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的出土文物,給世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形狀奇特,樣式兼具狂放誇張又不失細膩寫實的青銅面具、雕像。
在三星堆的祭祀坑中,考古人員共發掘出土了數百件青銅器,還有大量的青銅人像、人面像、獸面像和青銅人頭像。這些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數量最多,形體最大的青銅雕像群。這些珍貴文物包括青銅縱目人像、青銅大立人像、青銅神樹、黃金權杖、黃金面具等。而在華夏境内的其他遺迹中從未見過與其類似的出土文物,如此風格獨特具有鮮明色彩的文物,讓專家學者一時語塞。三星堆文明到底是何種文明,是源自于華夏文明還是獨立于華夏文明的另一種新文明,亦或是來自于西方的古文明?

之是以專家無法給出結論,主要是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與中原文明有着較大的差異性,如黃金權杖、青銅面具、青銅神樹等。因為在我們已經了解的夏商及以前的中華文明中,并無類似風格的文物出土。于是,有很多的專家開始懷疑,三星堆文明是否來自于兩河文明,甚至是埃及文明。因為三星堆出土的權杖、面具等與域外的文明有着一定的相似元素。
兩河流域文明綿延數千年,形成了王冠、冠帶等成系統的王權辨別,三星堆出土的金冠帶、金面罩也指向社會資源的高度集中,展現了王權的符号化,而金杖等也是常見于埃及和兩河文明。另外,蘇美爾考古發現的吉爾伽美什國王向生命神樹祈禱的石雕上的生命神樹與三星堆的青銅神樹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它們的樹枝都呈現向下彎曲的特征。并且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太陽形器,與古埃及壁畫中代表太陽的圖案有着很高相似性。
然而這些都是某些專家所猜測,并不具有可說服性的強有力證據,相反,另一派的專家則堅持認為,三星堆文明并非是來自于西方文明,而是與華夏文明有着很高的傳承性,可以看作為華夏文明的的一個分支,隻是由于不可知的因素而最終走向消亡。
為何這部分專家相信三星堆文明是華夏中原文明的分支呢?從1929年發現三星堆遺址并開始挖掘直到現在,針對三星堆的考古發掘已經持續了差不多快百年,前前後後出土不計其數的珍貴文物。我們不能隻盯着某一些個别未知的文物而進行随意斷定。其實三星堆也出土過更多的與中原文明有着密切關聯的文物。
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對三星堆炭屑樣品使用碳14年代檢測方法進行了分析,對年代分布區間進行了初步判定,三星堆遺址一期遺址距今四千至四千八百年,相當于龍山文化時期;三星堆二期遺址距今三千二百年至四千年,相當于中原夏商時期;而三星堆三期遺址距今兩千六百年到三千二百年,相當于殷商末期到西周初期。
中華文明的啟始脈絡就是玉,這是中華文明與其他域外文明最根本的差別,華夏子孫崇玉情結一直被延續至今,玉器一直是華夏子孫不可磨滅的精神寄托。如果要研究中華文明,玉文物是最為核心的研究突破口。
而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主要以青銅器和玉器為主。如三星堆出土的龍虎尊,與中原阜南月兒河出土龍虎尊,居然在高度和外形上有着驚人一緻性。而一些比較常見的玉琮、玉戈、玉璋、玉琮等玉器與黃河流域、甚至長江流域的良渚文化顯示出高度的一緻性。從這些就可以看出,三星堆文明與中原文明存在較高的聯系。隻是當時三星堆可能受到來自西亞、南亞等文明的些許影響,走出了一條獨立于中原文明的發展方向。但是有一點不可忽視,那就是三星堆文明其實就是源自于中原文明,甚至可以視為中華文明的一個曆史支系。
作者:國學那點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援。
國學那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