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

“畏獸”全身、半身、頭像

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

虎魄造辦處——緻力于學習研究探索中國古代琥珀藝術

特别是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琥珀制品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畏獸”形象大量出現于魏晉南北朝時期,此時“畏獸”形象亦達到了鼎盛時期。不管是兩晉還是南北朝,不管是佛教、祆教、還是道教,都能見到“畏獸”形象。還被研究祆教的學者認為是祆教的“焰肩神”。“畏獸”全身形象基本上特征比較明顯,大緻上都能區分和辨認。而“畏獸”形象的半身和頭像的特征相對于全身更少,不利于區分和辨識。是以,筆者用一些圖檔資料進行分析。

全身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從筆者目前所收集的資料來看,兩漢至魏晉時期的“畏獸”形象多為全身。臨沂沂南北寨東漢畫像石墓中的畫像石上,不僅有“畏獸”的全身形象,還開始大量出現“畏獸”頭像。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美術館藏北魏元谧石棺前檔中的“畏獸”全身形象(拓片引用《瓜茄》第5号,第367頁)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河北磁縣灣漳北朝壁畫墓墓道西壁壁畫中的“畏獸”全身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北周·莫高窟第297窟西壁“畏獸”全身形象雕塑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北響堂山石窟第九窟——大佛洞内的“畏獸”全身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北齊琥珀“畏獸”全身形象飾物

半身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四川蘆山縣東漢王晖石棺前檔上面的“畏獸”半身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北朝銅鎏金“畏獸”半身形象輔首

“畏獸”半身形象主要是頭部和手臂部分,其手臂上面的“毛發”;手爪三指的特征都與全身形象的“畏獸”相符。特别是南北朝時期,大量出現了這種“畏獸”的半身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北齊徐顯秀墓出土“畏獸”半身形象門楣石刻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大同北朝藝術博物館藏北朝石棺床上的“畏獸”半身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大同北朝藝術博物館藏北朝石棺床上的“畏獸”半身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大同北朝藝術博物館藏北朝石棺床上的“畏獸”半身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大同北朝藝術博物館藏北朝石棺床上的“畏獸”半身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大同市博物館藏北魏“畏獸”半身形象瓦當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北朝石棺床上的“畏獸”半身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陝西碑林博物館藏:唐代李壽墓門楣上的“畏獸”半身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晉代“畏獸”半身紋金珰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簡化的半身形象,這些簡化後的“畏獸”半身形象僅有頭部和雙手(爪),沒有了手臂及其手臂上的“毛發”。如果再簡化去掉了雙手(爪),那麼就成了“畏獸”的頭部形象。這是由全身向半身、簡化半身,再簡化到頭部形象的一個演化過程。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這樣的資料還有很多,筆者為什麼能認定這些就是“畏獸”形象的半身形象呢?筆者主要是根據同時期的“畏獸”全身形象的相關文物進行印證。

以北朝時期的石棺床為例,如下: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畏獸”半身形象通常都出現于石棺床的中間位置,正臉形象。而左右的“畏獸”全身形象基本上都是面朝中間。除此之外,再對比它們的頭部細節特征,就可以肯定都是“畏獸”,隻是不同造型的塑造。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南北朝時期“畏獸”的主要特征:獸頭人身,肌肉勁健,眼睛圓睜,闊鼻大口,牙齒外露,有些頭上有雙角,腦後有兩撮直豎的毛發。上身袒露,臍乳畢露,腹背顔色不一。兩肩上穿一件護肩,護肩上有3-5束由粗變細的飄帶,飄帶随着手臂的姿勢作向上、向下、向後飛揚。個别股後有一條尾巴、或有兩三組長毛。下身着過膝短褲,褲腰處有黑白色格紋,兩褲腿飾花邊并各系一條長麾。兩趾三爪,多呈疾走奔趨之狀。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再用“畏獸”半身形象與全身形象在細節特征上進行對比(上圖)。在“畏獸”半身形象中,其主要特征中的“三爪”最為明顯,然後頭部特征與全身形象基本一緻。是以從多方面來看,筆者認為,這種即為“畏獸”的半身形象。

頭部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前面引用的圖檔資料中,有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美術館藏北魏元谧石棺前檔上的“畏獸”全身形象(拓片)、四川蘆山縣東漢王晖石棺前擋上面的“畏獸”半身形象、北齊徐顯秀墓出土“畏獸”半身形象門楣石刻、唐代李壽墓門楣上的“畏獸”半身形象,這裡用的是北齊東安王婁睿墓出土門楣上的“畏獸”頭部形象。這些“畏獸”的全身、半身、頭部形象都出現于石棺門楣的上面位置。把這些資料聯系起來,可見它們都是一脈相承的。隻是用了“畏獸”的不同身體特征來表達而已。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北齊東安王婁睿墓出土門楣上的“畏獸”頭部形象

從出土文物來看,“畏獸”頭部的形象主要分為三種,一種為“畏獸”頭部不銜勝的形象、一種為“畏獸”頭部銜勝的形象,另外還有一種為“畏獸”輔首形象。

先看“畏獸”頭部不銜勝的造型。與半身形象的差別主要是沒有出現爪子和肩膀及肩膀上的“毛發”部分,僅剩下頭部(見上圖)。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大同北朝藝術博物館藏:北魏門楣上的“畏獸”頭部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山西省博物院藏北魏石棺床上的“畏獸”頭部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河北石家莊趙縣(古稱趙州)的趙州橋上面的“畏獸”頭部形象

建于隋朝開皇十四年至隋大業二年(即公元594年~606年)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唐代吐蕃時期嵌松石獸面天鵝紋飾盤上面的“畏獸”頭部形象

中東卡達王室阿勒薩尼藏

“畏獸”頭部(輔首)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南北朝的瓷器上面多見“畏獸”形象,大部分是“畏獸”的頭部形象的貼塑,個别為“畏獸”的全身形象,亦有“畏獸”的全身形象與頭部(輔首)形象的混合使用。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藏

北齊青釉陶罐上面的“畏獸”全身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南京市六朝博物館藏

江蘇南京東郊麒麟門外靈山梁朝墓出土青瓷蓮花尊上面的“畏獸”全身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河北省博物院藏:北朝青釉仰覆蓮花尊上面的“畏獸”全身形象和頭部形象混合使用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山西省博物院藏:北齊徐顯秀墓出土黃綠釉瓷尊上的“畏獸”輔首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2015年倫敦蘇富比隋代褐釉貼花仰覆蓮花尊上面的“畏獸”全身和輔首形象的混合使用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2015年倫敦蘇富比隋代褐釉貼花仰覆蓮花尊上面的“畏獸”全身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2015年倫敦蘇富比隋代褐釉貼花仰覆蓮花尊上面的“畏獸”輔首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四川蘆山縣東漢王晖石棺前擋上面的“畏獸”輔首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山西省博物院藏北魏石棺床上的“畏獸”頭部形象

(頭部雙角之間有人物裝飾)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大同市博物院藏北魏銅鎏金“畏獸”頭部形象輔首

(頭部雙角之間有人物裝飾)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藏:銅“畏獸”全身輔首形象

(上面那件輔首中間的人物裝飾與這件輔首上的“畏獸”形象造型相似)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四川蘆山縣東漢王晖石棺前擋上面的“畏獸”半身輔首形象、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藏:銅“畏獸”全身輔首形象。從這些文物來看,北朝時期的這些銅輔首,從形象的塑源上分析,這些輔首的造型與戰漢時期的輔首在造型上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再結合北朝大量流行“畏獸”的這種時代背景,同時還有其它“畏獸”輔首全身和半身形象的文物相佐證。筆者認為,北朝時期大量使用的這些輔首,應該都是屬于“畏獸”的頭部形象。

“畏獸”頭部銜勝形象

(即“畏獸”、“勝形飾”、“西王母”、“佛教菩薩”之間的藝術結合)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北齊徐顯秀墓出土門楣上的“畏獸”銜勝半身形象(紅色标顯内為雙勝)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南陽鄧縣南朝畫像磚墓門楣上的“畏獸”銜勝頭部形象彩繪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南京江甯東晉墓出土的“畏獸”銜勝頭部形象金珰

南北朝都有出現“畏獸”銜勝的形象,“畏獸”形象與“勝”的結合,在北朝地區比較明顯。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山西東魏九原崗壁畫墓和北齊婁睿墓出土的壁畫中,雷神以“畏獸”的形象出現,并在雷鼓中以“勝形紋飾”相間隔(上圖1-2)。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而在敦煌莫高窟西魏時期同題材的壁畫中,所有出現“畏獸”形象的雷神,其雷鼓中間無“勝形紋飾”相間隔(上圖3-5)。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而且,時間更早一些的東漢畫像石上的同題材也沒有,可參考江蘇徐州畫像石藝術館和山東臨沂吳白莊東漢畫像石墓中“畏獸”形象的雷神(上圖6-7)。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同時在河南鄧縣南朝畫像磚墓出土的壁畫中又有“畏獸銜勝”的形象組合,在壁畫的下面左右還各有一“飛天”形象(上圖8)。這種“畏獸銜勝”的組合還在南京江甯區東晉墓中出土的金珰上出現(上圖9)。我們可以參考(上圖10)東漢畫像石上的西王母頭上“戴勝”形象,來确定“畏獸銜勝”的形象是“畏獸”和“勝”的結合。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西王母”和“畏獸”等傳統中原宗教信仰中的形象,在西魏時期的莫高窟壁畫中出現與佛教融合。其實這種融合在四川地區東漢時期的搖錢樹上已顯雛形(上圖11)。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北魏青銅鎏金彌勒佛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陝西碑林博物館藏:北魏彌勒佛石雕下面左右的“畏獸”全身形象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從上面這些文物可見,“畏獸”全身形象在北魏時期就已經開始融入佛教,東魏的佛教藝術中出現了“畏獸”的半身形象。到了北齊時期,逐漸演變成“畏獸”的頭部形象與菩薩身上璎珞珠飾的融合。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河北磁縣北朝博物館收藏:北齊周超墓出土的一組琥珀“畏獸”玉組佩

而“畏獸”頭部形象簡化後與各種珠飾組合成菩薩身上的璎珞主要出現于北齊時期。同時,在北齊進階貴族墓中經常出土以琥珀“畏獸”為中心,并與瑪瑙、水晶、玻璃等組合而成的組佩(上圖)。這種帶有琥珀“畏獸”形象的組合飾物主要出土于北齊進階貴族墓中,可見這種飾物在北齊時期是進階貴族身份地位的像征。同時亦可見中國傳統玉組佩在北齊時期的變化。

北齊菩薩璎珞上出現的“勝形紋飾”,在中原地區最早出現于西漢中晚期。從西漢晚期開始到東漢時期主要與“西王母”相結合或單獨出現,在山東地區東漢時期的畫像石中大量出現“西王母戴勝”的形象。随着東漢的滅亡,“西王母”崇拜亦逐漸衰落。此時佛教興盛,山東地區曾經流行的“勝形紋飾”開始與佛教藝術融合。這種融合筆者目前僅見于北齊的山東青州地區。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青州博物館藏:北齊時期菩薩身上璎珞中的“勝形飾”

虎魄造辦處: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畏獸”全身、半身、頭像三種形象分析

青州博物館藏:北齊時期菩薩身上的“畏獸”頭部形象

筆者認為,所有的這些例子可以充分的證明了,“畏獸”頭部形象和“勝形紋飾”在青州地區東魏北齊菩薩璎珞上的出現,是佛教在青州地區的本土化和漢化的特征之一。是東西方宗教藝術文化,在局部地域性的互相融合。也就是說,隻要看到菩薩身上的紋飾中有“畏獸”頭部形象,或者“勝形紋飾”。那麼,就基本可以确定這件菩薩造像就是東魏北齊時期青州地區的。

以上均為筆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絕對正确,僅供參考。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釋出,圖文由作者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