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經常有孩子走神、開小差,江江就是一個典型,老師在旁邊示範手工步驟,他一會兒看看窗外、一會兒戳戳同桌、一會兒又把人家的橡皮扔來扔去的。老師說他幾句,他也跟沒聽到一樣。
因為這個,這學期園裡都找孩子家長談過好幾次了。
和家長們交流發現,好多父母都有一樣的煩惱:新買的玩具,玩兩三次就膩了;每次睡前讀繪本,聽兩頁就鬧着要玩别的……
為什麼孩子專注力這麼差?這樣下去真的讓人好抓狂!
孩子做事不專注現象并不少見,不過要知道小孩子本來專注力就比不了大人。是以先了解各年齡段孩子的專注時間才好做出判斷:

如果你家孩子還在 3 歲以下,那專注力不好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孩子三四歲了還丢三落四的,那專注力就有點差了。
為啥你家孩子老走神?可能有下面這些原因:
生理原因導緻孩子走神
孩子走神,首先先天性原因不能忽視。“前庭覺失調”導緻的注意力障礙,也就是我們說的多動症,在學齡期孩子之中占5~7%。
大腦裡的前庭神經核,能調控身體方向和肌肉運動。如果前庭神經發育不成熟,表現出來的就是坐沒坐相、笨手笨腳、注意力不集中、好動不安等。
非生理性的其他原因
1,關系與壓力
對孩子來說,情感方面最重要的是和同伴、老師、家長的關系。有時家長、老師在學習上無意間給他帶來過多壓力,誘發了孩子的逆反抵抗心理,導緻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兒。
建議:不管在幼稚園還是家裡,都要注意給孩子營造一個相對寬松的氛圍,以便孩子能主動集中注意力。
2,習慣問題
習慣性行為也是分散注意力的因素之一,吃飯時總是看電視、玩玩具等,勢必會養成孩子一心二用的壞習慣,以後也很難專注在同一件事兒上了。
建議:下次吃飯的時候順手關掉電視吧,餐桌上隻留下食物,讓孩子養成一次隻做一件事的好習慣。
3,環境原因
太過噪雜的環境、比如吵鬧的音樂、刺耳的人聲、電視聲等,不光有損聽力,還會幹擾專注力。對年齡小的孩子更是如此,不光會讓他無法專注,還會幹擾到他們的心情。
建議:是以,家長老師們一定要盡量讓孩子處于安靜舒适的環境中,偶爾放些舒緩的輕音樂,或者室内布置選擇暖色調,都有助于讓孩子情緒更加放松,做事更加專注。
4,家長的随意幹擾
粗心的家長經常會無意間闖進孩子的小世界。例如在家的時候,孩子正在專注地看繪本、玩積木或畫畫,媽媽擔心孩子,一會兒給送喝點水一會兒跟孩子說兩句話,這些行為都會給孩子打來很大的幹擾,讓孩子無法專心在手頭上的事兒。
建議:下次寶寶如果因為專注手工而忘了吃飯,千萬不要輕易打斷他,這種情況下,媽媽應該耐心地等他完成眼前的“工作”。畢竟孩子沉浸于自己興趣的時候,就是最專注的時候。
還有一種做法就是提前告知孩子,比如“過一會兒我們要出門,玩到那時候就要停下哦”。孩子心裡有數,也不至于突然被幹擾到而心情糟糕。
5,興趣原因
除了上面的因素,還有一個原因一定不能忽視:那就是興趣。
建議:3-6 歲的幼稚園小朋友,隻對新鮮事物感興趣。讓他安靜地坐在一個地方無疑非常困難。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經常在老師講課時三心二意了。其實隻要我們稍微動點小心思,比如用孩子感興趣的方式講解,孩子馬上就會表現出驚人的專注力喲。
養成這些好習慣,注意力自然提升
多運動、多朗讀
适當運動不光有益健康,對情緒調整,尤其在促進大腦活躍上也有更明顯作用。經常進行大肌肉的鍛煉,比如爬行、行走、翻滾或跳躍,會讓大腦反應更加迅速,思維能力更進步。
朗讀同樣有利于注意力。每天安排一個固定時間,讓孩子挑自己喜歡的故事大聲朗讀。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口、眼、腦要協調工作,注意力也必須高度集中。長期堅持,了解能力也會随之增強呢。
保證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無疑對孩子注意力有很大傷害,家長老師們中午按時督促孩子午睡,晚上也不要因為晚歸或看電視影響了孩子的入睡時間。保證好孩子睡眠品質和時長,孩子才能有精力做好事情。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兩歲以後,家長就要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小寶貝了,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等,這些都需要專注力和手眼協調能力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及早訓練孩子,也有利于孩子以後的集體生活。
幫孩子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你的孩子常常心不在焉,就要考慮一下是不是興趣出了問題。
這些小遊戲可以幫助孩子鍛煉專注力
拼圖
拼圖遊戲可以培養手眼協調能力、觀察能力和專注能力。可以先用大塊圖檔給孩子訓練,之後再逐漸增多。拼圖要選孩子熟悉的、喜歡的形象,比如小動物、小汽車等。入門困難的話,可以讓他對照着完整圖形進行拼搭,指點他注意圖塊拼接處的特點。
串珠遊戲
有助于訓練寶寶的精細動作和專注力。準備一根繩子,以及各種顔色的小珠子,先給寶寶示範如何進行,比如按不同顔色交替穿,還可以有規律地依次穿。主要針對小班的孩子練習。
迷宮
迷宮是集探索與毅力為一體的遊戲,這類的書籍和玩具很多,爸爸媽媽可以到網上搜尋迷宮書。這類遊戲在遊戲過程中,也能讓寶寶完全集中注意力。
益智遊戲
象棋、撲克牌(排順序、撿紅點)、跳棋,都需要高度的專注力,以及足夠的認知,才能有勝算的機會。認知還不錯且活動量高的孩子,對于競賽性的活動,都會相當有興趣,且樂此不疲。
事關幼兒無小事兒,孩子分心走神的背後有多種不同因素的綜合。其實隻要家長、老師們給孩子們多一點細心和耐心,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難題。是以,還在糾結煩惱的家長們趕快把今天的小政策收入囊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