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族遷徙融合:飲食交融,魏晉南北朝的餐食具有怎樣的時代特色?

導語:

飲食器具是飲食生活中必不可少,反映出一個地區的社會生産和文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經濟發展直接影響着當時飲食文化發展。草原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漢族之間,不同的草原遊牧民族之間、農耕漢族不同政權之間戰争與沖突不斷。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遊牧民族與農耕漢族之間拉鋸式的争奪。這不僅促進河西地區農牧業交替發展,而且為魏晉時期民族融合、交流提供了條件,使得河西地區具有獨特的飲食文化内涵。

民族遷徙融合:飲食交融,魏晉南北朝的餐食具有怎樣的時代特色?

一、魏晉時期河西地區飲食消費結構

1、民族融合、文化交融的過程中形成河西獨特的飲食文化

飲食消費結構随着環境的不同而呈現出很大的不同。河西地區絲綢之路貫穿全境,東來西往的飲食文化在這裡荟萃、交融。同時魏晉時期河西地區農牧業并重,匈奴、鮮卑、氐、羌、羯等草原遊牧民族和漢族都從事農牧業生産活動,飲食消費結構呈現出新的特色,并且在民族融合、文化交融的過程中形成河西獨特的飲食文化。

《齊民要術》記載粟米曲做酢法中放入煮熟的粟飯,當時河西地區積粟百萬可能也會用粟做醋。除此之外黍稷也是當時人們經常食用的主食,在敦煌馬圈灣漢代烽隧遺址發掘出了黍,每逢節日宴飲,祭祀等是宴席上必備的主食。胡餅是一種烤炙的燒餅,是北方少數民族的食物。

自漢傳入中原後,在中原逐漸流行開來,當時的漢靈帝喜歡食用胡餅,而導緻“京師皆食胡餅”。有時制作胡餅時還會在上面撒上胡麻,增加胡餅的香味。敦煌胡餅品種豐富,有大胡餅、小胡餅、還有在制作過程中加入油而做成的有油胡餅。胡餅便于攜帶,可以久存,是出行時食用的良品。

魏晉時期人民喜歡飲食粥類食品,并且制作技術日趨精細。上至皇親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經常食用粥。當時達官貴族食用肉羹較多,平窮百姓主要食用菜羹。當時河西還是食用駱駝羹和産自西域的胡羹。

民族遷徙融合:飲食交融,魏晉南北朝的餐食具有怎樣的時代特色?

2、河西地區烤肉叉的特點

魏晉時期可以烤炙的食物種類有很多,各種飼養的肉食品種除外,還有麻雀制,鹿肉炙、魚炙、山東還有烤炙知了等。丳炙烹饪的過程及手持肉串的圖像是漢魏時期畫像磚、畫像石用以表達豪貴富足生活的一種方式,也是當時肉食在飲食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寫照。

河西地區魏晉時期墓葬壁畫中宴飲圖庖廚圖、出土的器物,反映了這一時期河西地區作為文化通道上東西南北飲食交流的融合。丳炙是此時河西地區重要的肉食烤炙方式。羌煮貊炙的烹饪方式反映出魏晉時期流行于皇室貴族的生活方式,出現在河西士族莊園中,奢華的生活主要是兩方面影響:

一方面是當時河西遠離中原社會戰亂的局面,相對安定,人們生活安逸;另一方面,河西地區胡漢交流頻繁,大量的胡人内遷,影響着當時漢族人們的衣食住行。

民族遷徙融合:飲食交融,魏晉南北朝的餐食具有怎樣的時代特色?

二、魏晉飲食器具與飲食文化

1、飲食消費和器具種類豐富

魏晉時期人們重視飲食享受,官僚貴族掀起一股放浪形骸、縱情享樂之風,受此影響,鐘鳴鼎食之家無不追求整齊肴馔,花樣争奇鬥豔。從《齊民要術》中記載的飲食種類和烹饪方式可以看出當時“食不厭精脍不厭細”的飲食發展趨勢。河西地區的世族大家和官僚也不例外,追求美馔佳肴。

從使用的飲食器具來看,當時炊具主要有竈、三足鼎、釜、甑,繼承漢代炊具的同時,也融入了新的特色,竈面上模印的炊具帶有河西獨有的地方特色,竈上排煙裝置與今天河西農村的煙囪有異曲同工之妙。遊牧民族宜攜帶的三足架,鼎在河西少數民族的穹廬中依舊可見。河西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常有盤、案來盛放食物或者飲食器具。

受少數民族的飲食的影響貊盤傳入是傳入中原地區,河西地區壁畫磚中有侍女用貊盤來盛食物的情景。案在河西地區魏晉時期使用廣泛,盛置食物的棜案,長形和圓形食案、俎案等使用場合不同,案的形制和種類不一。魏晉時期具有時代特征的槅由中原傳入河西地區,被人們使用。

民族遷徙融合:飲食交融,魏晉南北朝的餐食具有怎樣的時代特色?

2、餐制與合食制并行

先秦時期,先民大都一日兩餐,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業社會作息規律。随着社會的生産力的發展,社會财富的增加,漢代一日三餐制普及開來,但平民家庭依舊兩餐。唐以後,一日三餐取代了兩餐制。

魏晉時期是一日兩餐到三餐的過渡時期。先秦兩漢時期,各人席擺放幾案,進食時跪坐在案前,案上放置食物和器具,分别據案而食,食物互補混雜。魏晉時期延續先前跪坐的飲食方式,當時跪坐主要是在席子上或者榻上,席一般用草席,如蔺席和菀席。魏晉時期酒之風盛行,不僅達官顯貴嗜酒,民間的飲風也毫不遜色。

尤其是魏晉文人,更是離不開酒。他們或飲酒消愁,或以酒避世,也有的借酒放縱。曹操有“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名句,後人多引用以喻借酒消愁。魏晉時期河西民間釀造酒業已經形成相當大的規模,釀造技術和使用的器皿也達到了一定的水準。河西的酒有用糧食釀造的,也有葡萄佳釀。

民族遷徙融合:飲食交融,魏晉南北朝的餐食具有怎樣的時代特色?

三、飲食器具反映社會等級的差異性

1、飲食階級差異

當時河西的世族大家和官僚生活安逸悠閑,飲食種類豐富,六畜齊全,果蔬充足。河西魏晉壁畫磚有 229 幅關于宴飲和庖廚的場景,從壁畫磚中可以看到世族大家和官僚食美味佳肴,姿态悠閑,有歌舞助興。河西士族和官僚府邸之中奴婢成群,直接服務于飲食生活的奴仆十數人,甚至更多。

魏晉時期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帶來飲食方面的新元素,胡族的飲食結構和烹饪方式深受貴族官僚喜歡。魏晉時期頻繁的天災不斷襲擾脆弱的農業經濟,長時間、大規模的戰亂使得土地荒蕪,百姓流離失所,死亡大半。幸存下來的群眾又身受封建政權的殘酷剝削,故而普遍陷于貧困狀态,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是常見現象。

河西地區的地方割據勢力,趁着中原戰亂頻繁無暇顧及河西,土地兼并嚴重。地廣人稀的河西也達到了“小民無立錐之地”的地步。河西壁畫中有衣衫褴褛,赤腳行走的人,壁畫中大量的奴仆、在田間勞作的才是社會中勞作的主要力量。

河西少數民族穹廬帳中,中間三腳架上放置鼎或者釜,一方面是便于遊牧攜帶,另一方面是少數民族經濟相對對漢族士族大家落後和貧窮。相對漢族豪族大家,對比河西世族莊園的宴飲場面,普通百姓在安定的年代才能果腹,戰亂年代屍骨無存。

民族遷徙融合:飲食交融,魏晉南北朝的餐食具有怎樣的時代特色?

2、胡漢之間的飲食交流文化

魏晉時期由于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帶來飲食方面的新元素,催生了飲食結構和烹饪方式新的變化,這一時期胡族與漢族的飲食經過長期的交融結合,産生了許多新的烹制形式和方法。胡族的飲食加工方法主要是炙與炮,“羌煮貊炙”與“胡炮肉”是其典型代表。

胡族的飲食習俗與漢族以糧食、蔬菜為主、輔之以肉食的食俗不斷碰撞,互相吸收,晉武帝時期少數民族的飲食已經成為官宦世家的飲食時尚。從“血流指間”可知“貊炙”隻是将肉烤得六七分熟,肉中還有帶血。

這樣的烹饪方式在漢族看來不是十分禮貌,各自以刀分割,以手抓食,血流指間的進食方式必被視為“穢”行,不合禮儀,遭到漢族人的輕視,其在漢族飲食生活中的地位必定甚低。胡床、胡椅的引進,改變了中國人席地而坐的飲食習俗和分案而食的飲食風尚。

魏晉以前進餐時席地而坐,在河西魏晉壁畫中常見宴飲時賓主席地而坐,身前置案的場景。魏晉南北朝之後胡床成為大家普遍家庭裡的家具,到唐代人們進餐時做椅子,身前放置桌。

漢族也不斷向周邊則民族傳播中原的飲食文明。如漢族古老的食品寒具、環餅、粉餅等,也為許多少數民族所嗜食。正是由于各民族飲食文化的互動影響,才使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飲食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民族遷徙融合:飲食交融,魏晉南北朝的餐食具有怎樣的時代特色?

結語: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也是精神上極自由、極解放、極富藝術精神的時代。魏晉六朝的飲食文化風氣與這個時代的名士風度以及文學特征是緊密相連的。在魏晉南北朝成為文學自覺時代的前提下,人們對飲食的探索也走上了審美的道路。

魏晉時期河西地區世族大家與平民百姓的飲食結構、器具、方式等都形成了鮮明的差異性,社會等級明顯。河西地處中西方交流的要道,中原地區與西域諸國的飲食交流、河西當地少數民族與漢族的飲食交流反映,各自文化的互相滲透,使得河西的飲食文化帶有濃厚的地域特色和少數民族特色。

參考文獻:

《晉書》

《三國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