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啟信寶母公司被中止稽核:暫未更新材料,資料來源合規性受關注

前不久,上海合合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合合資訊”)的科創闆IPO稽核狀态變更為“中止(财報更新)”,更新時間為2021年12月31日。截至目前,合合資訊暫未更新材料,稽核程序仍處于中止狀态。

貝多财經了解到,合合資訊于2021年9月27日向上交所科創闆遞交上市申請,并獲得受理。招股書顯示,合合資訊本次計劃發行不超過2500萬股,拟募資14.9億元,中金公司為其保薦機構。

啟信寶母公司被中止稽核:暫未更新材料,資料來源合規性受關注

根據介紹,合合資訊是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及大資料科技企業,緻力于通過智能文字識别及商業大資料領域的核心技術、C端和B端産品以及行業解決方案為全球企業和個人使用者提供創新的數字化、智能化服務。

其中,合合資訊的C端業務主要為掃描全能王APP、名片全能王APP和啟信寶APP三款核心産品為個人使用者提供C端服務,而B端業務主要為面向企業客戶提供以智能文字識别、商業大資料為核心的服務。

合合資訊宣稱,其擁有百餘項自主知識産權的發明專利。而根據智慧芽資料顯示,合合資訊及其關聯公司(主要申請人為:上海合合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126個國家/地區中,共有319件已公開的專利申請,其中有效專利128件。

按領域來看,合合資訊的專利布局主要集中于伺服器、電子裝置、文本圖像、藍牙通信、手寫輸入等專業技術領域。不過,合合資訊近三年的專利增長率則呈現負增長态勢,近3年專利增長率為-86.36%,低于行業平均水準。

值得一提的是,上交所科創闆發審委對合合資訊的首輪問詢共提出21類問題,主要涉及科創屬性、實際控制人、經營資質、資料合規性、業務和市場定位等。合合資訊稱,其業務與技術實質是屬于人工智能及大資料領域的技術創新企業。

針對發行人核心技術主要為行業通用技術還是專有技術,技術實作是否依賴第三方硬體,與行業内主要競争對手的先進性對比情況,“行業領先”、“世界領先”相關表述是否客觀準确,科創闆發審委要求合合資訊說明并進行調整。

啟信寶母公司被中止稽核:暫未更新材料,資料來源合規性受關注

合合資訊則回複稱,其基于技術開發的掃描全能王、名片全能王APP産品在全球多個國家市場的競争中處于領先地位,是以認為該等技術處于國際同業領先水準。盡管如此,合合資訊仍将“國際領先”、“全球領先”等表述修改為“行業領先”。

根據申報材料,合合資訊在報告期初從事企業征信業務的主體為合合資訊和貝爾塔,未進行征信機構備案,2018年11月起征信業務逐漸轉移至上海生騰,2020年7月上海生騰獲得央行上海總部的征信備案。

不過,上海生騰送出的備案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上海生騰與合合資訊的業務開展情況,合合資訊仍在開展部分征信業務。此外,上海生騰及上海找貝涉及進行增值電信業務,但均未及時取得《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現已取得。

對此,科創闆發審委要求合合資訊說明是否開展個人征信業務,是否取得了相關經營資質;未及時取得經營資質期間,發行人征信業務、增值電信業務的業務内容、客戶數量、收入金額,未取得資質情況對發行人業務開展和本次發行上市的影響。

合合資訊方面稱,其未從事個人征信業務,無需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取得個人征信業務資質。發行人從事企業征信業務的子公司上海生騰已于2020年7月24日獲得央行上海總部的企業機構征信備案,取得了相關經營資質。

根據合合資訊介紹,其已對相關業務進行了整改。其中,合合資訊、蘇州貝爾塔的企業征信C端業務已于2018年12月遷移至上海生騰,企業征信B端業務已于2021年6月遷移至上海生騰,新增業務後續均由上海生騰來開展。

不過,合合資訊及蘇州貝爾塔各期前五大客戶多為大型國企、集團公司,該等客戶對于供應商的選擇及合同的簽署均有着嚴格的流程和規定,以上海生騰替換合合資訊及蘇州貝爾塔作為合同的簽署方,需要相對較長的過渡期來進行整改。

.關于資料合規性,科創闆發審委要求合合資訊說明各項業務及研發分别擷取、存儲、使用哪些資料,對應的資料來源、資料權屬,是否存在銷售資料的情形;以及向個人供應商采購資料的主要内容、比例及原因,價格公允性等。

同時,包括發行人來源于供應商采購和自主擷取的大資料的差別及報告期内占比,自動化通路擷取的企業資料如何確定來源合法性,發行人調查供應商及資料來源合法性的具體方式及有效性;

報告期内,發行人資料管理不完善的具體情形、影響範圍、嚴重程度,是否存在侵權行為、糾紛、潛在糾紛或可能被處罰的情形,目前發行人針對該等不完善情形的具體整改情況及效果,發行人資料合規糾紛的解決機制。

合合資訊表示,其個人供應商曾通過自動化采集等手段擷取了國家工商公示系統對外公示的工商資訊。2018年4月,合合資訊向該個人供應商支付160萬元作為資料采購費用,占2018年資料采購金額的比例為47.13%,單價為0.069元/條。

對于此類資訊,合合資訊未再對外進行過其它采購。相比之下,合合資訊對憑安征信、人民資料的資料采購金額分别為120萬元、225萬元,采購數量分别為3068萬、2255萬條,單價分别為0.039元/條、0.100元/條。

據合合資訊回複,為了確定自動化采集資料合法合規,合合資訊采取了事前對被采集對象是否是商業性網站、Robots協定、條款是否限制自動化采集、反爬蟲政策進行評估并計算合理通路爬取頻率,新增和修改産品、法務、資料采集等技術人員評估和測試資料采集審批流程,定期檢查被采集網站的規定是否變化三項措施。

另據合合資訊介紹,其整改前的資料合規瑕疵為公司内部控制及内部資料管理瑕疵;使用者資訊收集的稽核機制及使用者隐私政策不完善。但根據公開資訊,其在報告期内不存在涉及外部使用者隐私方面的行政處罰或訴訟。

值得關注的是,合合資訊未審結的資料類案件尚有1件,原告主張啟信寶用戶端展示資訊中展示了原告公司失信人資訊,提出删除啟信寶網站上原告公司的失信人标簽、停止釋出原告公司相關資訊、賠償損失10萬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的訴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