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準哭”,父母的這種行為,比霸淩更可怕

“我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準哭”,父母的這種行為,比霸淩更可怕

“我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準哭”,父母的這種行為,比霸淩更可怕

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父母都愛孩子

也不是你是以為的愛,就是真正的愛

很多時候父母們的舉動都在無形中傷害着孩子,影響着他們一生的幸福

作為父母,是該好好檢討了

——題記

放寒假前,有一次我去送兒子上學

結果就在校門口看到這樣一幕

“我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準哭”,父母的這種行為,比霸淩更可怕

一位小男孩因為沒有帶數學課本而着急得六神無主,隻能求助送他來的爸爸

結果爸爸非但沒有安慰他,反而疾言厲色的斥責說

“給你講過多少遍了,出門要檢查自己的書包,沒拿活該,你就等着上課幹瞪眼吧”

“我還着急上班呢,沒空給你拿,你随便,自己想辦法”

眼見爸爸拒絕幫助自己,而上課的時間馬上就到了

無助的小男孩子,一瞬間就哭了起來

這時候爸爸沒有心軟,反而惡狠狠地指着男孩說

“你少給我在這裡哭,别丢人了,不許哭”

最後見孩子哭個不停,這位爸爸居然忍不住動手了

“我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準哭”,父母的這種行為,比霸淩更可怕

遠遠看着這一對父子,我真的很心疼那個無助的孩子

很多時候父母都是這樣,打着愛的名義,對孩子又打又罵

尤其是遇到孩子犯錯的時候,更是鐵面無私,毫不留情

結果孩子一旦因為委屈或者疼痛,而開始哭泣了,家長就更不開心了

這種“我可以打你罵你,你不許疼不許哭”的行徑無疑是對孩子的一種霸淩

不僅會讓孩子失去對家長的信任和依賴,也會給孩子的身心留下巨大的陰影

01

被父母“霸淩”的孩子,精神備受摧殘

以大欺小,恃強淩弱

這樣的關系本不該出現在父母和孩子之間

“我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準哭”,父母的這種行為,比霸淩更可怕

可是生活中,卻有無數的父母不知不覺就對孩子做出了這樣的行徑

在《不要小看我》的節目中就有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名叫黃小桃的女孩,從出生起,就被媽媽寄托了無限的希望

因而媽媽對她也總是各種嚴格要求

平時不是打就是罵,甚至有一天,因為黃小桃沒有背好課文

她的媽媽就在淩晨兩點的時間,當着孩子的面抽打自己耳光

結果呢,黃小桃的身心就備受摧殘,從此也對媽媽越來越不信任

很多父母總是習慣利用自己的家長權威

“我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準哭”,父母的這種行為,比霸淩更可怕

高高在上的教育孩子,要求孩子,逼迫孩子聽從自己的控制

使得孩子受盡“欺淩”,而無力反抗

最終嚴重阻礙了孩子的身心發展

我家樓下就有一戶鄰居,每天都會逼女兒練鋼琴

一旦女兒彈錯了,或者走神了,她的爸爸就會拿着一根粗大的“棍子”打女兒

有時候小女孩實在受不住了,開始哭泣

這位爸爸就會呵斥女兒

“哭什麼哭,給我好好彈,再哭我還要打你”

“我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準哭”,父母的這種行為,比霸淩更可怕

經常聽着父女兩這種對話的我,每次都心情很差

一想到那個深受其害的女孩,我幾乎無法想象她的内心該是怎樣的膽戰心驚

有好多次我在樓道裡碰到女孩,本想拉住她說幾句安慰的話

可是還沒等我靠近,女孩就瑟縮地躲開了

于是我有一天就對鄰居說

“你别那麼打孩子,她會有心理陰影的”

可是這位父親根本不聽,還說“我現在不打她,不逼她,将來有的是人和事逼她折磨她,我是為了她好”

“我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準哭”,父母的這種行為,比霸淩更可怕

可是這真的是為孩子好嗎?如果我是孩子,我甯可不要這種好

正如導演徐峥的妻子陶虹所說

“你是一個大人,把孩子欺負赢了,也沒什麼可驕傲的!”

作為家長,一定要明白,教育孩子不是用成年人的力量去欺負她,綁架他

這樣的方式也不會教出優秀的孩子,反而隻會給孩子的精神造成損害,留下巨大的陰影

進而使得親子間的關系變得支離破碎,使得孩子的人生變得支離破碎

02

被父母霸淩的孩子,心靈背負枷鎖

電視劇《最酷的世界》中,女孩沈櫻一直活在父母的“霸淩”之下

“我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準哭”,父母的這種行為,比霸淩更可怕

等她好不容易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後很順利地被一家媒體錄取

正要展開自己幸福美好的人生時,她的父母又出來作妖了

他們勒令她辭職,喊她回老家嫁給自己不喜歡的人,而原因竟然是他們的兒子要娶媳婦,沒有彩禮錢!

沈櫻不同意,父母就對她各種言語羞辱,道德綁架

甚至千裡迢迢趕到沈櫻上班的地方責問她

并且一見面就給了女兒一巴掌,還質問說

“你怎麼那麼自私,我養了你這麼大,花了那麼多錢,你現在不管你弟弟了”

“我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準哭”,父母的這種行為,比霸淩更可怕

在沈櫻父母的心中,女兒根本沒有自己的人生,她就該是他們的附庸品

他們讓她做什麼,她就必須服從

而最後沈櫻也在父母的這種“霸淩”之下,患上了嚴重的心理疾病

她被确診為重度抑郁症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有毒的父母”

就是指那些隻知道指令和控制孩子,無法回應孩子的需求,無法體會孩子内心感受的父母

而長期生活在這種“有毒的父母”的控制之下的孩子們,他們的心靈也必然會有很多負面的壓力

久而久之,就會不自覺地背上沉重的枷鎖

“我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準哭”,父母的這種行為,比霸淩更可怕

進而變得越來越崩潰,甚至最後出現“我不配”,“我不想活”這樣的情緒

03

真正的愛孩子,尊重是基礎

赢了孩子,輸了教育

很多時候父母要搞清楚的是,父母子女之間根本不存在對立輸赢

更多的時候,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

作為父母,我們千萬不要将打壓作為對孩子的教養

切記,真正的愛孩子,尊重是基礎

為人父母,千萬别把孩子當做自己情緒的垃圾桶

“我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準哭”,父母的這種行為,比霸淩更可怕

即便是在盛怒之下,也要學會控制自己,不要讓自己成為情緒的傀儡

進而變成霸淩孩子的垃圾人

當孩子犯錯時,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多體會他們的感受,把愛孩子放在第一位,盡量保持心平氣和

這樣我們才能很好地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改正自己的行為

同時也會讓親子關系變得更親密,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不管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記住

“我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準哭”,父母的這種行為,比霸淩更可怕

成年人欺負控制孩子很容易,但是留給孩子的隻會是陰影和心痛,對于孩子的成長則毫無用處

真正的愛,應該是尊重、是了解、是保護、是鼓勵、是一步一步的引導

多一點關心,少一點霸淩

“我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準哭”,父母的這種行為,比霸淩更可怕

相信孩子會在我們的幫助下,變得越來越陽光,越來越令人充滿期待

共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