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熱評|有一種年味叫成長

農曆虎年是女兒“四吉妹妹”經曆的第二個新年。她一歲半了,對語言學習有自己簡單實用的一套。和遠在香港的姨婆打視訊電話,她跟着我們奶聲奶氣地說“快樂”,省去“新年”二字,算是道一聲新春祝福。

新年自有新變化,“四吉妹妹”發現了。小區張燈結彩,她望着說“燈燈”;街上挂起五星紅旗,她指指點點地說“星星”;家門口貼上生肖揮春,她擡眼便說“巧巧”——在她的印象中,生肖虎和她的公仔“巧虎”一個模樣,當然可以叫“巧巧”。

喜新并不厭舊——對“四吉妹妹”來說,過去的不過是換了一種存在的形式。毛茸茸的生肖牛貼畫被我從玻璃門上撕了下來,女兒舍不得讓丢掉,這貼畫便成了她的新玩具。各種購物的紙袋、塑膠袋,她也不讓丢掉。把牛皮紙卷、塑膠勺子、小狗公仔一件件地放進去,再一件件地拿出來,如此反複,她能安安靜靜地擺弄幾十分鐘。忽然,她拎起裝得滿登登的袋子,仰着小臉、張着小手,對着大人調皮地說“拜拜”,然後轉身就要穿上她的小鞋,“上街”去。原來,她是在想象大人拎着大包小包,帶她一起買年貨的場景呢。

熱評|有一種年味叫成長

天黑了,“四吉妹妹”還沉浸在“上街”的遊戲中,不肯放下她手裡的袋子。趁着洗臉的機會,妻子說:“明天再上街,好不好啊?”女兒不同意。要換睡衣了,妻子又問她,女兒仍不同意。妻子隻好抱起她來,走到陽台前,指着漸暗的天色說,“天黑啦,小朋友們都回家了,我們明天再上街吧。”這一次,“四吉妹妹”終于意識到,遊戲該結束了。

事實上,兒童的思維最初是安靜而緩慢的。他們總是在不停地觀察和思索着,需要大人給足空間和時間。換句話說,面對孩子,我們要懷着一種靜待花開的心情,去耐心地期待。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着獨立地辨識、思考和做決定,才能充分感受到自我成長的快樂。

回想過去這一年,女兒成長中的若幹“第一次”,我的内心充盈着一股溫暖的力量。第一次翻身,“四吉妹妹”鼓足勁,大喊一聲,成功了;第一次爬台階,她發現,自己無法像跨欄那樣翻越台階,忽然就跪着爬了上去;第一次走路,她尖叫着張開雙臂,像一隻起飛的小鳥……從中,我和妻子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愛是長久的注視,是傾聽,是幫助。我們必須不斷學習如何保持自律,避免武斷的判斷和不适當的幹預,才能真正給予孩子所需要的支援。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中的每一個,都獲得了成長。

新的一年,願我們都能被溫柔地對待,也學會如何溫柔以待;願天下的每個孩子都能快樂地成長。

文/廣州日報評論員 楊博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楊耀烨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胡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