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氣管内異物已取出,但孩子2小時後沒了,這樣的經驗教訓太慘痛了

小兒氣道異物,發生在任何一個孩子身上幾乎都是災難性的。盡管海姆立克急救有明顯的效果,但仍然有很多人并未掌握。

氣管内異物已取出,但孩子2小時後沒了,這樣的經驗教訓太慘痛了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體操作:

1.施救者站在窒息者身後,将窒息者雙腿分開形成一個三腳架形;

2.從背後環住窒息者,手放在窒息者的腹部;

3.雙手握拳,拳心向内向上擠壓窒息者的腹部。擠壓要快速有力,可以迅速擠壓5次看窒息者的反應。

需要注意的是,海姆立克法一般隻對氣道完全堵塞的人有效果。如果5次之後仍然無效果,要盡快趕往就近的大型醫院求救。

盡管各種版本都要求第一時間撥打120,但是窒息不等人。幾分鐘的窒息,足以導緻不可逆的後果。如果可以確定第一時間可以趕到醫院,那還是自行前往比較好。當然,如果沒有把握趕往醫院,那就繼續海姆立克、甚至心肺複蘇。

氣管内異物已取出,但孩子2小時後沒了,這樣的經驗教訓太慘痛了

提起海姆立克,是基于前不久的一個慘痛的經驗教訓。這個病例,因母親當時不會海姆立克急救而錯失了最佳的時間。到達醫院後,孩子已經意識不清。僅有的意識,隻剩下了掙紮。沒辦法的情況下,采用了靜脈麻醉的方式進行異物取出。謝天謝地的是,孩子醒了,似乎也沒有太大問題。然而,2小時後孩子沒了。

事後第一時間,家屬把醫院大門圍得水洩不通。好在她家有明事理的人,聽從了屍檢求真相的建議。

屍檢結果顯示,氣管、支氣管粘膜水腫明顯,是導緻孩子失去生命的直接因素。

逆推原因:異物本身導緻氣管粘膜水腫,是有可能的;另外,反複進鏡、出鏡的操作,也可能是另一個誘發因素。

氣管内異物已取出,但孩子2小時後沒了,這樣的經驗教訓太慘痛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術後趕上醫院放假的人少。當時,隻有孩子母親一個人在看護孩子。看着再次閉上眼睛的孩子,她還以為孩子睡着了呢。直到護士巡視的時候,才發現孩子沒有了氣息。

再次搶救,終歸回天乏術。

聽聞這個消息,當時負責麻醉的醫生既惋惜又擔心。惋惜的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僅僅因為一顆花生豆,也因為家長急救知識的匮乏;擔心的是,畢竟發生在麻醉結束後才2個小時。如果不是屍檢結果揭出真相,很多人都會以為可能是麻藥殘餘導緻的窒息。

這種情況,如果送到重症監護室監護、如果當時減少一些無謂的進鏡和出鏡動作、如果及時用了減輕水腫的藥物,是不是就能避免?然而,一切都已經發生了,唯有堅決杜絕!

在此提醒大家:為了孩子的安全,一定要盡可能多掌握一些急救技能!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繼續閱讀