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肋侍菩薩 雲岡石窟 北魏早期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中國進入了三國時代。

從三國到魏晉、南北朝,一共361年,這三個半世紀的中國大地上戰亂頻生、兵連禍結,和平的日子少,打仗的時候多。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作為亂世,南朝似乎更需要精神的寄托。佛教,恰恰就成了這個寄托。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供養菩薩 雲岡石窟 北魏中期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第一窟拱形門與中心柱正面(南面)佛龛 鞏縣石窟 北魏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交腳菩薩(原雲岡石窟15窟) 北魏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這一時期,宗教類建築得到了飛躍發展,其中典型的案例就是各種石窟。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中國的四大石窟全部開鑿于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後列代均有修繕、新增。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飛天奏琵琶浮雕 北魏 石雕高40厘米 雲岡石窟

最早開工的是敦煌石窟,開鑿于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這一年,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亭呼朋喚友、曲水流觞,寫下了千古名篇《蘭亭集序》。

30多年後,後秦政權在甘肅天水開鑿石窟,是為麥積山石窟;北魏拓跋氏立國之初,就在大同開鑿雲岡石窟,到了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又在新都南麓開鑿龍門石窟。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佛龛及彩塑 莫高窟第249窟西壁

這四大石窟成了那個時代崇佛、信佛最直接的證據。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很多人心中都先入為主地認為,石窟就是鑿山為室、雕刻佛像、繪制壁畫,屬于雕塑、美術範疇,和建築沒有關系。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莫高窟第148窟壁畫 藥師經變

事實并非如此,敦煌的九層高樓就是木結建構築,飛檐翹角、氣勢恢宏;莫高窟第148窟壁畫,反映的是盛唐時期大型寺廟建築群組的風姿,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主殿多采用庑殿頂,配殿多采用歇山頂,這能看出建築的等級制度。

莫高窟第359窟壁畫,反映的是中唐時期的閣樓建築形象:六角攢尖頂,瓦上有小吻獸,兩門四窗對開,走廊外加護欄,須彌座式收腰的基座。跟今天常見的亭子非常接近了。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此外,石窟内部經常可見仿木結構的坡頂、鬥栱、梁柱,這些雖然都是石構件,但也忠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木結構的樣式。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第一窟東側禮佛圖 鞏縣石窟 北魏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第一窟拱形門與中心柱正面(南面)佛龛 鞏縣石窟 北魏

除了石窟以外,佛塔也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了。

佛塔,又稱“寶塔”,其名源于印度梵文Stupa(窣堵波),也有人翻譯為“浮屠”,是以我們今天有一句婦孺皆知的俗語叫“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二佛并坐 雲岡石窟 北魏中期

古印度的佛教寺廟,最初都是以佛塔為中心,其他建築圍繞在佛塔周圍。佛教東傳中國後,最初的寺廟格局延續了這個傳統。隻是到了隋唐以後,供奉釋迦牟尼佛的大雄寶殿才逐漸取代了佛塔的中心位置,成為寺廟最關鍵的建築物。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河南登封的嵩嶽寺塔

大陸現存最早的佛塔是河南登封的嵩嶽寺塔,該塔始建于北魏正光4年(公元523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

嵩嶽寺塔為磚砌密檐式佛塔,塔身為十二邊形(中國孤例),全塔高39.8米,底層外徑10.6米。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第一層塔身特别高大,用疊澀平座将之分為上下兩段,在四個正面開了貫通上下段的塔門。

下段的其餘八面都是素面平磚,沒有加以裝飾。上段是整個塔裝飾最集中的地方,分别裝飾壺門、獅子、火珠垂蓮。塔刹用石塊雕刻而成。、

刹座是巨大的仰蓮瓣組成的須彌座,須彌座上承托着梭形的七重相輪組成的刹身,刹頂是一個巨型的寶珠。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嵩嶽寺塔外觀勻稱、秀麗,總體輪廓呈現和緩的抛物線形,正是由于它的設計科學合理、建造嚴謹認真,故而能夠一直儲存至今,曆經地震、兵火等天災人禍,都安然無恙。

因為列朝列代的崇佛之風佑護,南北朝時期的石窟、佛塔,很多都保留了下來,成為我們的寶貴曆史财富。

但是,南北朝時期的都城規劃、宮殿建築就沒那麼幸運了,因為戰亂頻繁、兵火不斷,今天我們已經看不到南北朝時期的任何宮城遺址。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南北朝是人類的苦難史,卻也是藝術的熔爐。因為南北朝頻繁更疊的政權和不斷換場的帝王,石窟、佛寺、佛塔造像的風格也跟着時代而改變,以變化多端著稱。

讀懂它,你會發現,原來亂世之美其來有自,那些佛像上神秘而睿智的微笑,正是這個時代的最好代表。

課程推薦

南朝模式及其北傳

在漢族統治下的南朝,漢民族特有的造像樣式誕生了,并傳往北方,影響了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造像樣式的形成。在北魏新首都洛陽佛教的發展下,全國掀起了又一次開窟造像的熱潮,并且影響到了北方各地石窟藝術的制作和造像、造像碑的雕刻。永甯寺的考古發掘,又為我們提供了北魏的寺塔資料。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成都萬佛寺遺址出土的梁普通四年造像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北魏賓陽中洞内景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河南洛陽永甯寺遺址出土的北魏供養人泥塑像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甘肅天水麥積山第121窟北魏弟子菩薩塑像

主講老師

亂世中的微笑|南北朝佛教藝術

常青

佛教藝術史學家,美國堪薩斯大學藝術史系博士,北京大學考古系學士、碩士。主要研究佛教藝術。出版有《長安與洛陽:五至九世紀兩京佛教藝術研究》(文物出版社)、《金石之軀寓慈悲 美國佛利爾美術館藏中國佛教雕塑》(文物出版社)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