質卻很難保證,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

【今日互動】

你家孩子平均睡眠時間有多少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