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

中國古代享有“禮儀之邦”“衣冠王國”的盛譽。唐代孔穎達在注釋《左傳》時曾經這樣解釋對中華民族的“華夏”的叫法:“中國有禮義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可見,衣與禮在古時是密不可分的。

商周時期,統治者推崇“禮制”,使服飾的等級區分系統化。秦漢時期在此基礎上,确立了一整套服飾制度,成為大一統王朝等級禮法制度的标志。衣冠制,後世相繼沿用,并進行了多次變革。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上下身互相連屬的深衣。赫赫有名的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學習西北遊牧和半遊牧民族的服飾,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服飾大變革。從南北朝到唐代,中國服飾由漢魏時的單一系統,變成華夏、鮮卑兩個來源之複合系統,由單軌制變為雙軌制,是服飾史上第二次大變革。到清代,男子改着滿族服飾,華夏傳統服制斷檔,算是服飾史上第三次大變革。

中國古代對絲織物的不同織造方法形成了諸多品種,如多色織花的錦、表面光滑的緞、紋如冰的绫、薄而有孔的羅、輕薄的紗、斜紋的绮以及生絲織成的絹,此外還有通經斷緯的缂絲。對絲織物的美化,除了提花工藝以外,還有染色、印花、刺繡和畫畫等方式。在穿針走線中裁制五彩斑斓的華服,後人從中找尋與前人對話的密碼,完成文化傳承的嚴絲合縫。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是國博首個服飾通史類展覽。展覽按曆史時期分為六個部分,展出文物近130件(套)。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

01

古代服飾

--- 服飾的出現 ---

中國的服飾源頭可上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晚期,那時的先民已經開始穿衣配飾,服飾的觀念已經出現,而中華服飾文化由此發端。

在舊石器時代已經有骨針,黃帝時“治其絲麻以為布帛”,線在這時候也出現了。此後,以麻和葛織物(古稱布)以及絲織物(古稱帛和錦)為主要材質的中國衣裳登上曆史的舞台。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

距今45000年前的遼甯海城小孤山遺址,曾出土穿孔的骨針,這是中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骨針。舊石器時代先民已能利用骨針将獸皮一類自然材料縫制成簡單的衣服,并且用獸牙、骨管、石珠等做成串飾進行裝扮。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

·新石器時代 骨針。國家博物館

到了新石器時代,撚線的紡輪在各地諸多遺址中大量出現。這時已能紡織葛、麻、絲織物,制作衣、裙、開裆長褲和鞋、靴、帽等,服飾類文物出土的數量增多。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

·新石器時代 陶紡輪。國家博物館

這件彩陶靴靴筒為圓形内空,靴幫與靴底連接配接處内凹。靴面黑彩繪對稱雙線回紋、帶紋和三角紋。這件距今3000年前彩陶靴樣式與現代靴子幾乎完全相同。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

·新石器時代 彩陶靴。青海省博物館

--- 先秦服飾 ---

商周時期,統治者推崇“禮制”,使服飾的等級區分系統化,後世相繼沿用。春秋、戰國時期連年戰亂,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鳴”,對服飾有較大影響。這時出現了上下身互相連屬的深衣,并引進胡服。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

·戰國 着深衣的木俑(一對)。國家博物館

西周時不僅在腰前系較寬的巿(音“福”),還在身前系玉佩,垂至腹下。成組的玉佩是貴族身份的展現,身份越高,組玉佩越長,行走越慢。系玉佩的作用就是“節步”:身份不同,步伐不同,以展現“君臣尊卑,遲速有節”。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

·戰國 組玉佩。國家博物館

先秦時期,貴族們在穿着上衣下裳式服裝時,會在腰間束大帶和革帶。大帶以絲織物制作,雖然較為華美,但不宜懸挂重物。巿和佩都要系在革帶上。帶鈎的使用使革帶的形制大為改觀。根據《墨子》《左傳》中記載,帶鈎最初稱為“鈎”,目前所知最早的帶鈎岀現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在戰國時期,武土們多穿着齊膝的上衣和長袴,腰間隻束一條裝鈎的革帶,是以革帶的造型開始受到重視,制作也日趨精巧。材質岀現了金、銀、銅、鐵、玉、瑪瑙等,銅、鐵帶鈎的加工也有錯金、鎏金、嵌琉璃、嵌玉或松石等。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

·戰國 嵌金玉龍紋鐵帶鈎。國家博物館

從西漢起,中國的絲綢不斷大批地運往國外,成為世界聞名的産品,開啟了世界曆史上第一次東西方大規模的商貿交流,史稱“絲綢之路”。

這件帶鈎銀質鎏金,鈎兩端鑄成浮雕式的獸首,鈎兩側為長尾鳥。鈎身正面嵌飾3埉白玉玦,玉玦中心各嵌一粒半球形蜻蜓眼琉璃珠,鈎頭為鑲白玉琢成的雁首形,整個帶鈎把金屬鑄造工藝和琢玉工藝結合起來,十分精湛,堪稱中國古代最華美的帶鈎。

·西漢 蟠龍雙龜紋鎏金銅帶頭。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 秦漢魏晉南北朝 ---

秦漢時期在傳承商周服制的基礎上,确立了一整套服飾制度,成為大一統王朝等級禮法制度的标志。冠制從屬于服制,是身份、品階以至官職的象征。

·西漢 武士俑。國家博物館

漢代女性平時着長衣,有直裾的,也有曲裾的。曲裾的為深衣,深衣綴襳髾的為袿衣。《釋名·釋衣服》記載:“婦人上服曰袿。”“上服”指的是上等之服,即盛裝。袿衣是在深衣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其特點是衣上有旒,旒又分兩種:一種作飄帶狀,名襳;另一種做刀圭狀,名髾。在漢代的袿衣上,襳髾尚不齊備,至南北朝時,“飛襳垂髾”的袿衣就裝飾得很富麗了。

魏晉南北朝是大陸曆史上的大變革時期,民族融合的同時也伴随着服飾的革新。南朝保留下來的衣冠禮儀制度持續影響着北方的各少數民族,而後者服裝中的合理成分也被漢族服飾逐漸吸收,中華服飾文化取得了新的發展。

漢代的成年女性多梳椎髻。椎髻是一種單個的、像一把錘子一樣拖至腦後垂至肩背的小髻。以“舉案齊眉”故事聞名的孟光,史書中記載她為“為椎髻,着布衣”。除椎髻外,也有将長發用髻绾于腦後的圓髻等。

南北朝時期,女性發式更加多樣。北方最引人注目的是梳作十字型的發髻,南方則是加巾帼的扇形大髻。

·漢 彩繪木雕女舞俑。國家博物館

·南北朝 彩繪十字髻女立俑。國家博物館

--- 隋唐五代 ---

隋唐是大陸古代服裝發展的重要時期。隋代對漢魏冠冕儀制的恢複,為唐代服制的完善奠定了基礎。唐代疆域廣大,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達、紡織技術的進步、對外交往的頻繁都促使服裝發展空前繁榮。

當時的長安等城市居住有大量外國人,服飾上吸收了胡服的部分特點,發展出款式新穎、色彩绮麗、圖案豐富的唐代服飾。

唐代女子面部化妝濃豔,《妝台記》等書記載有“桃花妝”“酒暈妝”等多種妝容。在面部除了施用一般的粉、澤、口脂等,還要塗翠眉、塗黃粉、貼花钿、點妝靥、抹斜紅。至五代、北宋,此風猶熾。

隋唐時期,南北一統,男裝卻分為兩類:一類繼承了北魏改革後的漢式衣冠,用作禮服。另一類則是繼承北齊、北周時的圓領袍,并将鮮卑頭巾改造成幞頭,用作常服。此後,大陸男裝就由漢魏時的單一體系變成兩個體系并存的雙軌制,這兩套體系并行不悖、互相補充,組合成一個整體。

·唐 三彩俑。國家博物館

--- 宋遼金西夏元 ---

宋代結束了五代十國割據的動亂局面,社會經濟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程朱理學”占據了宋代的思想統治地位,影響了宋代的生活方式與審美标準,在服飾上表現為一種簡樸、内斂的傾向。

宋代男裝承襲唐制,有傳統樣式的祭服、朝服,同時又崇尚禮制,故宋代對冠冕服裝進行了修訂,冕服、朝服形制與前代相似,但公服則與隋唐常服相似,由此使宋代的朝服與公服有了較大差別。士人服飾則呈現一種雅淨内省之風,庶民百姓穿着亦有一定規範。

宋代女裝上衣有襦、襖、衫、背子、半臂、背心等形制,下裝以裙為主,整體風格趨于修長,飄飄曳地,顯得豐姿綽約,與晚唐五代寬綽的服式有别。

·宋 儀仗俑。國家博物館

與此同時,和兩宋并存的遼、金、西夏等少數民族政權,在社會、經濟、文化上皆與中原漢民族之間産生了交融,漢服胡化和胡服漢化是民族交融在服飾上最明顯的展現。元代服飾則更多地保留了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的特色,并受到漢民族的影響而建立了冠服制度。

元代蒙古族皆剃“婆焦”,即将頭頂四周一圈頭發剃去,目前發剪短散垂,兩旁的頭發绾成發鬟,垂于兩肩,名“不狼兒”,或合成一辮,拖于後背。頭上戴的是“冬帽而夏笠”,冬帽為暖帽,笠則钹笠、幔笠,貴族可裝金、玉或嵌寶石的帽頂。

元代男子穿的交領窄袖長袍常在腰間打細褶,用紅、紫色帛拈成線橫向房縫納,使腰間緊束,以便弓馬,稱辮線襖子。還有衣服上部前字尾以方形圖飾的,名“胸背”,實為明代官服補子的前身。

·明 元世祖畫像。國家博物館

·明 元武宗畫像。國家博物館

有身份的蒙古貴族女性戴罟罟冠,正式名稱叫“孛黑塔”。其底部為一個小兜帽,将發髻塞入,有纓以系于颌下。兜帽下面圍抹額,名“速霞真”。兜帽之上為中空的圓筒,但頂端是方的,上面再按翎管,插朵朵翎。

蒙古貴族女性,多穿傳統的寬大袍服,也稱“大袖衣”,袖口收窄,長曳地。民間多着團衫,漢族女性則多循中原裙衫舊制。

--- 明代 ---

明初恢複漢唐傳統,承襲唐宋的幞頭、圓領袍衫、玉帶,奠定了明代官服的基本風貌,并制定了明确細緻的服裝儀制,以補子、紋樣、佩绶、服色、牙牌等來區分官員品級。由于明代政府重視農業,推廣植棉,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着也得到了改善。

明初恢複漢唐傳統,制定各種祭服、朝服、公服。但明太祖認為:“此禮太繁。祭天地、宗廟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紗袍,餘不用。”而明人說:“冕服亦不常服”“郊天、祀祖俱服通天冠”,祭祀天地和祖先不穿冕服,而是戴通天冠、绛紗袍。

《隴西恭獻王李貞像》較為寫實地描繪了隴西恭獻王一世李貞身着冕服的形象。李貞是朱元璋姐姐曹國長公主之夫,死後被朱元璋追封為隴西王,是以畫像中反映的是明代早期親王冕服形制。

·明 隴西恭獻王李貞像。國家博物館

在明代,凡是受冊、助祭、朝會等各種重要儀式場合上,必須要按照國家規定身着莊重的禮服。皇後的禮服包括九龍四鳳冠、翟衣等,像益端王彭妃這樣的親王妃,以及公主、世子妃、郡王妃等人則要穿戴翟冠、大衫、霞帔。

根據《大明會典》記載,親王妃大衫為紅色,直領、對襟、大袖,材質纻絲、紗、羅随用。霞帔為并列兩條,深青色,飾織金雲霞鳳紋,或繡,或鋪翠、圈金,并飾以珠,纻絲、紗、羅随用。霞帔末端用金墜子,钑鳳紋。

·明 孝親曹國長公主像。國家博物館

這幅《孝親曹國長公主像》所繪人物為明太祖朱元璋之姊、隴西恭獻王李貞之妻朱佛女。畫面中,長公主頭戴珠翟冠,身着紅色地龍紋大袍,披霞帔,霞帔下金墜子清晰可見。

·明 “嘉靖廿六年”金帔墜(一對)。國家博物館

明代官員的官服有公服和常服兩種。公服為重大朝會時穿着,除了戴展腳幞頭外,其他方面與常服差別不大。常服為日常穿着,由烏紗帽、圓領袍、革帶等組成。

烏紗帽類似宋代的幞頭,但明代幞頭外塗黑漆,腳短而闊。除依品級規定服色外,明代常服還在胸前及背字尾補子,補子上的圖案文官用禽,武官用獸,各品級所用鳥獸不同,以示差别,故常服又名補服。

髻一詞元代已經岀現。開始指的是挽成某種樣式發髻,後來受到女性戴冠和包髻風氣的影響,發展成為加在發髻上的發罩。明代中期之後,随着經濟的發展和裝飾風俗的侈靡化,原本以頭發編成的 髻興起以金銀絲編織的風尚。明代已婚婦女在家居、外出或會見親友時都可以戴 髻,但卻也不單獨佩戴要圍繞着它插上各種簪钗,如前後分心、挑心、頂簪、頭箍等,形成以 髻為主體的一整套頭飾。

·明 金絲 髻。無錫博物院

冠是明代區分命婦等級的主要标志。皇後、皇太子妃所戴之冠稱為鳳冠,定制為九龍四鳳,各銜珠滴,遍飾寶钿花,點翠地,左右各三博鬓,仍承襲宋代亸肩冠之形制。其他品階命婦所戴之冠稱為翟冠,較鳳冠簡化,各品階頭飾不同。

明定陵共出土四件鳳冠,出土時盛放鳳冠的四件六角形朱漆囊匣已朽,鳳冠珠翠散亂。考古工作者根據原物修複成三龍二鳳、十二龍九鳳、九龍九鳳和六龍三鳳的鳳冠各一件。這件鳳冠共嵌未經加工的天然紅寶石百餘粒,珍珠5000餘顆,造型莊重,制作精美,采用的工藝有花絲、點翠、鑲嵌、穿系等。

--- 清代 ---

清朝推行剃發易服,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廢除漢族傳統冕冠制度。統治者在國家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均具有明顯的滿民族文化特征,在服飾上表現尤為明顯。其服飾在保留本民族便于騎射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将漢民族服飾中所包含的禮制思想,以吉祥紋樣、色彩等元素融入其中,形成了獨特的清代服飾文化。

皇帝在重大吉慶節日、筵宴及一些禮儀場合輔助階段穿用吉服。吉服包括吉服褂和吉服袍等。其中,吉服袍繡龍紋,通稱龍袍。皇帝龍袍形制為圓領、大襟右衽、馬蹄袖、直身,四面開衩,不加披領。

清代命婦禮服由朝袍、朝褂與朝裙組成。其中皇太後、皇後朝袍有三種形式,均為明黃色,飾龍紋,有冬夏之分;有的有襞積,有的無襞積,箭袖、左右開裾,與皇帝朝服的款式大體相近。穿朝袍時内搭朝裙,外罩石青色、圓領、對襟無袖的朝褂,并挂朝珠,後妃着朝服時中、左、右共挂三盤,着吉服時挂一盤。此外還有領約、彩帨等飾件。

·清 皇朝禮器圖。國家博物館

清代官定冠帽主要包括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和雨服冠。清代官員在朝服冠和吉服冠上有插翎之制。翎分花翎、藍翎、染藍翎,以花翎為尊。花翎又分單眼、雙眼、三眼,以三眼為尊。翎子插入翎管,系在頂座之下,綴于冠後。清代前期戴花翎的多為滿員中的親貴或武臣,漢官和外任文官極少賞戴,清代後期漸濫。頂戴花翎成為高官顯赫的标志。

旗人女性梳的旗頭,是将真發平分兩把,在頭頂绾成平髻,再用扁方别住,名兩把一字頭。光緒晚期,做成硬質扇面形假髻,固定在發座上,顯得更高大,名大拉翅。

清代旗人女性不纏足,八族女性所穿旗鞋按鞋跟薄厚大緻可以分為平底,厚底與高底三類。其中平底鞋底為正常薄厚俗稱“繡花鞋”;厚底鞋鞋底通常以木頭制作,厚度在平底鞋基礎上增高一到兩倍,款式既有正常鞋底形狀,也有鞋頭翹起翻上,與鞋面相平者。稱“平頭鞋”;而高底女旗鞋,根據鞋底形狀不同,可以分為花盆底、元寶底、馬蹄底等款式。

清代滿族婦女襯衣外着琵琶襟坎肩,頭戴大拉翅,均屬于清末時期裝扮。而漢族女性服飾沿襲明制,女子仍穿襖、裙,流行配以複雜鑲邊,且纏足風俗一直延續未改。

·清 天青紗多重鑲滾女衫。國家博物館

清初民諺稱“男降女不降”,指男子易服着滿裝而女子着漢裝,故沿襲明制,女子仍穿襖、裙。清末,較時尚的漢族女性,且流行在衣、褲上鑲邊,有鑲十餘道者,俗稱“大鑲沿”。

·清 雪青色綢繡仕女花卉闌幹裙。國家博物館

02

重要展品

展品中有數十件館藏一級品,包含極少展出的宋代《中興四将圖》、明益莊王妃首飾、定陵出土首飾,清《皇朝禮器圖》、康熙帝朝服等。其中5件明代岐陽王世家文物(《隴西恭獻王李貞像》《孝親曹國長公主像》《贈南京錦衣衛指揮使李佑像》《太保襲臨淮侯李言恭像》和《臨淮侯夫人史氏像》)在古代服飾史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知名度,均為首次展出。

--- 中興四将 ---

“中興四将”指宋室南渡過程中的四位戰功卓絕的将領,具體人物尚有出入,據現有榜題所示,四将依次為“劉鄜王光世”、“韓蕲王世忠”、“張循王俊”及“嶽鄂王飛”。畫中四将着圓領袍服,或戴巾子、或戴幞頭、或戴平帻、或戴軍中便帽,腳着靴,皆為文官裝束。四将各有一武官侍從,身着便裝,便裝外加彩繡捍腰,此裝束多見于契丹、女真胡騎,于中原武将常服中較少見,應為當時南宋忠義軍裝束。

相傳此圖為南宋紹熙年間畫院待诏劉松年繪。圖中所繪諸将,比例準确,姿态自然,神情各異,線條勁健流美。侍者的年齡和相貌各異,但均身姿挺健,表情恭謹、機敏,頗有軍士風範,确是南宋人物肖像畫中的佳作。本圖及拖尾有項元汴、項德新父子钤印十餘方,乾隆八玺钤全,又有嘉慶、宣統印玺。此卷經多書記錄,是一幅流傳有序的畫作。

--- 明代岐陽王世家畫像 ---

展廳中陳列的《臨淮侯夫人史氏像》在古代服飾史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知名度,此次是首次展出。畫像完整複原了明代的命婦冠飾和霞帔。

明代霞帔是狹長的繡巾。由身後下擺處經肩繞到身前,下垂至膝,底端合并,綴以墜子。明代後妃、命婦的禮服中施霞帔,霞帔的花紋和帔墜的材質、所飾禽鳥種類均有明确的等級規定,是佩戴者身份的象征。冠飾則是明代區分命婦等級的主要标志。皇後、皇太子妃所戴之冠稱為鳳冠,定制為九龍四鳳,各銜珠滴,遍飾寶钿花、點翠地,左右各三博鬓。其他品階命婦所戴之冠稱為翟冠,較鳳冠簡化,各品階頭飾不同。

飛魚服不是錦衣衛專屬制服。明代有賜服,即本色官服以外作為特殊恩賞的服裝。明代隆重的賜服為蟒、飛魚、鬥牛等服,這幾種紋樣都與龍紋接近。蟒紋為四爪,飛魚類蟒,有鳍、魚尾;鬥牛則在蟒頭上增加一對牛角。也有的官員在未達高品之前,就特許用超出其品級的官服,也稱賜服。展品《太保襲臨淮侯李言恭像》中所着的正是鬥牛賜服。

--- 明益莊王妃首飾 ---

這件樓閣人物金簪于江西南城朱厚烨墓出土,簪頭為三座樓閣并列相連而呈弧彎排列式,花絲背底。樓閣有上下兩層,重檐九脊頂,下層正面闊三間,兩側各一間,正中間有一踏步,兩邊周繞勾欄。各間内均有一尊女造像,居中的手捧圭狀物,左右兩邊一尊掩袖拱手,一尊雙手抱物,物體輪廓不清。上層一間,前邊有勾欄。這種樓閣式金簪,造型奇特,實屬罕見。

·明 樓閣人物金簪。國家博物館

這對樓閣人物金簪為橫式朵雲相對形,花絲背底。閣有上下兩層,重檐九脊頂,下層正面闊三間,兩側各一間,正中一間有踏步,兩邊圍繞勾欄,各間内均有一尊造像。其中一簪居中造像側坐向右,右手執筆,右膝上有一圓形物。其右為一童子屈身向前狀,再右側一尊輪廓不清;其左一尊雙手舉物,再左側一尊輪廓模糊。另一簪居中一尊右側坐女造像,其右為侍女捧盒,再右側侍女捧物輪廓不清;其左為手執團扇的侍童,再左側侍女拱手而立。上層空間低,無梁柱。

這對金簪,除鳳頭用金片成型外,全身都采用累絲法制成,玲珑剔透。金鳳展翅挺胸,足踏祥雲,頸、胸、腹、腿等部分的外表用細如發絲的金線制成長長的羽毛,排列整齊。碩大美麗的五根尾羽從體後回旋向上面前翻卷,使鳳鳥隽雅秀美的鳳尾具有一種節奏感和韻律美。腳趾有力地抓于用金絲累織而成的雲形體上。

·明 “永樂廿二年”立鳳金簪。國家博物館

--- 康熙帝朝服 ---

清初頒布剃發易服令,并改變了明代以傳統冕服為祭服的制度,開始改用清式衮服。皇帝僅在祭圓丘、祈谷、祈雨等場合穿着的衮服,實際是一件套在朝袍上的外褂。石青色、圓領、對襟、平袖口、繡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左右肩分别飾日月兩章。皇子所穿者沒有日月紋,其餘完全相同,稱為“龍褂”。

除衮服外,清代禮服中還有朝服等。朝服的基本結構采用上衣下裳相連的形制,腰間有襞積,下裳有褶,式樣與明代的曳撒接近,差別在于另加了披領。這件康熙皇帝的禦用朝袍圓領,右衽,并可以看到明顯的批領。石青紗地上用金線及各色絲線織就金龍、四合如意雲、海水江崖等紋樣。

·清 康熙禦用石青實地紗片金邊單朝衣。國家博物館

自努爾哈赤入關前直至乾隆時期,清朝一直不斷地修訂完善冠服制度,是以清早期各皇帝朝袍在形制、紋飾等方面差異較大。直到乾隆朝,冠服制度完備确立後,朝服的形制才得以固定,例如乾隆以前,十二章紋偶爾會在朝服上岀現,乾隆以後朝服前後繡十章成為定制。

03

展覽資訊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是以孫機先生等國博學者數十年學術研究成果為依托,按曆史時期分為“先秦服飾”“秦漢魏晉南北朝服飾”“隋唐五代服飾”“宋遼金西夏元服飾”“明代服飾”“清代服飾”六個部分。

展覽展出文物近130件(套),類型涵蓋玉石器、骨器、陶俑、服裝、金銀配飾和書畫作品等,配以40餘件(套)輔助展品、約170幅圖檔和多媒體設施。

除了大量直接表現古代服飾形制的實物,展覽還繪制了大量線圖、制作了15尊不同時代的服飾複原人像,力求完整呈現中國古代衣冠配飾的整體形象,充分展示中國古代物質文明和公德心的燦爛成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